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

首份都市圈主題文件下發一年多後,都市圈建設明顯按下加速鍵。

先是廣東方面,首次點名了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緊着接山東同樣畫了三個圈——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區域一體化發展。

兩個經濟大省畫圈發展,加速改寫區域競爭的邏輯。有媒體計算,廣州、深圳加上北京和上海四大一線城市都市圈,2019全年貢獻了約23%的國內生產總值。

都市圈的地位日益凸顯,像廣東、山東還都是一省多圈,多中心協同出擊。對此,四川這種強省會、單中心結構的省份,該如何應對?

01

擁有濟南和青島兩大雙子星的山東,這次畫出了3個圈,分別是:

省會經濟圈: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膠東經濟圈: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魯南經濟圈:臨沂、棗莊、濟寧、菏澤

省會經濟圈和膠東經濟圈,分別以濟南和青島爲中心,兩座城市也都獲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相對而言,魯南經濟圈要特殊一些。

四個組成城市中,臨沂和濟寧2019年的GDP都在4500億上下,分別位於山東五六名。菏澤則爲3409.98億;棗莊略低,只有1693.91億。所以嚴格來說,它並沒有絕對的中心。

這種畫圈發展的思路,跟廣東頗爲類似。提到廣東的都市圈,過去常說的,通常是廣佛肇和深莞惠兩個,但這次廣東直接畫了5個圈,囊括了除梅州外的所有廣東城市:

廣州都市圈:廣州、佛山、肇慶、清遠、雲浮、韶關深圳都市圈: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珠海、中山、江門、陽江汕潮揭都市圈:汕頭、潮州、揭陽湛茂都市圈:湛江、茂名

這次廣東都市圈的劃定,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比如在名稱上,常用的廣佛肇都市圈,改稱廣州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也改稱深圳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地位進一步突出。

更重要的是,對都市圈的範圍進行了擴容。廣州都市圈加入了清遠、雲浮、韶關3城;深圳都市圈則加入了河源、汕尾2城。

相對於都市圈原有成員,新加入的城市,發展水平略低一些,比如河源、汕尾、雲浮去年的GDP都是千億上下。

讓它們入圈,無疑是希望都市圈的紅利能更大範圍普及。也正因如此,除了廣州和深圳,廣東還畫了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3個同樣有些特殊的圈。

來源:網絡

這3個圈同樣沒有嚴格的中心。如珠海、中山、江門的經濟體量都是3000億出頭。而湛茂都市圈更是隻由兩個城市組成。如果嚴格考量,它甚至都不太符合都市圈的傳統定義。

但這種打破常規的畫圈模式說明,在落地都市圈戰略的過程中,廣東以及山東,既要通過都市圈做大做強中心城市,也要兼顧區域平衡,讓中小城市也能上車。

02

對四川等強省會結構的省份,廣東和山東的操作,其實提供了一種啓發。

在之前的《“一省一圈”時代來了》中,西部城事談到,對於大多數省份來說,實際上只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圈。

因爲,都市圈本身就是圍繞一箇中心城市展開的,內部結構通常是單核。而具體到四川,說起都市圈,大家想到的自然也是成都都市圈。

2016年發佈的《成渝城市羣發展規劃》明確,“充分發揮成都的核心帶動功能,加快與德陽、資陽、眉山等周邊城市的同城化進程”,相當於界定了成都都市圈的範圍。

來源:成渝城市羣發展規劃

而今年年初,《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順勢出爐。

但如果整個四川的都市圈建設,只有成德眉資4城參與,多少會影響都市圈戰略發展價值的最大化。

其實在區域結構上,四川和廣東有着不少的相似點。比如都是地市數量衆多的省份,廣東是21城,四川也是21市州。

再如,兩省內部的區域發展同樣不平衡,中心城市和欠發達地區,經濟落差較大。廣東一次畫5個圈,正是爲了照顧到一些邊緣城市的發展。

那麼四川能不能像廣東一樣,將成都都市圈外的城市也圈起來,讓它們打通壁壘,融合成一體化的發展圈層,避免都市圈建設變成成都都市圈的獨角戲?

之前的《成渝城市羣發展規劃》就曾提到,培育川南城鎮密集區,範圍包括自貢、內江、瀘州、宜賓等;培育南遂廣城鎮密集區,包括南充、遂寧、廣安等。

不管是叫城鎮密集區,經濟圈或者都市圈,如果能實現畫圈發展,圈內城市聯手進行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對於解決次級城市發展塌陷問題,無疑會大有幫助。

03

當然,廣東、山東之所以能夠畫幾個圈,前提在於,各城市的整體發展基礎較好。以廣東體量最小的湛茂都市圈爲例,成員湛江、茂名的GDP都突破3000億元。

而四川除了成都以外,目前還沒有上3000億元的城市。次級城市的影響和輻射帶動力極爲有限。

但越是如此,要避免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成都都市圈的圈外城市,越是得緊密抱團,通過融合發展的方式來做大做強,提高整體能級。

而且從空間結構來看,除了成德眉資,川東北、川東南和攀西地區地理接近的城市,本身就有一定的合作基礎,具備畫圈發展的條件。

其實,2013年的《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提到了“四羣”的戰略,具體正是指成都、川南、川東北、攀西四大城市羣。

在具體的範圍上,川南城市羣基本和《成渝城市羣發展規劃》中的川南城鎮密集區重合,而川東北城市羣則和南遂廣城鎮密集區比較重合。

雖然這些城市很早前就已經入圈了,但同城化的進度,無疑是較爲緩慢的。就像2019年被認爲都市圈的元年,都市圈戰略的提速,是最近一兩年纔開始的。

而且,眼下正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編制之中,最終的空間格局,將直接影響一些城市的發展走向。從地級市的角度看,抱團成圈,爭取更多的政策利好,也相當有必要。

不過,畫圈發展,不是爲了在GDP等數據統計上更好看,而是以都市圈作爲突破口,讓圈內城市真正融合成一個整體,讓經濟要素自由流通。

來源:網絡

比如成德眉資的範圍圈定以後,四座城市就首次建立了專門的小組協調機制,對接處理一體化的相關事宜,同時在交通、產業方面推出了系列融合措施。

尤其是廣元、巴中這樣的城市,沒能劃入成渝城市羣的範圍。在都市圈引領的新一輪發展趨勢下,要想分享到紅利,就不能處於觀望狀態,得主動和周邊城市抱團,協同出擊。

對任何城市來說,都市圈時代,只有讓自己先入圈,其發展纔有出圈的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