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师

有人问起:“师父,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功德智慧增长的呢?”

方法自然是有的,而且佛经中记载的增长功德智慧的方法也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其中的七种方法。

在东晋的法显大师所翻译的《大般涅槃经》中,曾经这么记载道:

佛曾对弟子们说:有七种法,你们应该好好修持,如果能够修此七法,那么功德智慧就会日益增长。

那么,是哪七种法呢?

第一、于佛法僧生坚固信

什么是信呢?

《大乘义章》二曰:“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

为什么要对三宝生起坚固信呢?

因为信心是修学佛法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如果对三宝没有坚固的信心,那许多法门也都修不起来了。

关于信心的重要性,很多经论都曾经提及

《六十华严》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菩萨本业经》中说:“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大智度论》中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可见信对于修学佛法者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所以,想要增长功德智慧,对三宝生起坚固不退的信心是必须的。

第二、有惭

什么是惭呢?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中说:

惭是指自己在自心中对过往已作之恶感到羞耻,着重指面对他人时的羞耻之心。

在《俱舍论》卷四中,对惭作出了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崇敬诸功德和对有德者之心,称之为惭。

第二种解释是:自省自己所造之罪而感到羞耻的心,称之为惭。

那么,知惭有什么好处呢?

《三藏法数》中说:“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昔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也。”

这就是说,心中常常反省,对于自己所做的错事,心中常生羞愧之心;对于贤者善者有崇敬之心,乐于效仿。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慢慢息灭种种恶事恶行。

第三是有愧

什么是愧呢?

愧是不教他人造罪,并为自己所造之罪向他人披露而感觉羞愧。

在《俱舍论》卷四中,对愧也作出了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怖畏自己所造之罪的心,称之为愧。

第二种解释是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称之为愧。

那么知愧又有什么好处呢?

《三藏法数》中说:“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昔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也。”

这是说,如果心中知道羞愧,就不会再做暴恶之事,并对过往所做的恶事错事感到悔恨,不再重蹈覆辙,这样慢慢就会息灭各种恶业。

第四、心常乐于多闻

什么是多闻呢?

多闻是指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

那么,多闻有什么好处呢?

根据《月灯三昧经》卷六中记载:

多闻有十种利益,分别为:

1、知烦恼资助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

2、知清净助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

3、远离疑惑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

4、作正直见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

5、远离非道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

6、安住正路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

7、开甘露门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

8、近佛菩提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

9、为作光明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

10、不畏恶道

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

正是因为多闻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想要增长功德智慧,还需要心常乐于多闻。

第五、心不轻躁

什么是轻躁呢?

轻躁是指心轻率而浮躁,不够沉稳,容易随境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念,静不下心来修行。这是修行者所应避免的一种状态。

第六、乐闻经义

什么是乐闻经义呢?

对于佛经教典,心中十分好乐,愿意听闻。对于有讲经之法会,也常常欣然往闻。

不仅如此,对于所听闻的佛典教义更是信受奉持,如实修行。

这样,功德智慧就会慢慢增长。

第七、乐修智慧

什么是智慧呢?

通常来说: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有智慧者,在遇缘处事之事,能以佛法来观察、辨析事物,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法。

而在修行遇到境界和关隘之处时,则能明辨和观照,从中选择最正确修行之路。

能对智慧生起欢喜好乐之心,真心愿意去修持增长智慧之法,那么功德智慧才会日渐增长。

关于增长功德智慧的七种方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往期文章:

行脚参学不看风景就是不懂风雅?看看这位大禅师如何反怼

为什么佛经中把我们现在所处的劫称为贤劫呢?了解一下?

纯干货:抄经之前需要有什么样的准备?

布施想要获得现世利益?这个故事也许可以给你答案

原来佛灭度之后,佛法由这五人受持弘传,了解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