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登上皇位後,爲何不顧兄弟情義,一定要置曹植於死地?

文/廊外何處不識君

在曹操的家庭鬥爭當中,一直是爭鋒不斷,小編先來介紹下曹氏兄弟,這其中有曹丕、曹植、曹彰、曹熊,他們之間的衝突有強有弱,這其中最突出的是曹丕和曹植之間的衝突。衝突的焦點,是所有歷史朝代的共同問題,王位的繼承權。那爲何在曹丕登上皇位後,還不罷手,也不顧及兄弟情義,一定要置曹植於死地,這其中背後原因千絲萬縷。

小編查閱歷史資料,當時曹操封魏王位時,已經六十二歲,到了日薄西山之年。未來的魏王位將由誰來繼承呢?王后所生四子中,曹彰徒有勇力,曹熊體弱多病,都不能承嗣大位。唯有曹植聰穎敏慧,英才出衆,最受曹操寵愛,但曹植卻有着致命的弱點,他持才放曠,嗜酒疏狂,漸漸冷了父親立他爲世子的心,而一向僞裝得恭恭敬敬的曹丕,卻逐日取得曹操的好感。

這一階段,大家在歷史影視劇或者歷史書中都可以瞭解到,雙方都在積聚力量。曹植主要和楊修、丁儀等文人打交道,曹丕更擅長宮廷計一些,他買通曹操宮人,左右爲他說好話,並且和一些掌有實權的人物,如尚書令華歆等拉關係。如此一來,雖然曹操偏愛曹植,但實際上的形勢顯然對曹丕有利。因此,曹操一死,曹丕領着父王臨終遺命,在衆大臣等人擁戴下,順利地登上了魏王位。

矛盾看似解決了,其實非然,當時的王位繼承權問題解決,但曹氏兄弟之間的宮廷衝突並未結束。在後期,這場宮廷衝突的焦點,已由王位繼承權之爭,轉化爲曹丕的王權能否鞏固的問題。曹丕先從雖有蠻力卻頭腦簡單的曹彰下手,很快奪了他的兵權,接着體弱膽小的曹熊因擔心曹丕加害,自盡身亡。

這樣,曹丕就能集中力量對付自己最大的政敵曹植了。他先剪除了曹植的羽翼丁儀等人,又派大將許褚將曹植押解來鄴郡。曹丕的意圖是很清楚的,他絕不會讓比他更有才華的曹植東山再起,奪他的王位,他對曹植只可能採取一種手段,永除後患!

但是,曹植居然奇蹟般地繞過了這個陷阱,獲得了生機。他所藉助的,就是這首人人熟悉的“七步詩”,曹植自知大勢已去,他淚如雨下,爲自己的遭遇,也爲自己的血骨兄弟。這一場宮廷衝突暫告結束了,曹植仗着母親再次出面,保住了性命,曹丕也藉着這場鬥爭,鞏固了自己的王位。

小編覺得,這類事件看似在曹氏兄弟之間結束了,卻在歷史中遠遠沒有結束。曹氏兄弟之後,又有多少封建王朝在重演着殺弟就兄的爭奪王位的慘劇,又有多少宮廷中傳出了“相煎太急”的哭聲!

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