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聊到李鴻章就是大清朝的“賣國賊”,其實最本質的原因是大清內部已高度糜爛,李鴻章只不過是慈禧太后與西方列強進行斡旋的工具,李鴻章當然只能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旨行事。

1894年7月的甲午戰爭,清政府被迫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此外還要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後來因爲日本強佔遼東半島影響了俄國的殖民利益,在俄德法等國干涉下,日本被迫退還遼東半島,卻以“贖遼費”的名義,額外勒索了三千萬兩白銀,對中華民族絕對是深創鉅痛。

但是,其實在甲午戰爭中,日本僅用24萬的兵力,而清國的兵力是63萬,從兵力上看,清國完全佔優,但爲何還輸得那麼慘?

究其原因,其實有衆多方面的,但內在的因素是最明顯:內部腐朽不堪!

從問題的根源上分析一下,清國甲午海戰戰前和戰後的社會狀況。

1.軍隊紀律渙散,老百姓不看好。戰爭爆發後,清政府調軍隊赴山海關前線,曾有一位老百姓說到,“看到這些去打仗的軍人,人黑又瘦,馬也瘦而小,都沒有城,人和馬都冒汗如雨,馬鞍上不是武器,而是有洋藥具,即鴉片大煙等數量衆多”。雖有“爺孃妻子走相送,哭聲直上幹雲霄”之慘,但老百姓也很不看好這場戰爭,只關心親人是否順利歸來,不在乎國家能否將這場戰爭打贏。紀律嚴明的軍隊纔是打勝仗的基礎,但當時的大清士兵有的吸鴉片,有的養鳥,有的無精打采,沒有一點軍隊的樣子,這樣的狀態如何打贏,即使派出100萬的兵力還是輸掉比賽。

2.官員勾心鬥角,相互推脫責任。說到李鴻章建立的北洋水師,可以說是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是當時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軍中實力和規模最大的一支,但其表現也不盡人意。當時李鴻章奏請在膠州(今青島)添築炮臺,獲得了皇帝批准。這本來應該算是做了件明白事,沒想到一貫與李鴻章有隙的翁同龢,卻以戶部的名義奏準暫停南北洋購買外洋槍炮、船隻、機器兩年,讓李鴻章的計劃徹底落空。朝廷官員勾心鬥角,坐視國家危機發生,戰後卻做縮頭烏龜,生怕自己惹上一點麻煩,這樣的環境下,不想輸都難。

終究留給我們的是一個真理:糜爛必亡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