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美國第二大的網約車公司,Lyft週三宣佈,2030年之前平臺上全部車輛都將實現電動化,也就是說現在的司機要想繼續運營,就必須把油車換成電動車。這個聽上去相當環保的承諾,執行方式卻讓人無法理解,因爲Lyft表示,公司不會直接爲司機提供換車的資金支持。

電動車之所以普及率低,除了續航短,充電慢,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價格高,比汽油車貴不少。一般網約車平臺上的普通運營車輛(高級的專車除外)都是一些經濟型私家車,便宜還皮實耐用。而這些司機之所以願意加入網約車平臺,都是爲了賺生活費,而不是什麼情懷,讓他們自費把油車換成電動車,顯然有些不靠譜。

Lyft的高管表示,他們的計劃是聯合Uber這樣的競爭對手,和立法者以及汽車製造商一起,推出補貼或者優惠政策,鼓勵司機轉向電動車。因爲Lyft的規模足夠大,所以有影響立法者的能力。一旦政府出面給予補貼,司機們就有動力換車了。而且隨着成敗的降低,Lyft相信十年後的電動車購買成本可能已經比汽油車低了。

目前Lyft的車隊中只有1%的車輛是電動車,而80%的司機都只是兼職跑活兒拉單。要想100%的車輛都換成電動車,可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Lyft的競爭對手Uber,還沒有承諾全面電動化,不過人家更實在一些,英國倫敦的Uber司機要想換電動車,就能直接拿到Uber的補貼。

其實單純從使用養護成本來計算,電動車確實比汽油車省錢,充電的電費比汽油便宜,電動車的保養也很簡單,因爲零部件磨損而更換配件的頻率也低,費用很少,平時不需要特別養護,所以現在國內也有很多司機買一輛便宜的電動車來跑滴滴,不考慮車輛本身成本的話,每一單賺的錢都比汽油車司機多。

可是車輛本身成本不能不考慮,因爲電動車的殘值遠低於汽油車,用了幾年之後汽油車置換的時候還能值點錢,而電動車就沒那麼值錢了。再加上運營車輛的報廢年限比私家車要短得多,所以對司機們來說成本更高了,考慮到這些問題,貿然就宣佈100%電動化這種目標,其實是不現實的。

本文爲車林外傳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註明出處,抄襲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