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下旬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班学生,面临“3+4”、“3+2”、普通高中、“职业中考”四项选择,紧张程度几乎不输于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在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考进高中”是终极目标。剩余的一个多月里,做好五点,考生的成绩还会有提高。

一、调整生理状态

考前提前一个星期左右调整作息时间,适应中考的时间安排,并且坚持适度锻炼。有的学生在考前半个月左右情绪浮躁:不能静下心来复习,感觉题目都会做、听课都明白。这些行为是考前的“大忌”,既有生理发育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认为成绩可以考进高中”,不能安心复习的原因。

还有的学生考前熬夜,“勤奋学习”,结果考试成绩始终“停步不前”,除了有知识基础博弱,也有缺乏充盈的体力及脑力来支撑高强度的听课、自习与思考的原因。

在考前半个月的时间里,比拼的是如何带着一副精力充沛、强大的内心进考场。考前除了要放平心态,还要保障充沛的精力,保持规律作息,调整好最佳状态,女孩子要注意生理期特点。

二、制订一个合理的期望

中考是知识积累、思维能力、身体素质的赛场,也是心理状态的比拼。有的学生抱着“既然考不进高中,学成什么样无所谓,大不了到中考”的想法,破罐子破摔,这是完全错误的。

无论是考高中,还是职业教育,每一类的招生都有相应的分数线。调整心理状态,制订一个合理的期望,根据分数线设定每一门科目的成绩,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实现自己的期望。

三、调整复习节奏:从制定每日复习计划开始

考前一个月,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制订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一般来说,最好的复习方式是分成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刷题,第一个阶段是有针对性地刷“短板题”,比如填空、选择,或者是计算题,集中时间突击弥补自己的“偏门”。

第二阶段是“刷套题”,在离考前半个月的时间内,每天刷一套中考真题卷,掌控答题速度和节奏,修正错题,核算分数,同时树立一种信念:自己的学科成绩基本会维持在哪一个分数档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考场上突然遇到生疏的试题乱了方寸。

第三阶段是考前一个周,尝试判断“出题方向”,培养对小知识点与重难考点的精准把握,强化对试卷知识点分布和中考命题趋势的认知。对可能出现的考点,回忆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语文的古文、诗词,政治题的论点要反复背诵,数学的解题技巧,物理的解题思路要反复琢磨。

四、家长:多宽容,多陪笑;少质疑,少担忧

距离中考越近,每次模拟考试之后,听到老师对中考的预测,看到班级排名,一些家长会变得越发的焦虑,担心孩子考不上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忧虑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对孩子不停地唠叨,结果孩子烦、大人烦,搞得不欢而散。

家长应当学会“忍耐”,不要被老师对中考录取的预判和孩子的名次影响。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考出好成绩,希望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学生,如果考得不好,家长没有宽慰,反而是责备,孩子容易产生厌烦,直接影响考试。

五、留意:民办高中的招生人数

高中招生,越来越多的地区实行“公民同招”。严格意义上讲,高中招生分为公办高中招生和民办高中招生。需要家长留意的是:有的民办高中招生分为两种形式,一类是分数线之上的正常录取,一类是分数线之下的补录。

补录的原因是民办学校分配的高中学生名额多,而分数线上正常录取的学生数量不足,所以会出现“补录”。

补录的学生有正规的高中学籍,但是需要依据分数高低缴纳一定的费用。家长如果“无条件地”支持孩子读高中,不妨提前留意民办高中的招生人数。如果中考结束,孩子的分数线不足以考进公办高中,或许通过民办高中补录也是一条走进高中的途径。

中考在即,家长和学生都应当信任自己的付出与努力会有收获。克服消极情绪,不要被外界的不利因素干扰,眼前无论面临怎样的挫折,考生都要保持淡定从容,积极备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