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慎之

作者:胡慎之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這個詞,但是原生家庭講的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都會抱怨說,小時候父母對自己不好,經常責怪打罵自己。可明明現在的我們已經長大了,有足夠的力量去擺脫過去的傷害。

但爲什麼還會跟原生家庭糾結不清?還會不斷去責怪自己的父母?那些東西對我們有傷害的東西已經存在了,我們又能怎麼樣呢?

其實,我們探討原生家庭,並不是爲了指責父母的過錯,或者走向父母的相反面,而是更多的去找到我們的內在小孩,去擁抱他,接納他。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發現只要別人在沒有跟我打招呼的基礎上,突然不見了,我就會變得很憤怒,內在的一些情緒就很容易被激發出來

比如說:

我們約定一個地方見面,時間到了對方沒有出現。如果打電話對方也不接,也沒有給我回應,那一刻我心裏邊會特別的慌亂。我內心會有種憤怒的感覺,而不是擔心對方是否有緊急事情耽擱了,是否遇到了什麼意外?

後來,我嘗試去理解一下爲什麼自己會憤怒?是因爲他不尊重我嗎?還是其他原因?

我試着去體會憤怒的感覺,發現憤怒的背後還藏着恐慌,絕望的感覺,那一刻的我是處於一種很無力的狀態裏。

其實,坦白說,別人中途有事來不了,我不應該有恐慌的感覺。畢竟他不來,我還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我可以逛街,我可以打球,我可以做任何的事情。

但爲什麼我會恐慌呢?我嘗試通過自由聯想去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我發現最關鍵的問題,不是對方沒有來,而是“忽然之間不見了”。所以,朋友不來時,我所產生的憤怒是因爲我覺得別人不要我了。

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那時媽媽很忙,有很多事需要照顧到,所以也就忽略了對我的照顧。後來某一天,她把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外婆家。她告訴我的是,她要帶我去外婆家玩。但實際上她是準備把我寄放外婆家,然後離開忙自己的事情。

她知道當着我的面走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她用了很多父母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欺騙。她對我說只要好好午睡,醒來就有西瓜喫。但當我睡完午睡,睜開眼後,卻發現不光沒有西瓜,媽媽也不見了。

陌生的環境,和外婆也不是特別熟,一個我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把我扔在那裏。我能做什麼?一個三四的孩子能做什麼?只有哭。

這也導致了,當我成年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幼年被媽媽拋下恐慌就會再次被激發出來 。但畢竟我現在已經成年了,所以在體驗到恐慌的時候,我的攻擊性本能就會被激發。

我會感到很憤怒,還會給憤怒找一個合理解釋,把責任推給別人。可能是攻擊,可能是貶低,也有可能是羞辱或噁心對方。

比如說:

這是一個根本就不遵守時間的混蛋,沒有契約精神,他忽悠我嗎?他覺得我是不是很愚蠢。我以後再也不要跟這個人出去了!

被情緒主導的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憤怒是源於幼年的體驗。內心那個害怕被拋棄,被遺忘的小孩出來了,這導致我無法用理智去思考問題。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過,自己內心存在着一個內在小孩,那麼當他被激發出來的那一刻,我們是不會知道的,只會不斷找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情緒或行爲。

可能很多人會疑惑,自己的內在小孩到底在哪裏,有時候我們好像能夠感覺到他,但有時候又看不到他。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我朋友的故事。他差不多50歲了,他的家很大,而且裏面有很多盞燈,大約估算有一千多盞。

我想很多人都無法去理解這個人,爲什麼對光明、對於火、熱量這些東西會如此在意?因爲他有黑暗恐懼症和幽閉恐懼症,晚上不開燈,他睡不着覺。

這源於他一次童年經歷,每當我朋友調皮的時候,他媽媽就會把他關在樓梯間。那個樓梯間裏沒有窗戶,也沒有任何的光,是一個封閉的空間。

可想而知,作爲一個孩子,在這個空間裏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他一方面肯定是特別害怕,但另一方面他一定是在抱怨,或者說很生氣,對媽媽有很多不滿,但是他卻不能表達出來。因爲他非常清楚,這個是媽媽懲罰他的方式。

但就是這麼一個懲罰的方式,讓他跟這個世界產生了一個斷裂的感覺,導致他患上了黑暗恐懼症和幽閉恐懼症。因此他對於光特別的在意,只要在一個沒有光的地方,小時候的那種感覺就湧現,恐懼的感覺也隨之降臨。

而且,他之所以會被媽媽這麼對待,是因爲他做錯了事。所以長大後,不管他是否真的做錯了事情,只要存在於黑暗裏,他就會有一些羞恥的感覺。這也導致了他不能呆在一個黑暗的世界裏。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他特意把房子弄得很大,兩邊都是很大的落地窗,光線很充足,空間感也很好。當晚上如果沒有光線的時候,他就開燈,開很多的燈。所以他的家最後纔會變成這個樣子。

他是在滿足一個50歲的自己嗎?

不是,他滿足的是那個沒有得到滿足的內在小孩。

如果小孩子幼年時期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那這個渴望就會一直延續到成年的狀態中。等他有能力的時候,他就會用一些方式來補償自己。

那麼,我們意識到內在小孩的存在後,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承認他的存在,並對他進行一些安撫工作。

例如:我不喜歡別人的不告而別,那麼當下次再出現類似情況時,我可以跟對方說:“下次如果有突發事情,可以跟我說一下嗎?這會讓我感覺好點。”

同時,也要告訴自己:“我明白現在自己很害怕,但對方只是因爲一些事情耽誤了,所以纔來不了。我今天可以好好安排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只要這樣慢慢地自我引導,才能把固着在幼年時期的自己跟其他部分一起長大。

其次,要打破自己的自我保護或自我防禦模式。

如果我們一直沉浸在沒有得到滿足的渴望中,想用盡一切方法去彌補的話,就有點像在刻舟求劍,做無用功。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人有一個特別強的購物慾望,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經常買買買。

其實他們就是處在一個孩子的狀態中,他們體驗到的是一種匱乏感。但這種匱乏感是無論他買上千上萬件衣服都無法填補的。只有當我們重新去理解自己的匱乏感,打破以往的補償模式,才能跟現在的自己能夠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總的來說,內在小孩的存在會促使着我們在成年後,用不同的方式去防禦,或者說去補償性地彌補。

但如果我們能夠去看到幼年的自己,同時能夠不去否定他,也不去迴避它,而是真正的去看見他、接納他、安撫他,並最終能夠很好地照料他,讓他能夠得到一種成長。

那麼,這時我們才真正療愈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內在小孩,他就存在我們心裏,等待我們去發現。

——the end

作者介紹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京東噹噹熱銷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