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從小學好數學,才能贏得競爭,這些實用學習方法需要掌握

數學應是一個計算工具,也是思考工具,表達工具,小學生從小學好數學,才能贏得未來的競爭,以下這些實用學習方法需要掌握。

一、善於思考

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解數學題時,學生首先要觀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發現題目的特點,找出解題的突破口、簡便的解題方法。凡是學得好數學的學生,都有勤于思考,經常開動腦筋的習慣,於是腦子就越用越靈,勤于思考變成了善於思考。

數學題千變萬化,可它無論怎樣變化,同類題型總是緊密聯繫的。因此,不論是解題還是聽老師講題,都不要死學死記,而要學會聯繫和變通,把學到的東西變化一下,想想會有怎樣的結論產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掌握。數學都是有技巧而言的,學數學最講究規律和方法,從小學開始數學就有各種規律可循,只有善於動腦去尋找規律纔會學好數學。學數學要舉一反三,通過一道例題去多角度、多種思路分析問題,開闊解題思路,數學自然就學會了。

二、認真聽講

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既要聽老師講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又要聽同學回答問題的內容,特別要注意聽自己預習未看懂的問題。聽講時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跟着老師的思路走,不能開小差,要專心聽清老師講的每一個字。數學是以嚴謹著稱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間就隱藏玄機無限。

學生上課還要積極舉手發言,舉手發言可以鞏固當堂學到的知識,鍛鍊口才,模糊不清的觀念和錯誤還能得到老師的指教。學生課堂聽講,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數學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做題,才能更得心應手,做起題來才更容易做對。

三、創新精神

學習數學,需要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創造,就要不侷限於老師、課本講的方法。平時,有一些難度高的題目,在聽懂了老師講的方法後,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沒有另外的解法,這樣能加深對題目的理解,能比較幾種解法的利弊,使解題思維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學習數學,學生需要儘可能自己獨立思考,努力找出隱藏的條件,這是數學解題的關鍵。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需要看一看參考書,以及請教師長和同學。總之,學生學習數學要做到多看、多做、多問,保持積極向上的探索精神這纔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有疑開始的,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新的關鍵。

四、強化練習

學生學習數學後,需要消化學習過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把老師講過的公式進行推導,推導時不要看書,這樣就能使自己對公式掌握滾瓜爛熟,可爲公式變形計算打下紮實的基礎。學習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激發創造慾望,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學習數學需要注意解題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準確度,專心致志地獨立完成作業,力求一次性準確,而一旦有了錯,要及時改正。而速度是爲了鍛鍊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緊迫感。在完成當天作業後,將第二天要學的新知識簡要地看一看,再回憶一下老師已講過的內容,腦海裏再像看電影一樣將老師上課的過程“看”一遍,如果有什麼疑難,立即看書,直到搞懂爲止。

數學不是看會的,而是練會的,因爲數學公式雖然不多,但是要把公式都學會卻不太容易,所以要勤加練習。數學只有通過多做題才能對公式更加熟練,這樣才能提高數學分數。數學光靠做題還不夠,在訓練的基礎上,同學們還需要多總結經驗,知道哪類題型該怎麼做,需要用到什麼公式,如何解題更簡單等。

學生要使學習成績提高,要一步一步地進行,不要指望一夜之間什麼都學會了,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在數學的學習道路上獲得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