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豐農商行一季度不良率10.99%超標2倍 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5.71%擬定增“補血”

記者 冉學東 劉佳

繼金融委會議多次“喊話”釋放強烈信號後,中小銀行“補血”提速。

近日,證監會披露定增計劃顯示,江西廣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豐農商行”)擬定向發行股票不超過9000萬股(含),發行價格爲2元/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1.8億元(含),用於提高資本充足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

根據定向說明書顯示,廣豐農商行資產質量不容樂觀。

截至2020年一季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爲10.99%,較上年末上升2.7個百分點。而該指標在2018年末一度高達20.96%,遠超監管規定5%的標準。撥備覆蓋率爲59.56%,該指標連續兩年低於120%。

不僅如此,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爲5.71%,低於監管要求大於等於7.5%的標準;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爲17.63%,高於監管要求10%的標準。

同時,淨利潤多年虧損,且持續擴大。報告期內,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1-3月,公司淨利潤分別爲-12,292.78萬元、-2,533.55萬元、-9,139.65萬元。

針對廣豐農商行盈利能力及資產質量等問題,本報記者多次撥打該行定向說明書中聯繫電話,但截至發稿該電話無人接聽。

資產質量堪憂

據天眼查顯示,廣豐農商行是由原江西廣豐農村合作銀行整體變更設立的,成立於2016年,目前註冊資本爲1.94億元。

該行共設有26個營業網點,其中,1家總行營業部、8家支行、17家分理處,全部都在江西本地。

根據說明書記者注意到,該行業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十分明顯。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3月,該行營業收入分別爲1.57億元、2.19億元和0.59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爲-1.23億元、-0.25億元和-0.91億元。

廣豐農商行爲何會出現連年淨利潤爲負的情況?

“2018-2019年淨利爲負的原因是,根據監管要求,90天以上逾期貸款需計入不良貸款,農商行需對不良貸款計提撥備,當年資產減值損失衝減了利潤。”這是該行給出的解釋,“而今年一季度淨利潤低於同期水平,是受到疫情影響,公司吸收存款大幅攀升,但發放貸款及墊款並無過大變化。”

此外,廣豐農商銀行資產規模穩步增長,但資產質量承壓明顯。

記者發現,截至2020年3月末,資產總額增至88.35億元,負債總額增至85.60億元。但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一季度末,廣豐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爲20.96%、8.29%和10.99%。

不良貸款率在2018年末一度高達20.96%,遠超監管規定5%的標準。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爲17.63%,高於監管要求10%的標準。

廣豐農商行在說明書中解釋稱,該行於2018年將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調整爲不良貸款,導致當年末不良率較高。2020年一季度末,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該行不良貸款上升,導致不良率上升至10.99%。截至今年3月末,該行不良貸款已得到良好的壓降,風險處置工作初有成效。

對於不良貸款的分佈構成及產生原因,“從客戶類型來看,截至2020年3月末,不良貸款主要體現在企業客戶;按照行業分佈劃分,不良貸款前三名爲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 廣豐農商行稱。

同時,廣豐農商行表示公司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均高於監管指標值10%,主要原因是受公司不良貸款攀升影響,公司資本淨額下降所致。

廣豐農商行盈利能力及資產質量問題已是擺在眼前的事實。那麼,通過定向增發就能改變現狀?對此,記者多次撥打該行定向說明書中聯繫電話,但截至發稿該電話無人接聽。

多項指標均不達標

根據證監會披露定增計劃顯示,江西廣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豐農商行”)擬定向發行股票不超過9000萬股(含),發行價格爲2元/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1.8億元(含),用於提高資本充足水平,增強抗風險能力。

“當中小銀行真正有補充資本需求時,可能會發現‘補血’渠道並不寬。”某城商行人士對記者表示,“而定向增發方式可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有助於緩解中小銀行一級資本壓力。”

記者看到,2018年廣豐農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均爲10.24%。到2019年,該指標下降到6.86%,而今年一季度再次下落1.15個百分點,爲5.71%。

監管對於這三項指標的要求分別是,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要大於等於7.5%,一級資本充足率大於等於8.5%,資本充足率大於等於10.5%。

可見,廣豐農商行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前兩項指標全部未達標。

廣豐農商行解釋稱,主要原因是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3月末公司未分配利潤分別爲-0.89億元、-1.24億元和-2.16億元,導致公司資本淨額逐年下降,進而導致公司資本充足率逐年降低。

在增資過程中,廣豐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快速下降等問題也隨着定向發行說明書的披露而“曝光”。

記者注意到,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3月31日,廣豐農商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爲43.30%、61.33%和59.56%,不符合監管要求。

可以預見的是,在廣豐農商行多項指標不達標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定增來爲其“補血”。

按照廣豐農商銀行按募集資金的上限1.8億元測算,本次發行完成後,資本淨額將得以提升,綜合實力將得以提高,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將升至7.47%,資本充足率將升至8.01%。雖然有所提升,但仍低於監管要求。

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城商行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2.65%和12.81%,低於去年末的12.70%和13.13%。而從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的現實需求看,中小銀行亟須進一步增強自身資本實力。

“中小銀行盈利能力有限、股東結構不合理,內源性資本補充較爲困難,所以需要外源性補充方式,多渠道補充資本。對於非上市銀行來說,定增和發債是常用的增資方式。”前述農商行人士表示。“但中小銀行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增加資本可以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