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怪,茼蒿這樣味道奇怪的菜,居然沒能夠躋身到十大不受歡迎蔬菜裏,像香菜或香椿那樣引起一波愛喫不愛喫的站隊。

難道,是因爲茼蒿沒名氣嗎? 但好像每個火鍋店都備着茼蒿菜啊,而且還可以細分到茼蒿杆或茼蒿葉,喜歡喫哪邊點哪邊,價格也不算便宜。還是說,之所以覺得茼蒿味道奇怪,只是個人個人的感覺而已,並不普遍?

不知道嘍。說它味道奇怪的是我,照喫不誤的還是我。喫火鍋的時候看到新鮮茼蒿菜,怎麼可能不來上一份呢?哪怕它一下鍋,就讓湯底帶上了蒿子味,也還是照涮照喫。

茼蒿的味道到底怎麼形容呢?就是一股蒿子味吧,至於蒿子味是什麼味,就沒法再具體了,非得你自己聞過一次才知道,聞過一次也就忘不了了。這不是蔬菜的味道,不清新清爽,聞起來卻讓人有點安心,覺得這是蚊蟲不喜歡的味道。

蒿子家族成員衆多,很多店家也分不清楚,點的茼蒿甚至會給上一盤藜蒿來。更別提茼蒿自己就有多少品種了,專喫葉子的,專喫杆杆的,多得很,南北形態大不同,倒是蒿子味是一脈相傳。

清湯鍋裏涮茼蒿,總有點不得勁,除非撈起來後到油蒜碟裏多醬幾次纔有點味道。清湯喫茼蒿是沒什麼問題,但未免太寡淡了些。

辣鍋纔是茼蒿菜的歸宿,倒進熱漲漲的湯底裏滾幾滾就可以撈喫,也不必擔心吸油什麼的,撈的時候在湯麪上晃兩下,紅油就脫去了,不沾多少,還得放進蘸碟來幾下纔好入口,不然它不吸什麼味道。一直把它煮到軟趴趴,最後撈也好喫,杆杆一點脆生勁兒也沒有了,正好作爲一頓火鍋的收尾菜,清清口,打個蒿子味的嗝,心滿意足打道回府。

茼蒿菜帶一點點苦味,這種苦味更像是跟隨味道而來的,玩耍性質,實際入口不過是一瞬間的苦氣,更像是錯覺,你要是就此打住不喫的話呢就算了,你要是不就此打住,當然,它也沒有什麼辦法,並沒留後招,那點苦味就彷彿不存在一樣飄過去了,不會累加到下一口,反而會激起再喫一口的衝動。

把它炒肉也可,煮魚也可。見過人放茼蒿菜煮魚,味道不錯,具體做法不知道。茼蒿菜炒着喫容易水津津的,軟塌塌,又不合重辣重油炒,只得多擱些醬油提提味道,像混醬油水喫的小孩子。

清炒茼蒿除了鹽可以什麼都不放,倒是可以擠點檸檬汁進去,不要多,幾滴就行,蒿子味就淡了許多,但也不影響就愛這股蒿子味的人品嚐它。

蒿子切碎,擠水,與豬肉拌餡兒,團肉丸子也不錯,煮可,炸也可,清爽不膩。

對了,茼蒿菜裹上面糊炸出來也好喫,下次炸酥肉有多餘的麪糊可以炸茼蒿菜試試看。

涼拌茼蒿菜,真的就像喫草,不用酸醋醬油鹽巴辣椒醃一下,而是直接放沙拉醬喫,我是真喫不下去,佩服大口吃沙拉的朋友,不知道是真愛喫,還是堅持就是勝利?涼拌喫它可以焯水,也可直接生喫,用酸醋醬油鹽巴一拌,醃縮了,也是一種熟。

還有一種粉蒸茼蒿,粉呢可以是普通麪粉,也可以是大米摻糯米磨成細顆粒類似粉蒸肉的那種粉,兩種粉蒸茼蒿都沒喫過,有機會都想嘗試下。

這種粉蒸肉,啊不對,粉蒸茼蒿菜你喫過嗎?沒喫過的話,盲選哪一種粉蒸呢?

(圖片整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