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馮圓圓

編輯|鹿鳴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闊別A股5年後再度重回A股,ST國重裝成爲繼長航油運後的第二隻退市後成功“復活”的上市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家主動退市後又重新上市的個股。

重新上市的首日,ST國重裝的股票價格不設漲跌幅限制,這對於曾深陷ST國重裝長達五年之久的股民來說,無疑是一利好。

6月8日開盤,ST國重裝股價一度漲過120%,截至2020年6月8日收盤,ST國重裝收於6.15元/股,漲幅85.24%,總市值447億元。

但這是否意味着這些曾經被套牢的股民如今終於“回本解放”?

10年前,12元買入

ST國重裝的前身系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系經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批准於 2001 年 12 月 30 日成立。曾是我國最大的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基地之一,經營業務涉及冶金、電力、石化等行業所需的重大技術裝備與大型鑄鍛鋼產品的設計、生產與銷售業務。

2010年2月,ST國重裝成功上市,上市當年實現淨利潤2.798億元。然而看似前程似錦,卻在上市第二年遭遇了滑鐵盧。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11年ST國重裝業績開始斷崖式下滑,當年虧損達1.387億元,到2014年ST國重裝,虧損擴大至78.98億元。

此時,ST國重裝已連續虧損4年,爲避免“強制退市”,2015年5月,ST國重裝宣佈主動退市。

雖然退市的決定只是一紙公告,卻使得近5萬股民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我十年前第一次入市,在看到ST國重裝的各個方面比較不錯之後,便入手了,當時應該是12元買入的”一位購買ST國重裝股票的股民述寒表示,“買入以後,公司年報連續虧損,股價一度到5元左右了。”

照此計算,從買入的12元/股跌至5元/股,述寒的損失已過半。而且,首日大漲的85%,與解套的12元價位相比仍然只是一小步。

“ST國重裝退市的五年中,還是期待其可以重新上市。目前,先按兵不動,等漲到12元在做下一步打算。”述寒向AI財經社表示。

百億債務,四大行深陷其中

回溯五年前,因ST國重裝不能償還到期債務,債權人德陽立達化工有限公司於2015年9月11日向德陽中院申請對其實施重整。

據重新上市申請公告披露,ST國重裝逾百億債務無法到期償還。其中,擔保債務10.69億元,普通債務更是高達115.4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債務的債權人中除了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及中國銀行四大國有銀行外,亦包括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頭部商業銀行。

主動退市之後,ST國重裝採取了債務重組、盤活資產、引戰融資等一系列措施脫困,2018年3月,ST國重裝完成重大資產重組。

截至目前,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直接持有ST國重裝46.79%的股權,通過下屬公司間接持有9.13%的股權,合計控制ST國重裝55.92%的股權,系ST國重裝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百億虧損,3年彌補?

財務數據顯示,ST國重裝2017-2019年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7.2億元、4.82億元及4.98億元,符合“最近三年淨利潤爲正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的重新上市標準。此外,ST國重裝在營業收入、淨資產、社會公衆持股比例等方面亦均符合上市規則。

然而,看似前途一片光明,在“歷史遺留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的背景之下,依舊存在隱患,“鳳凰涅槃”亦未免爲時過早。

據重新上市保薦書顯示,截至 2019年12月31日ST國重裝的未分配利潤爲102.27億元。因此未來公司實現的利潤將優先用於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直至不存在未彌補虧損。故ST國重裝在未來存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無法進行現金分紅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利潤分配的,不得向社會公衆增發新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或向原有股東配售股份。

換而言之,如果ST國重裝在未來三年無法彌補102.27億元的虧損,未來依舊會因無法再融資而面臨資金壓力,甚至影響公司的深度發展。截至2019年12月31日,ST國重裝經營活動所實現的現金淨流量爲-3.69億元。按照ST國重裝2017年-2019年的盈利水平,在三年內彌補百億虧損,顯然難度較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