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過彎路,不被看好的行業異類,到如今市值逼近蔚來的行業寵兒,成功上市後的理想汽車開始走向“星辰大海”,大筆投資自動駕駛等智能化未來。

文|耿慧麗

圖|來源網絡

過去數年,國內造車新勢力“一哥”非蔚來莫屬,哪怕有造車新勢力在銷量上接近或大有趕超之勢,從品牌高度、產品售價以及對行業的創新性來看,蔚來作爲造車新勢力的“一哥”的領先優勢都是妥妥的。

但今後,對於誰纔是造車新勢力“一哥”的問題,恐怕要在蔚來和理想汽車之間做選擇了。是的,就是那個曾經在小型電動車項目上走過彎路,全部推倒重來,因此錯失兩年寶貴風口期,還因增程式技術路線被諸多投資者拒之門外,一度被認爲很可能挺不過2020年的車和家,2019年更名理想汽車並推出首款產品後,如今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7月30日,理想汽車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爲繼蔚來汽車之後第二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股票代碼爲“LI”, 與創始人李想之姓保持一致的理想汽車,以發行價爲11.5美元/ADS,高於此前8-10美元的指導價,IPO估值近100億美元,且提前一天完成IPO的“勝利者”姿態完成上市。開盤當日,理想汽車最高漲幅約50%,最高市值爲148億美元,一度超過先行一步上市的蔚來(145億美元)。

就上市姿態而言,和此前快速上市但估值大幅縮水,上市後股價便明顯下跌的蔚來汽車相比,理想汽車的上市姿態顯然更“完美”。

除了逼近蔚來汽車的上市公司估值這些容易受各種內外因素波動的虛有資產,外界看好理想汽車更在於其務實的明星創始人和企業做事風格,堪稱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務實高效的典範。

務實的表現之一,是理想汽車在運營成本上的“扣門”,是造車新勢力中最具有創業企業精神、把成本扣到極致的。比如納斯達克敲鐘這樣的光輝時刻,理想汽車之前大家的做法是高管團隊、重要投資人合作伙伴等集體飛到美國見證慶祝,甚至國內、國外各來一場高大上的慶祝儀式。

理想汽車呢,在遠離城區的理想汽車北京順義交付中心舉辦,2019首款車

理想ONE(參數|圖片)正式發佈這樣的重要時刻,同樣選擇在江蘇常州的工廠舉行,連場地費都省了。

還有前一陣造車新勢力中高起點的明星拜騰因缺錢暫停時,李想在社交媒體中透露的一系列省錢祕笈:開場發佈會只要200萬,經濟艙必買最低折扣,住經濟型酒店都要兩個同性一間房等。

當然,最能說明問題的還是李想汽車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財務數據:2018年和2019年財務數據,兩年淨虧損分別爲15.32億元、24.38億元,兩年累計虧損爲39.7億元。2018年研發投入爲7.93億,2019年研發投入爲11.7億,總計19.6億元,接近虧損總額的一半。

和燒掉80多億還沒能把量產車成功推向市場,以及2020年之前平均每年燒掉百億元的蔚來汽車相比,理想汽車可謂“勤儉持家”的典範。更重要的是,理想汽車把錢用到了刀刃上。

令投資人和外界看好的另一大因素是,交付剛過1萬輛的理想汽車已經開始掙錢了。理想汽車上市資料披露,理想ONE交付後的第二個季度,公司毛利率轉正。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車實現了毛利潤0.68億,毛利率7.98%。到了二季度,理想汽車毛利率已經提升至13.3%,還產生了4.517億元的正向現金流。

務實的表現之二是,理想汽車對於行業環境、技術路線的判斷與選擇。比如生產資質上,理想汽車沒有選擇更爲容易的代工模式,而是堅持一邊在江蘇常州自建工廠,一邊通過收購力帆汽車有限公司的“殼資源”,以6.5億元的代價獲得乘用車生產資質,將生產製造與產品品控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技術路線選擇頂住巨大壓力堅持增程式技術路線,在投資圈不理解不看好,汽車行業同樣認爲增程式技術路線有BUG,消費者不瞭解的情況下,理想汽車依然堅持選擇走增程式技術路線並將產品量產,而且從上市材料披露的信息來看,2022年推出的第二款產品依然是增程式。

理想汽車堅持在增程式這條道路上孤獨地一路“死磕”,原因非常務實:中國80%以上的家庭沒有固定車位,從而不具備像美國的用戶那樣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在充電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增程式電動車沒有里程焦慮。

理想汽車的高效同樣業內有目共睹,從2015年車和家起步,到2018年宣告放棄小型車(SEV)項目,轉戰中大型SUV項目,再到2019年4月推出售價32.8萬元的理想ONE,再到今年5月底第1萬輛理想ONE下線,雖然前期走過彎路,理想汽車迅速調整的能力,以及在SUV項目上的推進速度,市場拓展的業績還是很令業界佩服的。

“做正確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這是李想在多年創業經歷中一直信奉的一條金科玉律。在此指引下,理想汽車從當初走過彎路,不被投資界和行業看好的“異類”,在去年首款車量產後猛烈爆發,銷量躋身造車新勢力前三,迅速翻紅成爲行業“寵兒”。

在支持者看來,無論是品牌定位,同樣從高端起步,產品瞄準30萬元以上高檔車用戶,還是從企業運營能力,背後投資機構背景,以及創始人身上的明星光環等諸多方面來看,理想汽車都是最有可能與蔚來汽車爭奪中國“特斯拉”、造車新勢力“一哥”王冠的企業。

而在招股說明書中,理想汽車也毫無諱言自己當老大的目標:“成爲中國本土新造車企業中的銷量冠軍。”

但後起之秀理想汽車依然面臨不少質疑與挑戰。最大的質疑依然是其一直堅持的增程式技術路線。在不少行業分析人士看來,伴隨國家“新基建”的推進,充電樁普及速度大大加快,再加上動力電池技術不斷提升,困擾電動車的里程焦慮難題3-5年後很可能不再是問題。繼續押寶增程式技術路線,會不會讓理想汽車再犯與SEV項目類似的錯誤,錯失寶貴的市場風口期?

其次是產品線單薄,首款車亮相後理想汽車並不像其他同行那樣加快推新,至少每年一款重磅新車,而是集中精力打磨好一款產品,第二款產品要到2022年。這會導致理想汽車面臨比同行更大的市場風險。

三是重點押寶自動駕駛的風險。從相關媒體報道來看,李想表示自動駕駛就是理想汽車的命。理想汽車決定在電子架構、域控制器、操作系統等自動駕駛的關鍵核心領域進行自研。目前,理想汽車已經組建了自動駕駛系統、數據平臺、整車集成和驗證測試四大團隊,內部已經有團隊在進行域控制器的研發。

但如今不管是靠燃油車起家的自主品牌龍頭還是想靠電動車玩到超出的造車新勢力,都把智能化、自動駕駛作爲今後技術研發的重點和競爭力的核心。自動駕駛這條賽道已經很擁擠,後來者理想汽車能否跑贏?

不管外界如何質疑,被同行認爲是“堅定的理想主義者”的李想已經“選擇和時間做朋友”,用時間與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而在招股書中寫了53頁的風險提示,篇幅佔據整個招股書20%以上的理想汽車,已經決定勇往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