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身高,大多會遺傳父母的基因,還可以通過後天的營養補充來幫助孩子長高,有一些身高不是很高的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將來也長不高,其實孩子如果個頭矮小是早有徵兆的,如果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還是能一定程度上逆轉的。

孩子比同齡人“矮小”?出現這3種情況,即使再等幾年也很難長高

1)身高低於同齡人的標準值

個頭矮是指同種族、同性別,並且是同齡人的條件下,如果孩子的身高照比大多數人要低兩個標準差,就說明確實是長得矮。

家長不用收集孩子身邊身邊同齡人的身高數據,有一種比較直觀的方法,是將孩子的身高跟我國男女孩平均身高做對比,如果低於標準的話,就是個子矮小了。

2)骨齡較年齡落後兩歲以上

進行骨齡檢測是比較權威的,但是他具有滯後性,一般情況下,骨齡會晚於實際年齡兩歲左右。所以建議孩子三週歲以後,每年都要通過骨齡來判斷一下發育情況。

有一些家長可能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大多數人都矮,骨齡檢測得出的結果卻是正常的,就會產生疑惑,但長得晚並不能說明骨齡不正常。因爲骨齡檢測會比實際晚兩年,所以家長進行對比的時候,不要忘記算上年齡差。

3)發育速度低於平均水平

還可以看一下孩子的成長髮育速度,這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多進行觀察,正常情況下孩子滿一週歲時,身高要比之前增加25釐米以上纔算是正常的。

在孩子3~9歲之間生長速度會緩慢一些,但是每年也能達到5~7釐米,孩子在9~14歲的時候成長速度比較迅猛,大約每年會增高6釐米左右。

父母將孩子的數據與之對比就能夠得出大概了,在同人、同時刻、同尺的情況下,如果差值低於正常水平就是矮小了,如果家長不提前重視,及時給孩子提供幫助,孩子就長不高了,即使再等幾年也很難長高。

如何儘可能幫助孩子長高?

很多家長都有“二十三躥一躥”、“晚長長更高”的觀念,但是這種說法並不具備多少科學性,因爲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備那麼大生長潛力,家長如果不提早重視,可能會耽誤孩子的發育,錯過最佳的成長階段。

孩子的生長速率一旦延緩,就很難再長高多少了,一般情況下,在14~15歲左右時,骨骼線就會出現閉合,之後再努力,孩子都不會長高很多了。爲了瞭解孩子的長高狀況,幫助孩子長高,要做到下面這兩點。

1、定期檢查

可以通過定期檢查關注孩子的身高情況,家長每三個月幫孩子測量一次身高,如果是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每隔一年給孩子做骨齡測試,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每隔半年做一次骨齡測試,不管自己測量身高,還是做骨齡測試,都要做好記錄,並跟正常的標準相對比,避免孩子的成長出現偏差。

2、多管齊下,全面管理

很多家長都關注孩子的身高問題,會給孩子準備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充足且均衡的營養,確保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身高除了先天因素外,還會受到很多條件的影響,比如說運動、睡眠,孩子的心理等等,都能夠影響孩子的身高。所以說家長要多管齊下,全面管理才能發揮孩子的身高潛力,幫助孩子長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