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時,平民子弟想要封官加爵,便要通過科舉制的磨礪,才能進入官場。考中進士對於多數人而言頗有難度,不少人多年苦讀經書也難以順遂心願,但如果能高中進士,輝煌仕途就不再遙遠。孟郊的《登科後》便描繪出中了進士後的快活心情“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多年的錘鍊終有結果,怎能不興奮滿懷?

進士及第的榜首爲狀元,可見狀元的難能可貴如鳳毛麟角。這樣的人才,本應該受到皇帝們的賞識,根據才能賜予官職,讓其爲朝廷效力,但偏偏存在這麼一位苦命的人物,他是風光無限的狀元郎,但是卻快活二十餘日,就被朱元璋車裂處死。這個命運悲慘的狀元,名爲陳安,想要了解他悲慘經歷的原因,還需從公平角度上進行分析。

雖然科舉制要考驗真才實學,學子們需要有着出衆的才能方可有機會高中,進入官場謀取功名,原則是較爲公平的競爭,是真正的才能篩選過程,但是在陳安高中這一年,卻發生了一件有違公平的事情。他高中的這一年爲1397年,明朝共錄取了52名考生,數字並不離奇,但離奇的是52個人全部爲南方人,長江以北的所有考生並未被錄取。

雖說古時教育資源可能存在着不夠公平的局面,但是北方學子無一人錄取的情況極爲少見。事實上,北方的這些文人對此惱怒異常,認爲是主考官做了手腳,導致所有的北方文人沒有機會高中。說來湊巧,該年的三名主考官全是南方人,綜合考慮事情的來龍去脈,確實有亂改規則,徇私舞弊之嫌。

主考官們對此十分無奈,因爲科舉本就是擇優錄取,況且文章還需朱元璋的過目,就算是想要做小動作也難以逃脫皇帝的審視。但是朱元璋本性多疑,在北方文人的憤怒之下,他命令重新閱卷,其實事情到這裏還有轉機,因爲朱元璋本意是息事寧人,如果評出幾位北方文人中了進士,也就能夠平息輿論,但主考官們在這時候卻耍起了小聰明。

他們故意挑選出幾張文采較差的北方文人試卷給朱元璋過目,用以證明此前的評選並無錯誤,這一舉動遭遇了舉報,直接落實了主考官們的“暗箱操作”,將他們推向了絕路。發配、處死,主考官們的命運走向了深淵,可憐高中狀元的陳安也被株連其中,朱元璋斷定他的成績有貓膩,直接判處車裂,這位狀元郎就這麼結束了生命,再和功名利祿無緣。

雖說主考官們故意選出表現差的北方文人試卷,有“欺君”之嫌,但是此前的排名並不一定被動了手腳。如果能夠給幾個北方文人高中的機會,主考官和陳安的命運或將被改寫,只嘆人生無常,這位享受二十餘日狀元名號的文人,就這麼悲慘離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