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網:前不久,山東省政府曾重磅發佈了接下來將在省內重點打造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的相關規劃。其中的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五市。

而在更早前的2017年,《山東半島城市羣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也曾提出,要打造青島都市圈,由青島、濰坊2市和煙臺市萊陽市、海陽市構成。並做了2020年總人口達到20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1400萬人;2030年總人口達到23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1800萬人的規劃。

而本系列談及的青島都市圈,事實上涉及範圍還要進一步收窄,它事實上僅限於目前環繞青島主城區(建成區)的縣級行政區。因爲在這一系列中,我們真正在討論的,是在接下來尚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國內代表性都市圈真正有可能實現的區域一體化,而非美好的未來遠景圖。

作爲青島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青島本身的行政區劃分佈情況就相對比較有特色,其傳統意義上的主城區(市南區、市北區的全部和李滄區、嶗山區的部分)數量少,面積小;而每一個郊區郊縣(近郊、遠郊)的面積都十分之大,平均都在一兩千平方公里,個別更是達到了三千平方公里。

所以在我們看來,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間,青島市如果能夠將這些與主城區直接接壤的面積廣闊,但城鎮化進程相對落後的區縣完成一體化,就已經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成績。

青島膠州市

膠州市,隸屬山東省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西南部,膠州灣西北岸。東鄰城陽區、即墨區,西靠高密市、諸城市,南接西海岸新區,北連平度市。東西橫距51千米,南北縱距54.3千米,總面積1324平方千米。

2019年,全年全市生產總值1147.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49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534.29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556.81億元,增長6.1%。三次產業比例爲4.9:46.6:48.5。人均GDP達到126946元。

全年財政總收入281.8億元,增長19.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1.4億元,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7.0億元,增長0.1%。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69元,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58元,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85元,增長6.5%。

2019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爲90.75萬人,增長0.8%。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52%,比上年末提高0.02個百分點。

青島平度市

平度市,山東省青島市代管縣級市,位於膠東半島西部,是連接青島、濰坊、煙臺三大城市的“樞紐”。下轄5個街道、12個鎮,總面積3166.54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9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1.4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461.5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333億元,增長5.7%,三次產業比例爲11.3:51.5:37.2。

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億元,增長3.3%;其中,來自稅收收入33.4億元,增長9.7%。

年末在平度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137.8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6.66萬人,農村人口81.23萬人,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1.09%。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01元,增長8.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61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爲20122元,增長8.3%。

青島萊西市

萊西,山東省轄縣級市,由青島市代管,總面積1568.2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8個鎮。2017年常住人口76.42萬人。

201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26.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88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93.01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266.46億元,增長13.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爲12.71:36.67:50.62。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96億元,增長3.2%。稅收收入33.71億元,增長36.1%,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爲66.1%。

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04元,增長8.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12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8元,增長8.3%。

煙臺萊陽市

萊陽,山東省煙臺市代管縣級市,北鄰煙臺,南接青島。下轄5個街道、13個鎮,總面積1734平方公里。2017年,萊陽市總人口88萬人。2020年,萊陽市常住人口87.2萬。

2019年,萊陽市生產總值(GDP)爲43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6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182.9億元,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201.9億元,增長4.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1:43.4:45.5調整爲12.2:41.7:46.1。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50479元,比上年增長4.6%。

全市境內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5122萬元,增長1.2%。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226萬元,比上年增長0.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6048萬元,比上年增長3.2%。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1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43元,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7元,增長9.8%。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115元,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214元,增長6.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933元,增長7.0%。

煙臺海陽市

海陽市,隸屬於山東省煙臺市。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煙臺市境南部,東鄰乳山、牟平,西接萊陽,北連棲霞,南瀕黃海,西南隔丁字灣與即墨相望。總面積1886.84平方千米。

2018年,海陽市下轄4個街道、10個鎮,另設有3個工業區、1個旅遊區,戶籍人口爲64.2643萬人。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4.8億元,同比增長5.5%。

2018年,海陽市實現生產總值341.7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1億元,比上年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25.3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139.3億元,增長0.4% 。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323606萬元,增長6.5%。

2018年末,全市總人口爲642643人(公安戶籍數),比上年減少4097人。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49元,增長7.3%。其中工薪收入29628元。人均消費性支出23287元,增長4.1%。

濰坊諸城市

諸城市,是由濰坊代管的縣級市,東與膠州、黃島毗連,南與五蓮接壤,西與莒縣、沂水爲鄰,北與安丘、高密交界,總面積2183平方公里。

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6.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70億元,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238.17億元,增長0.8%;第三產業增加值328.88億元,增長8.6%。

2019年,全市財政總收入91.0億元,同比下降14.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3億元,同口徑增長9.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8億元,同比增長0.6%。全市完成稅收收入71.0億元,下降19.0%。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80元,增長8.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11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97元,增長9.0%。

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110.7萬人,戶籍人口111.9萬人。全市出生人口11142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爲10.18‰和5.05‰。

濰坊高密市

高密市,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東部膠東地區,膠萊平原腹地,東與青島市接壤。高密市轄3個街道、7個鎮,總面積1526平方千米。

2019年全市生產總值(GDP)500.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36億元,下降0.9%;第二產業增加值163.17億元,下降6.2%;第三產業增加值289.52億元,增長6.0%。

2019年末,全市總戶數爲331755戶,戶籍總人口爲898277人。其中:男性448301人,女性449976人。全市年人口出生率爲9.51‰,死亡率爲4.89‰,人口自然增長率爲4.62‰。

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50元,比上年增加2377元,增長7.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06元,比上年增加2539元,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9元,比上年增加1581元,增長8.7%。

事實上,在青島市南部的黃島區更南,還與日照市的東港區和五蓮縣接壤。但是之所以我們沒有將這兩個區縣也一併列入今天的討論,較大程度上是由於作爲黃島區作爲近些年來青島市重點發展的區域,其本身的面積就十分巨大,超過兩千平方公里。

目前,黃島區除了東北部靠近青島主城區的少部分地區已經完成城鎮化進程外,還有相當大的面積屬於待開發區。如果再結合青島市目前同時還處於向北、向西多方向擴張的實際情況,所以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越過黃島區繼續向南擴張完成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相對力不從心。

另外我們在回顧一下今天我們介紹的青島都市圈環繞青島主城區周邊的區域,和之前我們已經安排推送的幾個都市圈最大的不同在於,環青島主城區一圈的全部均爲縣級市。

縣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市轄區、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林區相同,屬縣級行政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大部分屬於地級市代管)或由地區、自治州、盟管轄。

縣級市其實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行政區劃,其介於地級市與縣城之間,一般適用於在面積、人口規模上明顯超過了一般縣城,繼續維持縣級行政區單位對地區發展形成阻礙的區域。但同時,也意味着受限於面積、經濟、城鎮化水平等多重因素,這些縣城又無法直接完成撤縣劃區。

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山東是目前國內縣級市存量最多的省份,共有27個。對比來看,廣東有20個,江蘇有22個,浙江有20個。其中,江浙兩省的崑山、江陰、常熟、義烏、餘姚、建德等縣級市,均爲中國各類百強縣榜單上的佼佼者。

那麼接下來,都市圈中的遠郊區、縣城、縣級市在進行一體化進程中,各自的實現方式究竟會有哪些異同,這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