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萵筍,想必不少人都喜歡種植吧?除了喫肉質莖,人可以喫萵筍葉子,也可以摘葉來餵雞鴨等家禽牲畜,可採摘次數多;種植萵筍一般是在春秋冬季種植,夏天天氣太熱曬了,自然環境條件不是特別適宜種植萵筍,萵筍生長稍差,而且葉子苦味更明顯點;其實,有些萵筍品種可以在夏季種植,如四季萵筍,有一定的抗熱性,再加上注意選擇好種植地、加強防曬澆水等主要管理,萵筍還是可以生長得不錯,摘葉子煮來喫,口感好,苦味可以忽略掉;鄉居小菜自己的菜地從去年秋季開始種植萵筍,到今年夏季也還種有;我這邊是廣西一鄉下地區,春季裏天氣就相對熱曬了,五月初立夏後更是明顯,難得哪次降雨後很快轉晴天天熱曬,而萵筍長得不錯,陸續採摘來喫,家裏的孩子也喜歡喫,沒見說有苦味,現在地裏就剩下唯一的一棵四季萵筍了;下面鄉居小菜就來說說夏季裏種植萵筍要注意哪幾方面的管理萵筍生長得好、苦味輕:

一、避開暴曬,選擇遮陽地很關鍵

夏季水汽蒸發大,而萵筍葉子多、朝各面伸展,暴曬之下葉子容易流失水分,土壤容易變幹,土層中的根系吸水不足以供需要,葉片中帶有苦味的白色液體濃度高,摘這樣的葉子來喫,自然也就感覺到味道稍苦了;選擇遮陽地是爲了避開暴曬爲萵筍提供個更好的生長環境,但遮陽不是完全遮擋住光照,而是讓萵筍避開比較熱曬時段的光照,可以得到稍弱的光照,不影響生長;遮陽地既有自然存在的,如樹冠,也可以人爲的製作,如搭起黑色遮陽網。

1、有自然遮陽的樹冠

農村裏人們種樹多,菜地外面附近有大樹,往外伸展的樹冠遮到一小部分靠邊的菜地並不少見,而夏季里人們一般種植的都是些最適合當季生長的蔬菜,比較耐熱,生長需要的光照也多,如薯苗、空心菜、辣椒、苦瓜、番茄等等,種植上不選擇這種白天明顯遮陽的地方,拿來種植萵筍正是充分利用呢;像鄉居小菜就是在樹冠下及稍往外一點的地方種植萵筍。

不同的地方樹蔭遮擋情況不同,四季萵筍本身有一定的耐熱性,照早上9、10點之前及下午四點之後的太陽爲好;樹蔭離地面過高,早上10點鐘這樣了還很明顯的照到光照,而不是穿過樹蔭縫隙照進來的散光,那有必要拉遮陽網擋住有光源的那面即東面;正午太陽當空照,樹蔭遮擋明顯,到下午的話就逐漸斜照,樹冠伸展遮擋面積小,若3-4點這樣能照到明顯的非樹蔭縫隙透進來的光照,也要拉遮陽網遮擋。

拉的遮陽網是遮上午/下午斜照的單面光照,遮陽網自光源面往樹蔭的方向逐漸加高成稍傾斜狀搭好,傾斜的角度不用過大,5度左右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更好的遮擋樹蔭稍往外的地方,因爲真正種植上,是在樹冠的正中到邊緣及邊緣往外1米內的地方種植;有點小坡度,降雨的話雨水滴落在上面容易滾動流掉,減少對遮陽網的重壓。

2、無自然物遮擋的地方,一定要拉遮陽網遮擋

旁邊沒什麼遮擋的地方,夏季暴曬一天,當季種植的空心菜等葉菜都會有點暫時焉葉,更何況是萵筍呢,想在無自然遮擋的地方種植萵筍,拉遮陽網是要做的;壟邊本來就更容易被曬到,拉的遮陽網比壟邊再往外延伸四五十釐米左右爲好。

3、選什麼樣的遮陽網?

夏季裏防曬用的遮陽網一般是黑色的,細分上就是網眼大小的區別了,網眼小而密些遮陽效果更好;6針的遮陽網網眼不算大,選擇的比較多,有樹冠遮擋的地方輔助使用遮陽網的,選擇這種就可以了,正午有樹冠遮擋,遮陽網的作用用不上;而若是完全沒有自然物遮擋的地方,白天非常的暴曬,對遮陽網的要求高一點,鄉居小菜建議選擇8針的遮陽更好些。

夏季種植萵筍考慮到進入盛夏梅雨季節降雨多,種植上起壟在壟上種植,拉的遮陽網離壟面多高,結合種植的地方白天太陽早上傍晚斜曬、中午正曬情況及是否方便平時進行澆水等管理需要來定,在1m-1.8m範圍內選擇很常見;如只種植一壟萵筍,在壟邊進行管理方便,萵筍長高四五十釐米這樣要拔或者摘尖了,植株不影響上方通風透氣,壟上1m高的遮陽網夠用了,鄉居小菜生活的這邊農村就見有人遮那麼低的來種菜過。

4、遮陽地避開泥土比較黏的

種植地遮陽是要考慮,而土壤也不能忽視,儘管夏季裏比較粘的泥土溼時水分足,但隨着水分減少,容易變乾硬結塊,這樣的土壤環境,根系生長及吸收利用水分養分差,對萵筍幼苗及旺長中的壯苗都不利,移栽的萵筍發苗遲,後續長勢差些,莖節高但葉子不茂盛,管理也比較麻煩,不建議選擇這樣的土壤,而是選擇疏鬆透氣,若是有點結塊但用鋤頭敲能輕易敲碎的菜地土壤。

二、施好底肥:幹糞肥+糞水結合使用

1、夏季萵筍生長,耗肥、水更多

不管是播種還是移栽,都要施好底肥,之所以注重底肥也是有考慮的,夏季是萬物生長旺盛的季節,隨着播種發芽出苗/移栽紮根穩定,萵筍生長很快,耗的肥料養分也多,就像我們人同樣是幹農活,夏季裏流汗更多,人更容易感到餓、渴,需要進食的食物也多,萵筍底肥跟不上,主莖會偏細老,莖節長,主莖上生長的葉子也不夠旺盛,摘葉次數相對少就要拔株了。

2、幹糞肥+糞水,用做底肥

施底肥選擇上建議選擇腐熟的農家肥,即雞糞鴨糞類幹糞肥+人/人畜糞水結合使用,先放幹糞肥,再潑糞水,糞水相對平時澆水用的清水有一定的稠度,滲流被泥土吸收了往外流失少,有肥有水,利於萵筍的生長,而幹糞肥質地比較幹,跟泥土融合被吸收慢,肥效釋放慢、可利用的時間長,利於萵筍生長,而且幹糞肥相對於泥土來說,同樣是遭受雨水等影響,泥土會變得稍實透氣性差些,而幹糞肥還是比較鬆散、疏鬆透氣好,無形中改善土壤環境,利於萵筍植株的生長。

三、平時勤澆水溼潤,盛夏注意高溫多雨軟腐病

1、遮陽了也要注意澆水溼潤,尤其是壟邊

萵筍的生長不單是水嫩的肉質莖形成、膨大,葉子也不斷長多,莖葉需要比較多的水分來維持生長、長得茂盛;水分太少,肉質莖會逐漸局部變空心,而葉子也容易老、白色液體濃度高苦味稍明顯,影響食用口感;夏季高溫,我們已經選擇遮陽種植萵筍,避開暴曬,水汽蒸發流失沒那麼快,平時還是可以比較好的保持土壤溼度,不至於到下次澆水前讓壟上泥土過幹影響到萵筍,一般2天澆水一次,每次澆足,不要只溼潤表層,因爲夏季天氣特別的熱,表層泥土水分最容易流失變幹,從而帶動比較下層的泥土水分蒸發流失加快。

要注意的是,夏季裏上午/下午壟邊受到光照的時間比較長,土壤更容易流失水分變幹,可以看情況每天小澆水一次,不然土壤變幹後面才澆水,這樣做次數多了,萵筍容易出現空心,葉子口感也稍老、苦,這點鄉居小菜就經歷過。

2、盛夏梅雨季節,注意高溫多雨滋生軟腐病

有雨水的自然溼潤,萵筍葉很水嫩,口感好,而盛夏梅雨季節,我國南方部分地方下雨會比較多,斷斷續續,高溫高溼環境要注意軟腐病的滋生,以平時預防爲主:平時摘葉不要摘走整片,而是在莖節處留1cm左右的小截葉子,這樣因摘葉產生的斷口、外皮撕裂不在主莖上,葉子斷口自愈不影響主莖;常下雨的時段除了摘走老葉、除草除落葉,也多摘部分茂盛葉子增加植株葉子下面的透氣性,還可以往壟上撒新鮮的草木灰吸溼、殺菌消毒,勤鬆土利於水分散發、蒸發,必要時掀開遮陽網曬一曬。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蔬菜病害的傳播來源之一是害蟲,儘管夏季裏種植的萵筍遭蟲害很少,但也不要掉以輕心,地裏其他壟種有其他葉菜、開花結果的蔬菜多多少少會遭些會飛的害蟲,害蟲出現在地裏一般不只在一個地方活動,我們在地裏包括萵筍的壟上掛粘蟲板捕蟲,減少蟲源。

四、注意萵筍徒長,必要時摘尖

夏季裏生長的萵筍也有可能出現徒長,像農村裏種植來前期摘葉喫,後期喫肉質莖的,平時施肥上一般是習慣性的施稀糞水之類的液體肥,這類的液體肥算是氮肥的一種,常施的話葉子長得是好,肉質莖也有所膨脹,然而也更容易出現徒長,肉質莖高但不夠粗大,而且隨着萵筍徒長,後面就接着要現花蕾開花,像鄉居小菜常施尿水的一些萵筍就是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梅雨季節,下雨時斷時續,而人們施肥也還習慣施液體肥,就算不澆水,菜地泥土都沒怎麼幹過,液體肥本身水分多,這樣一來土壤常是處於比較溼潤的狀態,莖節容易長高,長新葉子多,但葉子稍小。

1、萵筍徒長,早摘尖

萵筍出現徒長就不能久留了,要早點拔去喫,而若是喫不完那麼快,不用拔走植株放家裏萎焉,而是通過摘尖來抑制其徒長,徒長偏高的,摘尖長一些,佔到植株高度的1/3這樣,一般摘尖約佔1/5-1/4長的植株高度就可以了;摘尖不要過晚,不然變長的莖節比較細,肉質薄;而摘尖後留地裏繼續生長的萵筍平時也要注意澆水保持溼潤,莖葉才長得鮮嫩口感好,此外建議不要留太久才拔走萵筍,夏季裏出現徒長的萵筍儘管摘尖了,但包裹着裏面肉質莖的外皮逐漸木質化稍快一些,影響水分養分輸送利用,莖葉口感會稍差,建議最遲七八天這樣拔走。

2、夏季種植萵筍減少徒長,我們可以這樣做

平時若是施的腐熟稀糞水追肥,當天不用澆水,隔2天再正常澆水;萵筍可以摘葉後,追2次糞水這樣可以追一次草木灰或者腐熟的雞糞,讓主莖長得更粗壯;下雨多的梅雨季節,追肥的話多用既是肥又可以殺菌消毒吸溼的新鮮草木灰;摘葉方面,單株摘得太光,留頂端三五片心葉長,那樣會刺激萵筍生長加快,建議留些旺長中的大葉,勤些採摘更合適。

總結:以上就是關於夏季種植萵筍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細節上做好了,萵筍生長得好,苦味很輕,葉子也很好喫,喜歡喫萵筍的小夥伴可以考慮種植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