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車或將退出中國市場。

援引媒體報道,日前召開的年度大會上,三菱汽車首席執行官加藤隆雄表示,未來三菱將逐步取消包括歐洲、中國在內等市場的業務。

一石激起千層浪。經媒體報道與輿論發酵後,6月23日,三菱汽車緊急闢謠稱:“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並進一步表示:三菱自動車會以有效利用有限資源的同時,通過結構改革來進行固定費用的削減,作爲最優先考慮的課題,來提升各國的盈利性。具體的實施策略還在檢討中,但是關於中國,會和現有的合作伙伴繼續開展今後的事業。

雖然這一則三菱官方的聲明並沒有明確的表示要退出中國市場,但卻明確了三菱正在進行的“結構性改革”。

而當這些傳聞和官方消息相繼發佈的時候,還真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今年上半年雷諾的劇本。同樣的劇情,同樣的人物設計,以及極有可能出現的同樣的結果。

今年上半年,雷諾臨時首席執行官克洛蒂爾德·德爾博斯表示,雷諾將推進一項降成本計劃,計劃將在三年內削減至少20億歐元的結構性成本。並對在中國合資公司的資產進行評估,探討關閉工廠的可能性以控制成本。

隨後,同樣是一個類似的含糊不清的官方聲明,然後就是雷諾一紙聲明,關停了東風雷諾的業務,將雷諾品牌正式退出了中國市場。

現在,同樣的劇本,演繹到三菱這裏。同樣“劇情”的背後,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深層次改革計劃的一部分舉措。

據悉,日產汽車宣佈將從今年5月開始,削減約20%產能。同時,對雷諾日產三菱的聯盟,深化改革的項目裏也包括兩家公司將減少車型的生產,共享生產設施,並專注於每個公司的地域性優勢和技術優勢,來進一步的削減成本。

按照彼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規劃,三大品牌將重新劃分市場,其中日產品牌將主導美國、中國以及日本本土市場;雷諾將以歐洲、俄羅斯、南美以及南非作爲主導市場;在南亞市場,雷諾將會與日產共存;三菱則主導東南亞、大洋洲地區以及小片的中東地區,非洲中部。

從全球目標市場的劃分上來看,這三個品牌各自所劃分的目標市場範圍,也確實是這三個品牌目前相對優勢的細分市場。

結合此前雷諾退出中國市場的舉措,現在傳聞的三菱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而三菱含糊其辭的官方聲明,似乎也從側面印證着這樣的說法。

儘管三菱對退出中國市場一事緊急闢謠,但現實的問題是,三菱在中國市場正在面臨着邊緣化和“後繼無人”的窘境。

根據三菱在華唯一合作伙伴廣汽三菱發佈的五月銷量數據顯示,今年5月,廣汽三菱完成新車銷量7001輛,環比增長40.02%——僅僅7001輛的銷量,就創下40.02%的巨大增幅,三菱市場地位可見一斑。

細化看,在廣汽三菱銷量大漲的5月,作爲銷量主力的三菱歐藍德完成銷量5411輛,全年前5個月累計完成銷量16516輛;三菱新勁炫完成銷量815輛,全年前5個月累計銷量3028輛;三菱奕歌完成銷量760輛,全年累計銷量3094輛。

至於剩下那25輛,應該是被廣汽三菱旗下的兩款新能源車、進口帕傑羅以及平行進口的帕傑羅·勁暢所“瓜分”。

每月七千的銷量表現對於廣汽三菱這樣一個企業來說,的確是很難支撐其生產線的滿負荷運轉。可以肯定的是,在月均7000輛的“喜人”銷量背後,必然是過低的生產線開工率和更慢的生產節拍。而這樣的情況與退出中國市場前的雷諾品牌,也是極其相似的。

彼時,東風雷諾全年的在華銷量,不過萬餘臺,已經無法再繼續支持生產線的滿負荷運行。

而更爲重要的是,對三菱而言,核心的問題是“後繼無車”。

自從三菱停產EVO,並停止帕傑羅第五代車型的研發後,三菱在全球的產品線就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兩個頂層建築。三菱的產品線,也在最近的幾年時間裏快速的壓縮,到現在只保留了數款SUV和針對特定市場的小型轎車產品。

對於中國市場而言,廣汽三菱已經很久沒有推出過“像樣”的國產化車型了。

去年,三菱正式發佈新勁炫,這也是自2010年正式亮相,2012年正式國產之後,三菱勁炫所經歷的第三次改款。

作爲一款小型SUV,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十年的產品生命週期,勁炫真的是可以創下一個長壽紀錄了。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三菱勁炫何時能夠換代,依舊是個未知數。

作爲三菱最新產品,三菱奕歌在2018年登場,但是銷量已經說明問題——它並不好賣。三菱新勁炫、奕歌以及歐藍德,構成了目前三菱在國內的主力國產陣營,也是三菱時代最後的產品。

隨着雷諾日產入主三菱,新一代的三菱產品也將全面的朝着日產的技術路線靠攏。目前,三菱全面押寶的產品是正在進行路試的新一代歐藍德,新車將與日產奇駿共享技術平臺,以實現生產研發成本的降低。

既然是這樣,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如果說現款的三菱歐藍德還能夠憑藉着三菱的技術特點與日產奇駿拉開差異化的產品佈局,實現一定的銷量的話,那麼新一代歐藍德,很顯然就已經成爲一款和新一代奇駿相同的雙生車型——就像雷諾科雷傲和日產奇駿之間的關係一樣。

那麼,按照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地區分化,以及雷諾科雷傲主動在中國市場退出與日產奇駿的競爭來看,新一代三菱歐藍德大概率的事件也將會是避免出現在中國市場。

這樣一來,廣汽三菱恐怕真的是“後繼無車”了。事實上,從2012年掛牌成立到現在,廣汽三菱在八年的時間裏也不過才投放了四款三菱車型。缺產品的問題,一直存在。

而在三菱官方發佈的通告中講到的“和現有的合作伙伴繼續開展今後的事業”這件事,應該是討論如何進行技術轉移這一類的問題了。至於新產品,大概率是不太可能了。

依照目前的態勢看,對三菱是否退出中國市場本身的討論也就變得沒什麼意義了——市場不大、後續產品匱乏——退出,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注: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