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老本幫菜餐廳喫飯的時候,看到菜單上有“糟鉢鬥”,不在推薦菜單裏,但是好奇啊,究竟是什麼?

又是鉢又是鬥,感覺像是什麼容器,問了服務員說。服務員說是一種醃菜,有蝦、雞爪、毛豆之類的,那就來一份嚐嚐吧!

上桌之後才發現是涼菜,也沒有用奇怪的容器盛,就是普通的盤子,帶湯帶菜,看起來清爽,翠綠的毛豆、白嫩嫩的雞腳、粉紅的蝦,下面還有豬肚雞胗,想怎麼配就怎麼配。喫起來有一股酒糟鹹香味,非常入味,頓時明白了其實就是糟滷過的菜。不是第一次喫糟滷味的東西,只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奇怪的名字。

回來查了查名字的來源,很難找到,大概可能是用鉢鬥做容器做的這道菜,然後又是糟制,所以叫做糟鉢鬥。不明白爲什麼不用鍋,想想鉢鬥盛酒是比鍋好很多的。鉢由陶製,容易讓人想起僧人使用的器皿。

我外地人不知道糟鉢鬥,這卻是一道成名已久的菜,古時的文獻中就有記載,《隨園食單》中還有記載做法,據說糟菜可追溯至宋代。好喫的東西纔會源遠流長,況且還做法簡單,一般由豬內臟做,現在還有糟海鮮,店裏有罐裝糟滷賣,幾乎都省去了調味。

好奇這道菜的時候,又在《風味人間》裏看到介紹,原來曾經喫過的糟雞、糟鴨都是這樣,難怪喫起來口味很熟悉。不僅上海人愛喫,江浙滬都挺好這口。

如果有機會,可以嚐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