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來了一位讓這裏的醫生們進退兩難的患者。

北京胸科醫院,強項就是治“胸部器官”,比如肺,比如心臟。這個“兩難”患者,得的是肺癌,急需切除腫瘤。

一個腫瘤患者,不去找胸外科大夫手術,爲什麼要去心臟中心呢?

患者是老張,八十多歲高齡,左肺長了一個大腫瘤。好在發現的不算晚,馬上切掉完全可以延長壽命,享受生活,老張決定到胸科醫院接受手術。

但是,胸外科醫生卻拒絕他了。

在常規的外科術前檢查中,外科醫生髮現老張的心臟有極大的問題:‍心臟‍的冠脈系統存在着嚴重的血管鈣化和狹窄。就是血管里長滿了“石頭”,並且嚴重狹窄。

心臟冠脈不能正常爲心肌供血,對全身麻醉接受外科手術的病人來說,是個非常危險的事。全麻狀態下,如果患者心臟不能支撐出現應激,還沒等開刀就因爲心梗沒了。患者基本上就是“上了臺‍‍,下不來”。

所以,想要切除腫瘤,必須先解決心臟這個“攔路虎”,老張被胸外科醫生送到心臟中心。

‍在心臟中心,吳航宇醫生髮現老張心臟的病變範圍‍非常嚴重。從左主幹起始部位,一直到前降支中段,血管裏滿是“石頭”,和軟軟硬硬的斑塊。前降支的分支開口處,也有大概90%狹窄。

左主幹狹窄相當於黃河上游淤堵,同時河道也出現狹窄。第一步需要清理河道,也就是先修復分支的狹窄。

“河道”清理後

第二步,清理上游左主幹,也就是長滿“石頭”的血管。‍這樣才能夠保證‍血液能夠‍‍持續平穩充沛地‍供應到整個心臟重要的‍區域。

但是,上游左主幹裏都是鈣化的“石頭”,怎麼辦?

——用一個鑲滿了鑽石的磨頭。

這個磨頭大概每分鐘能達到十幾萬轉的超高轉速。‍利用堅硬的‍‍鑽石,以及超高的轉速,‍把這種堅硬的石頭‍‍,磨碎掉。醫生們叫它“旋磨”。

之後,又把支架沿着已經旋磨好的通道‍,放到了前降支‍,‍以及左主幹這個部位。

這個時候‍原來細細的“一線天”的血液供應,變成了一條康莊大道,原來鈣化嚴重鈣化狹窄的‍‍前降支,被‍‍順利開通。‍

可以明顯看到,血液可以‍非常順利非常充沛地從‍左主幹,一直‍‍沿着最主要的前降支,輸送到‍老張左心室的各個‍心肌細胞。

然而,心臟的難關攻破了,卻只是個預備戰。‍

一般情況下,如果做了‍心臟介入手術,就需要接受一年的抗栓治療,那麼很多手術就不得不‍‍推遲到一年之後,但是老張的腫瘤等不得,醫生不能確保一年內不轉移。

心血管介入術需要至少一年的抗栓,就是不讓血液凝固;而外科手術又必須凝血,不然血止不住失血過多,還是會危及生命。

權衡了所有之後,心臟中心、腫瘤科‍、胸外科、病理科,一些相關的檢驗科室醫生們,同時聚到了一起,‍進行了一次多學科的會診,研究出一個終極方案——

橋接治療。

就是把老張的抗栓時長,壓縮到一個月。

一開始,心臟中心先掃除了心臟攔路虎,確保‍老張能夠‍具備上手術檯的‍心臟的狀態。‍‍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心臟‍的情況穩定住。也就是一個月。‍

一個月後,用一些能夠迅速起效,又能迅速失效的靜脈抗栓藥物‍,來接替了老張經常服用的長效的抗血小板的藥物。‍

‍在這種策略的保駕護航之下,心臟中心醫生們把老張送到了胸外科的手術室。

‍臨近手術的前夕,馬上把‍抑制血小板的藥物停掉,讓它的作用‍‍消失,‍‍確保手術能夠進行順利的止血。‍‍

外科手術很順利,老張左肺的大腫瘤順利切除。‍

在手術結束之後,‍‍只要外科的專家評估他的‍止血效果已經達到非常好的情況,第一時間再次啓動抗血小板的治療,把老張的‍心臟的支架‍‍暴露於血栓形成的風險的時機,‍壓縮到最短。‍

現在‍,距離老張第一次住院,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了。術後的隨訪和複查的情況來看,‍‍他的治療效果‍非常的理想,心臟各項指標基本合格,腫瘤也徹底消滅,沒有復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