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佛寺如何走过兴盛与坎坷,又留下了什么文艺作品

【引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很好的描述了南朝佛教盛行繁荣的现象,历史上南朝时期建立的寺庙远远不止这四百八十座,上至皇家贵胄,下到平民百姓,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供奉佛祖的香薰中。但是到了北朝太武帝时期,供奉的香烟却不再缭绕。南北朝相距不过区区一百年?怎么会在对待佛教的态度上有如此大的区别。

01一、佛教兴盛时期。

佛教能够南北朝时期盛行,得益于统治者的支持,尤其是梁武帝萧衍。萧衍这个皇帝,是一个狂热的佛教信徒,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曾经四次出家,想彻底的皈依佛门,远离朝政。但是朝臣不同意,又四次支付了大笔赎金将他从寺庙里赎出来。做不成和尚,萧衍也很关心佛教的事,他大规模的重修了著名的灵隐寺,供奉香火。和尚不能吃肉的规矩也是从梁武帝这儿出来的,原本和尚们是没有强行规定一定要吃素的,但萧衍认为和尚吃肉与佛教中不杀生的理念互相违背,于是下旨,命佛教中人不许吃肉,这才开始了佛教食素的历史。

除了萧衍,北魏献文帝也是真挚的佛教徒,他即位以后,很想出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认为国不可一日无主。他又想禅让帝位,自己不做皇帝了就不再受约束,可以出家入佛门,但是朝臣们还是不同意,献文帝这才死心。

连皇位都不要,也要出家,这在我们听来是非常匪夷所思的。连皇帝都向往遁入空门,更不要说普通民众了,佛教兴盛一时,上寺庙进香求佛的人数不胜数。南朝时期的佛教发展迅速,远远超过了四百八十座这个约数。《南史·郭祖深传》中表明,梁武帝时期的都城,如今的南京,就有差不多五百多座寺庙。这时期修建了很多现在都很有名的寺庙,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四大古刹的栖霞寺等等。

除了一心向佛的虔诚教徒,还有很多为了利益出家的假和尚。有的人是因为佛门的待遇高,选择了出家。而有些人则是为了合理的避税,因为当时统治者抬高佛教,佛教不需要纳税服徭役,所以很多人钻这个空子赚取利益。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南朝人多多少少都会信佛。魏孝明帝统治时期,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全国有近三百万的僧侣,寺庙更是突破了三万座,实在令人不敢想象。

02二、被迫走下神坛。

南朝佛教如此受欢迎,为什么到了北朝会一蹶不振,原因也和统治者有关。北魏太武帝登基,北魏与东晋都在中原有自己的政权,但中原的百姓却不认可北魏政权,因为北魏是鲜卑人的政权,他们更认可东晋司马氏的正统地位。

民心涣散,国将不国。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权不遭受破坏,太武帝开始想办法如何让民众信服北魏的统治。他将鲜卑族逐渐汉化,鼓励两族通婚,大量任用汉族士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百姓们还需要精神层面的领导。这一次,太武帝选择了道教,而不是佛教。

佛教失去了国教的地位自然不满,另一边太武帝大量启用汉族官员让鲜卑贵族有了危机感,佛教沙门和鲜卑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很自然的走到了一起,决定反抗太武帝。但是太武帝的统治已经得到了认可,胡汉一家的理念也很好的实施,因此他成功的压制了佛教和鲜卑贵族的反抗。

偷鸡不成蚀把米,佛教的反抗让太武帝可以借题发挥。第一次灭佛就开始了,太武帝下令毁佛像、坑沙门。其实太武帝一开始是不反感佛教的,据《魏书·释老志》记载,“世祖初即位,亦遵太祖、太宗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于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衙,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

那为什么太武帝后来会厌恶佛教呢,主要是因为佛教僧侣过多,香火鼎盛却不用交税。而且僧侣们还大肆兼并土地,影响到了一部分民众的生活。兼并土地却不生产,而是当时处于战争年代,很多人钻空子出家躲避交税和征兵,朝廷既收不到钱又征不到兵,长此以往一定会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寺庙兼并土地,失了土地的百姓为了生存就会出家,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死循环,统治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打击佛教的地位。但在文臣帝登基后,又适当的恢复了一部分佛教的势力,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太武帝继位者文成帝,颁布复佛讼诏曰:“今制诸州郡县,于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任其财用,不制令限。”佛教得以喘息,继续发展。

03三、佛教留下的艺术品。

南朝对佛教的扶持,使得佛教兴盛一时,自然也留下了不少的文化财富。寺庙自然不必说,除了名寺,佛教还留下了其它的文化遗产。

首当其冲的就是石窟,也就是雕刻艺术。几乎叫得上名的石窟都建造于南北朝时期。比如云南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以及中国洞窟艺术的集大成者—敦煌莫高窟。每座洞窟都富丽堂皇,宏伟壮观。

当然莫高窟内除了雕刻,还有著名的壁画艺术。在莫高窟中,有的壁画高达五米,颜色绚丽、美轮美奂。莫高窟内还藏有大量古代经书,每一本都珍贵无比,这都是南北朝佛教为人类文明留下的建设。

【结语】南朝佛教的鼎盛为后世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瑰宝,但北朝对佛教的打压也有其历史意义。纵观世界历史,宗教渗入政治反而会使社会动荡不安,内乱频发。北朝“灭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佛教的势力范围,对佛教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约束,避免了佛教成为贵族一样有特权的阶层,这对历史的推进是积极的。

参考文献

《南宋·郭祖深传》

《魏书·释老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