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人余秀华在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中写到,“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写这家面馆的时候,忽然就想起了里面的诗句,如果我改动一下,这首诗就成了“我想穿过川西川南去品你。其实,品你和被你品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种肉的纠缠,无非是唇齿摧残中的美味,无非是排骨虚拟出的盛情让我误以为自己被食物俘掠……”。这家食店就是乐山的“潘六娘排骨面馆”。

上午十点,许多面馆早已进入休眠期,她家的店堂上依然吃货满座,瓜等面条上桌。除了堂口,堂外也坐满了品味她家面条的客人。彼此喜形于色,谈笑风生,仿佛是在例行一次早会,只等领导的来临。

墙面上挂满了吃悬钱和要面子的机构奖牌,金光四射,威风凛凛,众星捧月般地把一张面食价目表围在中央。看上去,色彩艳丽,俗不可耐。让食客在虚张声势中吞下“色香味美”中的印象之味。其实,穿过成都去品你,为的就是你衔接地气的俗和虚张声势的名,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首先出场的是她家的“牛肉面”,烧得熟烂的牛肉沾满了多种香料的气息,但又没有具体的着重之味,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作为这家面馆的麻辣红味面,扮演了一个调停者的角色,因为在后面的介绍中,那款人人必点的面是一碗浓汤白味面,浓香之后必有麻辣,这是面馆的品种调配。离了它还真不行。

“干绍面”就是乐山的素椒杂酱,与成都的家常面相差无几,毕竟成都和乐山都属于上河帮川菜系的成员,味觉和口感上有着共同的取向。至于各自的特色二者各有千秋,香醇麻辣,回甜有别。所用的面条也不尽相同,粗细之间,习惯所致。

我为什么要穿过成都,穿过眉山,穿过川西川南去品味一款面,那是因为乐山的“潘娘排骨面馆”的“排骨面”。这款用蛋清淀粉包裹的排骨,经过潘娘的创新烹制,俨然像味道中的霸王,占据了这家面馆的点击之首,酥肉排骨,条骨匀称,肉质饱满,香味浓郁,面汁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脂,呵护着碗里的香氛,一两两坨,二两四坨,在这碗浓汤白味面里,弘扬了罐头,煎炸,粉蒸带给我们的所有味道感觉,让嘴巴无法闭合。是的,无法闭合的还有缠绕在我味觉神经中的无尽思念和醉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