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機智善辯,憑藉涿郡太守的賞識,勢力一步步擴大,破外辱、滅黃巾,一時間風頭無兩,一舉成爲東漢末年最強的諸侯之一。可惜的是,在與袁紹爭奪冀州時,屢戰屢敗,最後焚火自殺,一代英雄就此落幕,成爲曇花一現。公孫瓚的失敗,是命中註定的結果,雖然機智善辨,卻不懂任用賢能,雖然年少有爲,卻不懂得寬容他人,換一句話說:公孫瓚不喜歡比他強的人在他身邊,哪怕是他的手下。

公孫瓚的手下有兩位猛將,可惜公孫瓚不知善用,反而譏諷、冷落二人,最終一人投奔曹操,一人投奔劉備。倘若公孫瓚能夠容得下此二人,怕是袁紹根本無法打敗公孫瓚,此二人便是塞北之王的田豫和渾身是膽的趙雲。田豫你有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是趙雲的名聲,怕是已經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了吧?如有當時公孫瓚沒有譏諷趙雲“君何獨迴心”而是重用,趙雲也不會轉而投奔劉備,而公孫瓚的結局也不會落個玩火自殺的憋屈下場。

趙雲的武力值是三國所公認的,雖然身爲將帥差了點資格,但是,收拾當時的袁紹也已經足夠了。漢中之戰,曹操火速支援前線,趙雲得知後,欲要將曹操的糧草銷燬半路,黃忠先行“踩點”,卻沒有按時間前來匯合,趙雲於是帶領幾百騎兵出城尋找,結果黃忠沒看到,當面迎來了曹軍的大部隊,趙雲且戰且退,提前命人大開城門並在城外製作伏兵的假象,待到曹操來到城下,受疑心病作祟,下令撤軍,曹操這一撤軍,趙雲卻不幹了,“彈簧效應”馬上顯現,趙雲率領城內幾千士兵玩命追殺,這下曹軍炸開了鍋,認準是趙雲的圈套,玩命的逃跑,最終戰果,趙雲倒沒砍死幾個,但是,曹軍“自殺”的卻不少,自亂陣腳,自己人把自己人踩死了。

當劉備趕到戰場,立馬豎起大拇指對趙雲稱讚“子龍,渾身是膽也!”試問,這樣一位猛將難道不夠袁紹喝一壺的嗎?能夠打敗曹操的人,在三國中數絕對不夠一隻手,趙雲算一個。

另外一位田豫,也是一位猛人,比趙雲還要有膽子。當初跟隨公孫瓚,孤身一人站在城牆上,演講一通“瓶子與水”的小故事,令叛亂者王門捂着臉羞愧而逃。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人才,卻屢屢遭到公孫瓚的冷落,最終,田豫以家中母親病重爲由,離開公孫瓚,投奔了曹操。

到了曹操這裏,田豫充當曹魏邊疆的“門神”,只要哪個少數民族不服,下場就是一個字:死。烏丸王骨進有點不太願意在朝廷的率領下走向輝煌,田豫知道後,親自率領幾百人便前往烏丸,想要約談骨進,骨進在大營中還以爲聽錯了,這田豫是不是傻?竟然只帶了幾百人?!可悲的是,待到骨進見到田豫時,等待他的不是“談心”而是鋼刀,宰了骨進,田豫振臂一呼,重整烏丸,一場蓄謀已久的謀反就這樣被平息。

在田豫鎮守北疆的日子裏,足以可稱爲塞北之王,只要有田豫在,邊塞少數民族沒有一個敢搗亂,只要有田豫在,沒有人敢滋生任何戰事,這就是田豫。如果說趙雲缺少一些謀略,不會是一名合格帥才,但是,田豫絕對能夠勝任,大破軻比能、斬殺骨進、襲殺周賀、大破吳軍,試問這樣的戰績,還不夠資格做統帥嗎?

趙雲、田豫二人,曾經都在公孫瓚手下效力,可惜的是,公孫瓚不知善用,埋沒二人,致使二人離開,一人歸屬曹操,一人歸屬劉備。歸於雄主,或許纔是趙雲、田豫最終的歸宿,也是最好的歸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