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其實,《八佰》今天才正式公映。

但關於電影的討論,早已七拐八繞地,偏離了大部分正常評論的方向,徹底攪成了一團漿糊。

怎麼着?堂堂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連平心靜氣聊個電影都做不到?

老子還真就不信了。

越是身處這種稀爛惡臭的輿論環境,越特麼要保持客觀討論的習慣。

關於《八佰》的主題、人物、細節,甚至爭議和問題,大家都已經看了不少,我上週也第一時間聊過(戳此回看)。

這次,就從戰爭片這個大類型聊起。

作爲最古老的電影類型之一,到2020年,在主題層面,戰爭片早就達到了它的極限。四個維度來看:

1.0的戰爭片:

無非是保家衛國、或偉人敘事,總之四個字,愛國主義;

2.0的戰爭片:

拍的是犧牲和傳奇,強調敵我矛盾和個人英雄主義;

3.0的戰爭片:

不再歌頌,講的是戰火之下,衆生皆苦,衆生皆渺小;

4.0的戰爭片:

是真正的批判,戰爭催人異化,驅人變鬼,逼人成魔…

可以這麼說,國產戰爭片拍到現在,多數都沒超越1.0和2.0的表達。

真正達到3.0甚至4.0的,屈指可數。

《八佰》的歷史地位如何,具體在哪個維度,稍後再說。

先從一部完成了介於3.0和4.0之間的國產戰爭片聊起。

1.

這纔是最牛逼的國產戰爭片

很多人對這電影一定很熟悉,但或許已經有些淡忘:

《三毛從軍記》。

你可能第一感覺,這是一部兒童片。沒錯,當年就是拿了金雞獎的最佳兒童片。

但說真的,小孩子最多就是被裏面的誇張搞笑逗個開心,真要看懂,不太可能。

這電影,是實打實的戰爭片。

而且,它比絕大多數正襟危坐的國產戰爭片,都更嚴肅,也更深刻。

《三毛從軍記》講的是什麼?

簡單說,就是3.0的衆生皆苦,和4.0的催人成魔。

1937年,抗戰全面打響,流浪兒三毛誤打誤撞地參了軍。

他只是個孩子,全然不知戰爭的殘酷,目的也非常單純:

哪有那麼多崇高的保家衛國,想要的,無非是做大英雄,出人頭地,最後過上好日子。

什麼是好日子?

看電影中三毛的一段幻想,不過是,“老婆孩子熱炕頭”。

這就是最樸實、也最真實的中國(直男)老百姓寫照。

戰場上,三毛一腔熱血,鬥智鬥勇,甚至被魏宗萬飾演的老兵打動,主動申請加入敢死隊。

但戰爭帶給他的是什麼?

立了戰功,有機會跟蔣委員長合影,本意是嘉獎英雄,但最後照片拍出來見報,是下面這樣。

完全成了蔣委員長的個人秀。

後來,被分配到師部,給牛師長做勤務兵。

看起來是被提拔了,但日常都做些什麼呢?

給姨太太洗衣服,幫少爺擦屁股,給師長上茶敬酒…

沒多久,貽誤軍情的牛師長畏罪自殺,三毛再次上了戰場。

這次,他和老兵深入敵後,成功拿下後,坐等援軍到來。

結果,一等就是八年……三毛都等成了白毛。

原因呢?

電影中多次提及的那句,“再議”。

所有長官都在逃避,沒人願意承擔責任,面對一切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刻,結果都是這兩個字:

再議。

最後,抗戰勝利,三毛髮現,站在聚光燈下被人歌功頌德的,依然是委員長自己。

站在密密麻麻的墓園,想着曾經的戰友,三毛一時有些懵逼。

就像他和牛師長喝多了的對話:

“我是小把戲”“我纔是小把戲”。

“我們都是小把戲”。

無論抵禦外侮本身有多麼正義,戰爭本身,都是荒謬的。

戰火之下,衆生皆苦,衆生皆爲“小把戲”。

這是電影3.0的那面,至於4.0的催人成魔。

戰爭使雙方異化,用最直觀的諷刺展現了出來。

國軍將領,不是酒糟鼻就是闊腦門,活脫脫陰曹地府出來的模樣;

對面的日軍,則是長滿胸毛、智商低下的“原始人”。

而最單純、最樸實、最一腔熱血的三毛呢?

被分配到師部工作後,他每天看到的,是這些腦滿肥腸的長官如何胡喫海塞,逃避戰事。

是一羣高官貴族,戴着防毒面具辦舞會。

集體的自我麻痹,至死方休。

漸漸的,三毛也養出了一身目中無人的“官病”,和滿嘴再議再議的“官腔”。

同時,他還從姨太太那裏,學會了小人物在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則:

“有些事情,該看的看,不該看的不要看,給你看的不看也得看,不給你看的看了也沒看。”

電影的亮點,還有很多。即便拋開戰爭只論喜劇,它也是國產黑色喜劇的巔峯。

但只就戰爭層面的揭露和諷刺,達到3.0直奔4.0這架勢,後來的國產戰爭片,幾乎沒有超越《三毛從軍記》的。

2.

給大導的國產戰爭片排排座

我們梳理國產戰爭片在過去30年的發展脈絡,拋開多數太過主旋律的1.0表達,三毛之後,幾個大導演在其中的存在感非常之強:

《三毛從軍記》(1992)——《鬼子來了》(2000)——《集結號》(2007)——《金陵十三釵》(2011)——《八佰》(2020)

從00年代的姜文、馮小剛,到10時代的張藝謀、管虎。

《鬼子來了》

當然,《鬼子來了》這樣絕對4.0表達的經典一搬出來,其他任何作品顯然瞬間就黯然失色了。

而且,如果只把《鬼子來了》歸類到戰爭片,也確實有些委屈這部經典。

拋開這部自己獨佔第一檔的作品,當我們把《集結號》《金陵十三釵》和《八佰》,這三部豆瓣評分都在8分上下的作品放在一起對比時,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首先,在主題上,這三部作品都是再明顯不過的2.0表達。

拍的無外乎,都是戰爭中的犧牲和傳奇。

《集結號》,奉命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九連,因爲連長谷子地沒有聽到集結號,死守陣地,最終除他之外,全連犧牲。

後半生的穀子地,活着只有一個目的,爲犧牲的戰友討個說法,只爲把身份,從失蹤改爲烈士。

《集結號》

《金陵十三釵》,南京大屠殺的背景下,切口很小。

關於十三位風塵女子,如何犧牲自己,救下十三位女學生的故事。

單論犧牲的傳奇性,張藝謀這部最甚。

《金陵十三釵》

《八佰》,不再多言,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蘇州河兩畔,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百國軍,誓以自己的犧牲點醒國人。

這些2.0的表達背後,是中國電影自02年之後,正式開啓的大片時代。

製作一上去,深度必然就會大概率下來。

而繼續深究下去,三部作品內裏探討的其實也基本一致:

戰爭中,究竟怎麼纔算是死得其所?

不被承認的烈士,是死得其所嗎?

妓女拿自己的命換女學生的命,是死得其所嗎?

“八百壯士”死守最後的四行倉庫,是死得其所嗎?

其實,單就我這樣描述下來,三部作品的高下,就已經有了:

越是小概率的傳奇,越是過於偉大的犧牲,表達就越是娛樂,層次和歷史地位,自然也就越低。

《金陵十三釵》,妓女換女學生這事兒本身,可信度就不高,電影最終也沒能把這個過於傳奇的故事,講得令人信服,時間越久,越顯出評分上的過譽;

《八佰》,犧牲和覺醒之外,管虎試圖表達出這場戰役的荒唐,和對所謂愛國主義的更深刻詮釋,可惜力有不逮,加上刪改影響,看到了努力,但實際效果一般;

三部看下來,《集結號》或許是最爲普世、也最有深度的那個:

它既質疑了所謂烈士犧牲的意義,同時,也肯定了普通戰士犧牲的價值。

《集結號》

在2.0表達的基礎上,《集結號》和《八佰》都有朝着3.0努力的嘗試,而《金陵十三釵》則停留在2.0層面,未見更大的野心。

綜合來看:

《集結號》>《八佰》>《金陵十三釵》。

整體上,國產戰爭片在表達上的落後,是顯而易見的。

是大片時代不能深刻的鍋?還是“這也不能拍、那也不能講”的錯?

3.

好萊塢的戰爭片表達其實也在退步

這裏,爲了客觀,我們不妨把《八佰》放到國際視角,再做一次對比。

公平一點,選取的對象,是近五年內,好萊塢的幾部熱門戰爭片:

16年的《血戰鋼鋸嶺》,17年的《敦刻爾克》,19年的《1917》,20年的《灰獵犬號》。

《血戰鋼鋸嶺》

這幾部戰爭片,有一戰有二戰,但骨子裏要表達的東西,非常相似。

真要評級的話,其實也都只有2.0的水平。

《血戰鋼鋸嶺》講的是個人傳奇,《敦刻爾克》則是所謂國家奇蹟。

最新的《1917》和《灰獵犬號》,無論是一戰的徒步送信拯救1600人,還是北大西洋護送商船通過險惡的U型潛艇狼羣,也都帶着很強的傳奇色彩。

我們會發現:

現在的好萊塢主流戰爭片,似乎在文本上,開始退回到了最初那個,放大敵我矛盾、歌頌個人與國家英雄的舊戰爭片時代。

《灰獵犬號》

這四部電影,都跟商量好了似的:

通篇都沒有出現敵人,但種種細節又在呈現着敵人(當然都是德軍)有多麼的喪心病狂、人性全無。

《1917》的德軍撤退了也要給英國人留下炸彈陷阱,《灰獵犬號》U型潛艇的德軍,則在無線電中操着可笑的口音,對着一臉偉光正的湯姆·漢克斯大放厥詞。

改變的,都是形式:

諾蘭玩着他的時間線,薩姆·門德斯也用所謂一鏡到底炫技。

不過文本上的保守、退步、主旋律和非黑即白,還是令人失望。

而我們還得承認一個現實:

這四部戰爭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都超過了8分。這意味着它們完全被主流觀衆接受、膜拜,甚至奉爲經典。

《敦刻爾克》

這倒沒有多困擾我,畢竟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侷限性,真正讓我不爽的是:

都是2.0水平的戰爭片,且《八佰》某種程度上還在嘗試做更爲深刻的表達,怎麼大家對自己國家的電影,就憑空多出來這麼多有色眼鏡呢?

倒真不是在捧《八佰》,只是,咱至少得保證一碗水端平吧。

結語

說真的,戰爭片的退步,不是孤例。

這背後,是全球化在收縮,是對抗在加劇,是矛盾衝突在升級。

而在我們不滿足於《八佰》這2.0表達的同時,或許更得明白:

這很可能,就是未來五到十年內,我們能看到的,最深刻、也最有反思力度的國產戰爭片了。

你我心裏都清楚,這大概率會成爲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