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部央視紀錄片《零零後》跟蹤拍攝了一個13歲的女孩,名爲一一。她幾乎每天都會去泡圖書館,雖然她有不少朋友,但是最享受時光還是獨處的時間。一一直言自己獨處的時候非常享受,稱這是種"神祕的力量"。這股"神祕的力量"一直帶領着她,能靜下心來做很多事,不受外界打擾,也並不孤單。

很多孩子其實並喜歡過於頻繁的社交,他們總喜歡一個人待著。而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因爲常常獨處而形成孤僻的性格,總是去逼着孩子出門、交朋友。實際上,孩子能安靜地獨處並不是壞事,孩子很可能正在享受安靜"心流",家長不應該輕易打擾。

一、 安靜"心流"的魔法:

1、何謂安靜"心流"?

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曾經做一個"快樂調查",他去採訪1000多個對象:"什麼樣的事情能讓你快樂?"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門,但是在總結之後,發現了"快樂"的感受往往有五個共同點:

1. 密切地專注於某件活動

2. 活動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3. 既不會挑戰性不夠(令人無聊),也不會挑戰性過高(讓人過勞)

4. 具備明確的目標

5. 能夠得到立即的回饋

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最後得到的結果是:當着5個共同點都出現在同一時刻,那麼人產生一種蔓延全身心的"心流",特別是在安靜的時候,安靜"心流"會對整個人都有影響,甚至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

簡單來說,安靜"心流"就是一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而這正是心理學中認爲的"快樂"和"專注力"的源泉。

2、安靜"心流":孩子能夠收穫的內心對自我的肯定和掌控全局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就如大人在工作的時候,會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小孩子也有廢寢忘食的時候。比如,孩子在玩拼圖時,會樂在其中,以往上蹦下跳的調皮勁兒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全都消失,孩子也能安安靜靜地坐着去做一件事。

從最開始的20片、30片到最後50多片,孩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1個小時,不像以前那樣到處找爸爸媽媽,也不會上蹦下跳亂跑。孩子廢寢忘食地玩,正是他沉浸在安靜"心流"的狀態。這時候,家長不要着急去打斷孩子的進程,更不要貿然地加入孩子的遊戲中,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獨自玩耍,這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安靜"心流"最大的魅力就是:在高度專注的忘我狀態裏,孩子能夠收穫的內心對自我的肯定,和掌控全局的控制感和成就感。在拼圖的過程中,孩子會高度專注,並且內心已經有明確的目標——完成拼圖,而且他還能在拼圖中收穫平靜、喜悅和掌控感,這都是安靜"心流"帶給孩子的積極反饋。

二、 安靜"心流"的三大重要作用,你清楚嗎?

1、安靜"心流"能幫助孩子找到興趣

每當孩子能夠沉浸在一項任務中,我們都不禁感嘆: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之所以能夠一改往日的性格,是因爲有興趣和愛好的引領,孩子的沉醉狀態就是興趣構建的結果,收穫的也是從興趣中產生的快樂和成就感。

處在安靜"心流"的狀態中,孩子對事情的"感興趣值"是越來越高的,他們也更加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投入感興趣的事項中。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孩子能夠在成就感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這也是一種學習和生活的啓蒙。

2、安靜"心流"有利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每天接受的信息紛繁多樣,注意力被幹擾或者大幅度下降的現象非常常見。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如何處理身邊的信息,只能淹沒在各項任務中。正如房間亂了要收拾一樣,孩子如果有專注力下降的"內在失序"情況,那麼就應該整理好思緒,提升專注力。

電學之父邁克爾·法拉第曾說:"獲得成功的五要素是專注、敏銳、條理、創新和交流。"其中,專注力就排在第一位。注意力是一股精神能量,駕馭它,專注於有用的事,讓外界信息幫助達成目標,使我們的意識發揮最大的效用。

孩子專注如否、專注力的強弱,也正是他以後學習成長的核心競爭力,有良好專注力的孩子,才能與別人拉開距離。

3、安靜"心流"是孩子培養自信自尊的"推動劑"

之前提到,孩子在享受安靜"心流"的時候,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種正面反饋也正是孩子培養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推動劑"。在孩子做一些無用的玩樂時,她並不會在遊戲中獲得良好的成就感,至多也只是單純的精神愉悅,而當孩子能夠在安靜"心流"中尋找正面反饋,那麼孩子就會因爲完成了自己的計劃和目標而感到滿足、高興。

因此,家長需要學會幫助孩子進入安靜"心流",讓他在其中找到快樂和成就感,促使孩子自信自尊的培養,在遊戲中滲透教育。

三、 作爲家長,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進入安靜"心流"?

1、玩什麼讓孩子做主

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長一定要告訴自己不要做"愛替孩子做主"的父母,玩什麼做什麼都不要包辦替代。相反,平時應該儘可能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帶着孩子接觸更多新的領域和新的知識,慢慢發掘孩子的愛好的長處,這是把幫助孩子進入安靜"心流"的第一步。

找到孩子的興趣之後,安靜"心流"的狀態就有了一個引導的方向。家長可以帶着孩子去接觸不同的體驗課,讓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留下來或者是離開。只要是孩子自己的決定,那麼他就有更大的動力去堅持,喜歡的事情才能堅持長久。

2、減少對孩子的阻礙和干擾

不論孩子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他在生活中總需要一個獨處的時間,而且應該有靜下心來做事的機會。比如孩子會跟自己說幾句話,想想該做些什麼,甚至只是發發呆。這些獨處的安靜時光並不是虛度光陰,而是在進入安靜"心流"過程中。

對此,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獨處的空間,減少對孩子的阻礙和干擾。在孩子開始獨立做事之前,家長可以做一個"小儀式":把手機打成靜音,和孩子一起把桌面收拾乾淨,帶孩子的手邊放一杯水…給孩子創造一個無人打擾,不受限制的空間,讓孩子能夠隨心所欲的做事。

這些小儀式是爲了把外界對自己的干擾降到最低。這種安靜的狀態下,會更容易產生"心流"。對孩子來說,外界的干擾也會影響專注力。

分心的事物越少,孩子專心的程度也會越深。她自己玩得帶勁兒時候,只要孩子不主動尋求家長的幫助,家長就應該儘量不去打擾她。

3、鼓勵孩子獨立嘗試

獨鼓勵孩子立嘗試是爲了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不擔心錯誤,不害怕被嘲笑,勇敢地試錯。僅靠着自己的心理意志力,孩子很難有足夠的勇氣,邁出第一步,因此孩子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支持,這是孩子學會獨立嘗試,勇敢試錯的心理推動力。

想要更快的進入安靜心流的狀態,孩子必須要有獨立做事的能力,不然常常需要尋求幫助,那麼就會打斷做事的進展,孩子也容易養成對別人依賴的不良習慣。而且,孩子在進入安靜心流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這時候必須要有獨立能力加持,才能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我是曉涵聊科普,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