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戰可以說是劉邦最得意的一戰,同時也是他輸得最爲慘重的一戰。之所以說他得意,是因爲他統帥着56萬大軍,進入到了彭城,這是多麼風光的時刻呀,這又是多麼不平凡的一個壯舉呀。

畢竟彭城是項羽的都城,他把當時天下最驍勇善戰的項羽的都城給佔領了,這肯定是讓他感到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但是,這一戰也讓劉邦意識到了項羽的強大,畢竟當項羽得知劉邦帶領五十多萬大軍佔領彭城後,他就打算絕地反擊了。

當時的他是在齊國和田橫打仗,沒想到劉邦竟然趁着他不在彭城的時候,佔領了他的老家。是可忍孰不可忍,項羽組織了三萬騎兵,採取晝伏夜出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了彭城,打了劉邦一個措手不及。

我們都知道這一戰項羽大勝,他用三萬騎兵,成功的打敗了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劉邦在這一次大敗之後,他被項羽打怕了。

在劉邦看來項羽是他不可逾越的一條鴻溝,要知道他可是帶領着五十六萬大軍呀,如此多的軍隊,竟然被項羽的三萬騎兵打敗了,想想就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劉邦看來,自己是無論瞭如何都不可能戰勝項羽的。項羽太強悍了,他似乎就是爲了打仗而生的。

可是,也不能就這樣算了呀,劉邦本來就不是輕言失敗的人。若是要戰勝項羽,以後的路該怎麼走呢?

劉邦找來了當時所有的謀士,讓他們商量一下,我們如何打敗項羽?

在這個討論會上,張良的一句話,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大家都覺得,若是劉邦能夠勝利打敗項羽,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了。

我們看看張良到底說了什麼?

張良是從戰略上來講的,他告訴劉邦若是想要打敗項羽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必須要爭取三個人和劉邦聯盟。

只要爭取到這三個人,打敗項羽是早晚的事情。

這三個人一個是韓信,一個是彭越,另一個就是英布。

韓信和彭越好說,因爲這兩個人本來就是屬於劉邦集團裏的人,他們聽從的就是劉邦的調遣。

可是,英布就不一樣了,英布可是項羽手下的第一猛將呀。若是想要爭取英布,似乎有點不可能吧。

當時劉邦就提出了這個疑問。

張良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之所以說要聯合英布,就是因爲英布這個人是可以爭取的,因爲張良觀察到,項羽出兵攻打齊國,英布並沒有跟隨項羽一起去,這說明項羽和英布之間肯定是有隔閡了。

否則,項羽打仗爲何不帶英布呢。只有一種可能英布沒有聽項羽的話,項羽對英布肯定是不滿的。

只要項羽和英布之間有了隔閡,爭取英布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張良把緣由分析清楚,告訴劉邦英布是可以爭取的。

能夠爭取英布這樣的人,對於劉邦來說,肯定是好事呀。若是想要爭取英布,就必須要派一個說客呀。

派誰去呢?這個任務還是十分的艱鉅的。

當劉邦問誰能完成這個任務的時候,一個叫隨何的人站出來了,他告訴劉邦自己願意前往。並且他表示若是完不成這個任務,拿自己的人頭給劉邦交代。

劉邦就把這個事情交給了隨何,隨何帶上了幾十個隨從,這些文官們就開始去說服英布去了。

本來英布還是想要站項羽這邊的,畢竟項羽佔優勢呀。況且彭城大戰,項羽三萬騎兵,打敗了劉邦五十六萬聯軍。

但是,英布也不想得罪劉邦。他的用意很簡單,兩不相幫,讓劉邦和項羽廝殺,最後誰勝利了他就站誰這一邊。

當隨何來到英布這裏,給英布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英布一直都是打馬虎眼,一直都是模凌兩可。甚至都是不想見他們的。

就在他們談判期間,項羽的使者也來了。很顯然項羽也是來爭取英布的,最起碼不要讓英布去幫助劉邦。

隨何知道項羽的使者來了之後,他覺得大事不好了。若是項羽的使者來了,想要說服英布就不容易了。

所以,隨何想了一個辦法,他祕密派人把項羽的使者給殺了。

這一下就玩大了,項羽派來的人,在英布府上被殺了。英布很難脫掉嫌疑的,是不是英布指示人乾的,這個還是很讓人懷疑的。

英布知道項羽的使者被幹掉之後,自己也是有苦說不出呀,這個要怎麼給項羽解釋呢?解釋項羽會信嗎?現在似乎只有投靠劉邦這邊了。

可以說英布是無路可走了。

最終英布投靠了劉邦,背叛了項羽。當然了英布之所以背叛項羽除了隨何殺項羽的使者外,還有以下原因:

1、項羽討伐齊國的時候,讓英布一起去,英布只派了四千人跟項羽一起出徵,自己沒有去。項羽很生氣,揚言要滅了英布,後來是范增阻止了項羽滅英布,說現在不能樹敵太多。

2、劉邦五十六萬大軍到達彭城的時候,英布看了一場熱鬧,他眼睜睜的看着劉邦的軍隊進入到彭城的,什麼表示都沒有。

3、項羽帶着三萬騎兵殺入彭城的時候,英布也沒有幫忙。

4、英布揹着項羽和劉邦的使者有往來。

可以說依照英布的表現,項羽肯定是不會輕易饒恕他的。因此,他只能背叛項羽,投奔劉邦了。

事實上後來正如張良所說的,劉邦爭取了英布、韓信和彭越,正是他們一起打敗了項羽,贏得了天下的。

張良的厲害,就是在於謀略。劉邦的厲害,就是在於會用人。他們集所有人的長處在一起,打敗了傲慢自以爲是的項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