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菲女儿素颜吃路边摊,私照遭曝光:善待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公号: 终身成长者 ( ID: zhshchzhzh)

前几天,王菲女儿窦靖童,吃路边摊的照片在网上曝光。

从照片可以看出,窦靖童是在路边一家小摊上用餐。

简单的木质餐桌,加上廉价的塑料餐椅,就是小摊的“用餐区”。

距离餐桌不远处,墙面上贴着各种小广告,旁边还放着一个大垃圾桶。

不得不说,这样的就餐环境真的太接地气。

镜头中,窦靖童素颜出镜,穿着也十分随意。

不少网友感慨:这与她“星二代”的身份,实在格格不入。

其实,这并不是窦靖童第一次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事。

她曾挂着搪瓷杯子,肆无忌惮地走在机场大厅;

她也曾光明正大地坐上爸爸的破旧小电驴。

无论何时何地,她从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坦然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受束缚。

许多人曾猜测她是因为父母的关系才走上音乐这条道路。

窦靖童却在一次采访中澄清了这件事。

她说, 我只会因为我喜欢所以才会去做,而且我只想做自己想要做的音乐而已。

寥寥几句,足以让人感觉到,窦靖童活得太通透了。

她的一言一行,从不迎合他人,却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

作家张德芬说过:爱自己,是一切快乐的根源。

善待自己的人,会把目光投向自己,不为外面的世界而隐藏自己,从而让自己活得充实快乐。

如果你也想活出真实的自我,好好地爱自己,那不妨看看下面的方法。

自我认知

美国大学理事会曾经对100万名高中生进行过一次大型调查,结果有70%的学生把自己的领导能力评定为“中上等”。

当被要求为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评定级别时,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至少处于平均水平。其中:

60%的人断定他们的能力水平属于顶尖的10%。

25%的人将自己归为一流水平。

只有15%的人对自己能力的判断是中等水平。

看看这些数据,我们就一目了然。

当要求人们对自己和普通人的才能进行比较时,大多数人给自己的打分都在普通人之上。

这就涉及到自我认知,即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

这种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别人眼中的我们是怎样的。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对自我存在错误的认知。

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美国心理学家Tasha认为,它是21世纪生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研究表明,对自己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的人,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建立更高质的、满意的亲密关系和职业关系,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并且更加自信。

自我驱动

电影《风雨哈佛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主角丽丝,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由于父母吸毒,丽丝从小就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饥饿的时候,甚至用一管牙膏来当晚饭。

虽然受父母虐待,但丽丝仍然爱着父母。但可叹又无可避免的是,丽丝的家庭破碎了:在丽丝15岁时,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

贫穷的丽丝,流落街头,只能靠捡垃圾、乞讨过活。她整夜乘坐地铁,只因在这里才能入梦。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

一次偶然的机会,丽丝认识了另一个名叫佩吉的女孩。佩吉曾经过的也是类似的生活,但现在有一份工作,与朋友合租了公寓。

于是,丽丝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我需要一次机会,爬出我出生的那个环境”。

她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才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

后来,她用真诚的态度,感动了高中的校长,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在漫漫的求学路上,丽丝开始了征程。

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学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

为了支付大学学费,她努力尝试并申请各类奖学金,最终获得了《纽约时报》的一等奖学金。

她在申请里写到:“我想和人们站在一块儿,不想在他们之下。我想去哈佛,做受教育最高的人,读所有最好的书。”

克服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影片的最后,丽丝迈着自信的脚步,以全优的成绩,走进了哈佛大学的学堂。

这就是自我驱动,即自我提供动力,驱使自我行动。

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外部驱动来驱动自我,例如金钱奖惩、表扬批评等。

但这些外部驱动力量,如果没有结合自我驱动,效果往往会打折扣,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想想我们学生时代学了许多年的英语,如今你还能用多少?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本身在学英语、用英语方面,并没有足够的自我驱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学好、用好。

自我驱动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驱动能力不足的人,人生往往容易陷入懒散平庸。

相反的,自我驱动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成果导向

美国某一商业银行设有“代理部”,其工作非常单调,专门代理各大公司办理股票债券的登记及交易业务。

代理部保存有各发行公司的全部股东名册,要定期填送通知及发放股息,还要做其他各项类似的索然无味的工作。

这些工作都需要高度的效率,而且数字绝不能有误。不过,这种工作却不需要用太多的想象力。

代理部一向这样进行他们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位新经理上任了。这位新经理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代理部究竟能做出什么贡献?”

他终于发现,代理部经常与各大公司的高级财务主管来往,这些人常握有各公司的存款、贷款、投资和拨存退休金等等的决定权。

当然,以代理部本身来说,其本职工作必须先做好。但新任经理却从这里发现了一项最大的潜力:该部门可以成为银行其他部门的“推销员”。

从此以后,本来只是一个文件处理性质的部门,一下子变成了该银行最成功的推销部门了。

这就是成果导向,即以成果产出为方向的决策和行动的视角。

做任何事情,方向是前提。倘若方向错了,越勤奋,可能错得越离谱。

因此,选择正确的方向尤为重要。

借助成果导向的思维习惯,就可以问问自己:

“我订立这个计划,究竟是要产出什么成果?

用这样的成果倒推,计划要具备哪些要素?

哪些要做,哪些可以不要做?”

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往往会激发出更多潜能,让自己的人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

自在力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是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在她的原生家庭里,父亲更加疼爱她的妹妹,所有嘘寒问暖、关心爱护都只留给妹妹。而松子一直在做的都是想让父亲能关注她,甚至不惜故意扮丑做鬼脸。

最终她被原生家庭逐出,可性格已定,之后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爱情上,她始终都是在委屈自己,迎合讨好着别人。

在工作中为了取悦别人,不惜为偷钱学生顶罪撒谎,导致自己被开除。

在感情中更是一团糟,自身条件并不差的松子遇到的却都是一群人渣:潦倒的作家,贪婪的有妇之夫,为了钱的小白脸,黑社会混混,理发师.....

每爱上一个男人,她就会倾其所有去爱,但除了理发师,每一个男人都对她家暴。松子总是鼻青脸肿,可是却因为讨好型人格以及对爱的强烈需求,一次次无底线地妥协。

她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但是相比较家暴来说,她更害怕别人离开她,所以只好委屈自己去被他们打,去讨好他们,让他们能继续“爱”她。

可最终,她的结局却是,在53岁那年孤独地死去。

这就涉及到自在力,即自立、自由、自在的力量。

自在力,是以自我认知为核心,追求不为外物左右、不受思想牵绊的自爱、自立、自由和自在状态。

在山下英子看来,根据层次的不同,这个世界可以划分成3种人:在地上的人、在树上的人以及在飞机上的人。

在地上的人,无法意识到什么样的东西或者情感,是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放不下过去,走不进未来。

就像松子,患上取悦症,形成讨好型人格,生怕别人不喜欢,总是毫无底线地去迎合别人,把自己放在卑微处,不够自爱,反而更加被别人轻视、虐待,结局悲惨。

在树上的人,虽然经过选择与决断的训练,但依然会因为优柔寡断,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和借口掉回到地上状态,心浮气躁。

相比前两种人,乘飞机的人,能从天空俯瞰各种不同的人生风景,也能根据需要回到树上或者降落地面,拥有选择权和切换能力。

他们能够清晰了解自我,并拥有随时舍弃当下不需要东西的果断勇气,因此能热情洋溢地活在当下,释放生命的无尽热情。

乘飞机的人所拥有的,就是自在力,值得每一个人追求和掌握。

乐观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也是唯一连任超过4届的总统。

他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被《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名。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家里被窃,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

“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

第一,窃贼只偷走了我的财物,并没有伤害我的生命;

第二,窃贼只偷走我一部分东西,而非全部;

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这就是乐观,即对人对事,秉持积极、向上、快乐的视角和态度。

适度乐观可以让我们更积极地对待人和事,尤其是负面事件发生时,能够避免我们沉溺于负性情绪中。

华盛顿曾说过:“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乐观的心态,会让我们更好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结语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说过: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问问自己:

你是否常常委屈自己,将朋友的诉求,排在自己的事情前面?

你是否常常按照父母的旨意,挑选工作,而非听从自己的内心?

你是否常常碍于他人的目光,压抑自己,不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思想家蒙田所说: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千万不要让真实的自己迷失在拥挤的人潮中。

给文末点个 在看,愿每一个人都能努力活出自我,好好善待自己。

希望今天介绍的5个善待自己的方法,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来源 | 夏穆,精读主创,个人微信号:夏穆的时光(ID:writesomething)。本文首发于终身成长者(ID:zhshchzhz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