摘要:近年來,國產動畫在製作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如何讓想象力有效地照進現實,給予觀衆正向的價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近年來,國產動畫在製作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如何讓想象力有效地照進現實,給予觀衆正向的價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近年來,國產動畫在製作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如何讓想象力有效地照進現實,給予觀衆正向的價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動畫是想象力藝術,通過離奇的設定,變幻莫測的人物、場景和道具,把觀衆帶入一個想象的世界。不論這個世界多麼神奇,最終傳遞的是照進現實的力量,作用於真實的社會生活。

近年來,國產動畫在製作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如何讓想象力有效地照進現實,給予觀衆正向的價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優秀的動畫片總會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阿達的《三個和尚》,在充滿中國韻味的畫面中講述團結協作的故事。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觀衆隨着千尋的腳步在神祕世界冒險,收穫的不僅是放飛想象力的暢快,更是對勤勞、真誠、善良的認可。

隨着網絡動畫的興起,近年湧現了一批適合青年人、成年人觀看的國產動畫。這對拓寬動畫受衆羣、拓展動畫市場是好事,但一些成人動畫爲了抓人眼球,把焦點放在“爽”的觀感上,而非“美”的價值。在一些修仙題材動畫中,主人公不用怎麼努力就可以成仙,虛構的是實力至上、強者爲尊的世界,崇尚的是弱肉強食的價值觀,不僅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與以和爲貴的中華文化傳統理念也大相徑庭。精心塑造外形漂亮的主人公,着力描繪酷炫的打鬥場面,想象力沒問題,但這樣的動畫很難讓觀衆帶着正能量回到現實中。

國外的一項調查表明,低幼兒童會顯性地受到動漫人物行爲的影響,並且效仿這些行爲。4歲左右的兒童可能並不明白爲什麼這麼做,但會單純地把影片中主人公的行爲拿到現實中嘗試。這就是有的動畫情節具有危險性的原因。我們的創作要格外留意何種行爲會被兒童帶回現實。

與童話和幻想題材動畫相比,現實題材取材自現實生活,人物場景距離觀衆很近,小觀衆受到的影響是直觀直接的。外國動畫中有不少運動、校園、職場等現實題材作品,在日本電視動畫中,現實題材佔比大約爲1/5。中國動畫中現實題材的內容相對較少,電視動畫中的比例在5%上下,網絡動畫則更低,但也能看到不少亮色。比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大耳朵圖圖》這樣講述家庭生活的作品,持續保有生命力。《籃球旋風》等一批運動題材的作品接連誕生,致力於塑造中國青少年自己的體育動漫形象。《歸音》講述大山裏的孩子在鄉村教師的引導下愛上音樂,最終成爲享譽國際的小提琴家的故事。《匆匆》則是一部鄉村振興主題的動畫短片,在反映扶貧政策給女孩家鄉帶來巨大變化的同時,抒發了遊子的思鄉之情。很多觀衆評價這些片子令人“淚目”“想起了自己的父親”,相信這些正能量將不斷呈現在觀衆的生活中。

當然,現實題材動畫也要注意聚焦準確的問題。比如有部關於青少年成爲流量明星的國產網絡動畫,把很多焦點投注在明星之間的爾虞我詐,獵奇所謂黑幕和潛規則。這種失焦值得警惕。

精品意識應該貫穿動畫創作始終。我們鼓勵有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夢等題材的動畫創作,目的不僅是推出作品,而是要讓觀衆通過觀看作品增強文化自信,滋養精神、振奮信心。如果只是膚淺借用文化符號,做做表面文章,甚至做得很差、表現得很弱,則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作者爲中國動漫集團發展研究部主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