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國育兒協會:孩子三歲前最好別和老人睡,否則容易影響腦發育

《親密育兒》一書中說:媽媽的作用無人能替,從遠古到現在,從動物到人類。

執筆:喬蘇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在社會的重壓下,許多父母在生下孩子後就將孩子交給老人撫養,雖然在精神壓力上有一定的減輕,但是一定程度上和孩子的關係也變得生疏起來。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不是不願意和孩子睡覺,都是被逼的

在3歲前要不要和孩子一起睡這個問題上,不同的人羣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1、誰不願意自己照顧孩子呢,但是孩子在身邊就沒辦法好好工作,老人不願意來城市生活,只能把孩子帶回老家了,老人照顧的不好也不敢輕易地說,本來讓他們幫忙照顧孩子就不太好意思。

2、我感覺3歲前無所謂和媽媽睡,我家孩子之前放在老家養,姥姥帶她,每天晚上都要看着姥姥躺到自己身邊了才安心。3歲後我把她接回來了,一開始不願意睡,慢慢的就好了,不需要姥姥的陪伴了,5歲後她非常喜歡和我睡覺,因爲我會在睡前給她講故事。所以我感覺,只要家庭幸福,孩子可以獲得安全感,跟誰睡關係不大。

3、我覺得孩子還是得從小和媽媽一起睡,這是他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外界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從小和父母在一起長大的孩子會更加的自信、勇敢,也更容易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家女兒就很聽話,看電視時間一旦超過,叫一聲就立馬關掉,每次去戶外活動,很容易就交到新的朋友。

從以上的述說中可以看出:雖然家庭大多都是因爲不得已將孩子送走,但還是有些父母認爲3歲前沒必要一定讓孩子和父母睡覺。

李玫瑾教授曾建議:孩子和母親的接觸最早也最多,這時它與外界的聯繫就主要通過母親獲得,所以這段所時間接觸的人和孩子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媽媽3歲前不能和孩子睡覺,將有以下遺憾難以彌補:

1、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睡醒後,第一反應就是找媽媽,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的出現,孩子往往就會感覺害怕,嚎啕大哭,因爲這個階段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

孩子還在母體內的時候,會有很強的安全感,但是在出生之後,往往需要和媽媽通過肌膚接觸來重新獲得安全感。這種安全感非常關鍵,會使人變得有底氣,相應的人際交往的能力也會比較強。

但是從小不和媽媽一起睡覺,就缺失了這種肌膚上的接觸,再者,和老人一起睡覺,都有一些照顧不周到的地方,長久以往,孩子變大的沉默寡言,無法述說內心的苦悶,就會逐漸孤獨,總是唯唯諾諾,不自信。

2、孩子和老人睡,影響心智發育

美國育兒協會建議:儘量不要讓孩子跟超過70歲的老人在同一屋睡眠。這個年齡段的老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量要超過其他成年人,孩子呼吸系統發育不成熟,在糟糕的空氣環境下,不利於自身的發育。

老人上了年紀之後,呼吸系統及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會退化,所以他們睡覺時呼吸會比較急促,甚至出現打呼嚕的情況,這樣可以使得自身獲取更多的氧氣,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如果孩子和老人睡在一起,就會被迫吸入許多的二氧化碳,對身體的發育存在一定的影響。

注意:即使是和媽媽一起睡覺,也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間隔,避免氣體環繞。

3、容易和孩子疏遠

0-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也是跟媽媽建立親密關係的最重要階段。在這段時期內,孩子無條件的相信媽媽,將媽媽作爲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和孩子的相處變得尤爲重要。

育兒專家表示:嬰幼兒階段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最好時期,錯過了這段時間,即使父母對孩子陪伴再多,也無法彌補這期間的缺憾,孩子對父母也無法親近起來。

《親密育兒》一書中說:媽媽的作用無人能替,從遠古到現在,從動物到人類。

所以爲了孩子的健康考慮,還是親自養育孩子吧,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0到3歲又是形成性格的最重要階段,所以媽媽們一定不要留下遺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