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路過陸家嘴的人,應該都有印象——濱江大道歡樂廣場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R”字型的純白建築,已經成爲魔都一處“網紅”打卡地。

這棟建築是上汽榮威高端純電R標的旗艦展示空間,高約10米,門和窗戶不再是傳統的打開方式,而是直接利用上了“R”LOGO中天然的虛空元素,牆面運用了大面積的玻璃幕牆,無論是近看,還是遠觀,都給人一種大型玻璃藝術品的感覺。

而當夜幕降臨,冷白光打來時,整個建築又會在紅火的浦東背景下,顯得格外出跳,與浦江兩岸的建築遙相輝映,不僅裝飾了江畔,也成就了年輕創業者的夢想。

走進建築內部,則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科技氣息——場館入口人臉識別裝置,讓檢票防疫一箭雙鵰;機械臂,既會畫素描,也能製作咖啡;超薄電池模組,現場還原汽車誕生過程;在情境智聯人屏互動區,與斑馬智行VENUS系統互動,可體驗車家互聯。

機械臂、車聯網、新能源、5G智能,爲陸家嘴、黃浦江畔,乃至上海這個金融之城、潮流之又新增添了一絲絲科技氣息。

而科技,也正是如今的上海越來越突顯的標籤。

科技與生活方式

作爲改革開放前沿城市,上海不管是地理交通區位、產業基礎,還是文化底蘊、商業氛圍、人才資源,都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也非常有利於互聯網和科技產業的發展。

從一開始,上海就是中國互聯網和科技產業不可獲取的核心組成部分。

1999年,攜程、易趣網、盛大遊戲分別在上海創立。4年後,江南春的分衆傳媒也在上海誕生。

四家公司迅速掀起了洶湧的浪潮——從創立到上市,分衆僅用2年,攜程也不過用了4年,盛大雖然用了5年,但在公司登陸納斯達克時,年僅31歲的陳天橋憑藉150億元身家,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富。

易趣網雖然未上市,但也僅用兩年多就斬獲了350萬註冊用戶,累計成交額達7.8億元人民幣。而彼時,馬雲的淘寶都還未誕生;劉強東還在中關村賣光磁產品。

上海互聯網企業當時的發展速度和造富紀錄,即使放在今天,也足以被媒體稱爲“神話”。

前述“上海幫”四家公司的崛起,一方面讓上海灘迅速成爲中國的科技中心,另一方面也爲上海科技隨後20年的發展奠定了先鋒、潮流和生活方式的基因和發展路徑。

也正是沿着先鋒、潮流和生活方式這條路徑,上海的科技產業在最近幾年又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潮。

根據工業信息化部發布的《2019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運行情況》,上海增速高達38.7%,力壓浙江(37.9%)、北京(18.5%)和廣東(增長16.3%),排名第一。

今年7月,科創板誕生一週年時的數據顯示,133家上市企業當中,上海貢獻18家,共募集資金總額267.88億元,募集資金位居第2,僅次於北京。這還沒有算上註冊於開曼羣島,實際在上海運營的中芯國際。

如果把觀察分辨率調高,就會發現,在新經濟的諸多垂直領域,上海企業不僅卡住了身位,還成爲了行業的領軍者。

電商領域,拼多多從阿里和京東的包夾中,挖掘到了下沉市場紅利,並衝進1000億美元俱樂部,市值甚至一度壓過京東;視頻行業,嗶哩嗶哩的市值已超過長視頻一哥愛奇藝;“種草“社區方面,小紅書成了講究生活品質的年輕人的聚集地。

另外,網絡文學市場,90%的份額被閱文集團、喜馬拉雅等上海企業佔據;互聯網醫療領域第一股平安好醫生、科創板雲計算第一股UCloud,以及中芯國際、芯原股份等,都出自上海。

而在最近幾年全社會都在關注的新能源科技產業,上汽榮威R標則成爲了國內極少數在“純電動、插電強混、燃料電池”三大技術領域,均擁有全球領先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之一。

上海科技產業的重新爆發,既離不開這座城市人獨有的對生活方式品質和腔調的追求,也得益於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企業、從業者在科技創新上的努力和傳承。

比如,在如今年輕人喜愛的互聯網文創領域,上海於2016年初發布《上海市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意見》;又在2017年底頒發“文創50條”,明確上海加快“全球電競之都”建設。

同時,作爲市場主體的嗶哩嗶哩,也在精心培育原創生態,不僅購買大量原創動畫版權,還將觸角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投資了超過20個國內動畫產業頭部公司,出品了一部部國產動畫。這纔有了嗶哩嗶哩在動漫等一個個年輕人喜好的領域拔得頭籌。

再以代表着未來生活方式的新能源科技爲例,早在2009年,上海就發佈《關於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隨後幾年,上海又印發包括《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等多份發展新能源科技產業的文件。

有了政府營造的良好的政策環境,上海的汽車科技企業便能更大膽地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當中。

在上海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羣”的歷史進程中,面對歷史的機遇,國際化的上汽和開始中國化的特斯拉,未來必將在浦江邊用“實力”對話。

在今年5月10日中國品牌日上,上汽推出了全新的榮威R標,在提升了新能源板塊地位的同時,也正式向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發起挑戰。

全新R標背後

品牌向上,是擺在所有中國汽車品牌面前的必答題,只有品牌向上轉型成功了,路才能越走越寬。而轉型的關鍵就在於思維的轉變,以用戶思維來打造產品和重塑服務模式。對於上汽來說,榮威R標就是轉型的鑰匙。同時,用戶定義模式,軟件定義汽車,也將成爲整個行業的共識。

R標的用戶思維可謂與生俱來,首先,R標LOGO的靈感就來自於篆書的“人”。R標LOGO主設計師是一個90後,工作於上汽前瞻設計部,經過10個月的“馬拉松”,方案從500多份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參與R標LOGO設計的一共有16支團隊,其中7支是上汽內部團隊,另9支則是來自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國際頂級設計高校、世界級大師領銜的頂級設計機構。

她介紹,R標的造型不僅來自於篆書的“人”,其中還蘊含着國際大都市上海黃浦江標誌性的江彎,整個造型在風格化的處理上又借鑑了中國書法藝術,在細節處可以看到側鋒落筆和抽鋒收筆,詮釋出東方文化內涵和西方設計美學,讓“人文”與“科技”共舞。而從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以及用戶的反饋來看,這樣的設計無疑是成功的,甚至被稱爲是“純電時代的超級符號”。而這一超級符號,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您目前設備暫不支持播放

用戶思維如何體現?更體現在8月1日舉行的R標首款產品上市發佈會的設計中,整場發佈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到用戶、合夥人和粉絲身上。所以,這與其說是一場發佈會,不如說是一場爲用戶、合夥人和粉絲組織的集知識分享、思想碰撞於一體的“Party”。

R標發佈短短100多天以來,其產品規劃、線上線下渠道經過緊鑼密鼓的佈局,已經在一步一步地落地,用“國家隊”級的速度彰顯轉型的決心與效率。

而這,只是一個小細節,細節背後,整個上汽乘用車轉型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時代的完整戰略,全部浮出水面。

商業模式上,上汽榮威R標將告別傳統4S店的運營模式,採用“主機廠服務商+用戶”新零售模式。這也就意味着,背後的組織、合作關係都將發生根本性改變,主機廠與消費者不再是買賣關係,而是變成一種互相賦能的關係。

爲此,R標專門組建了一支團隊,爲消費者提供“購-用-養-換”的一站式服務。用戶無論是通過官網、小程序,還是APP接入,都能獲得專屬的一對一服務,並全面覆蓋售前、售中、售後。屆時,用戶看車、選車、諮詢、訂車,甚至金融服務,都可以在家完成。據悉,R-Store城市商超店選址標準嚴苛,黃金地段、人流密集只是基本要求,更爲重要的是店面必須開到用戶的生活場景中,讓用戶在逛街購物的同時,能享受到愉悅的看車、試車體驗。

在上汽榮威R標看來,在線新經濟業態之下,用戶已經成爲了主導品牌發展的原動力。

這種城市體驗店銷售模式,特斯拉一直在使用,如今,上汽榮威R標也迎頭趕上。以往的4S店銷售體系,服務端口很多,有4S店、服務商、第三方、主機廠。而上汽榮威R標直營體驗店,將服務的端口統一,所有服務都是一個端口,都是和用戶直連。

截至目前,上汽榮威R標直營體驗店全國已經開了6家,到今年年底,R標銷售網絡將覆蓋全國40多個城市,包含R-Store城市商超店在內的各類型店鋪預計將到60家,並且這些體驗店都會開在CBD或是商場中。

新Logo、新勢力的“國家隊“、用戶思維、新商業模式……在一線自主品牌中,上汽榮威R標不是第一個推出獨立新能源品牌的廠商,但上汽榮威R標的推出,對整個上汽而言,意義非同小可——它將成爲整個上汽乘用車把握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時代先機的抓手,以及撬動整個新時代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支點。

回看坐落於濱江公園的R SPACE,就像是一座來自未來的建築,帶來了未來的出行場景想象;不僅僅是靠顏值圈粉的網紅建築,更是一個釋放未來想象力的神祕魔盒,匯聚了Bilibili、小紅書、餓了麼、叮咚買菜等上海第一流的新銳互聯網品牌,一起構成魔都線上新經濟的“浦江上河圖”,它用簡約的設計和有溫度的策展,傳遞出“科技、簡約、溫暖”的內涵。很難想象這個建築是出自一個年輕的上汽汽車設計師之手,令人感嘆SAIC DESIGN團隊的藏龍臥虎和兼容幷蓄。

無論是矗立在黃浦江畔的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還是上汽榮威R標,亦或是霍飛蛟和楊麗蓉這兩位從美國頂尖學府學成歸來的年輕設計師,都展現出了上汽乘用車年輕化、國際化的決心和對未來潮流的精準把握。這也與上海的“海納百川,大氣謙和”的海派文化一脈相承。

結語

一座城市的發展,是人、經濟、產業、企業、消費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作爲中國歷史上矚目的商貿港口、改革開放的主陣地、最國際化的城市,上海憑藉着政府的扶持、企業的創新、創業者的努力,以及良好的商業環境、地理區位等優勢,在中國科技產業寫下了一篇又一篇華麗的樂章。

矗立在黃浦江畔的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也好,全新R標也罷,不僅展現出了上汽乘用車年輕化、智能化的決心,以及對未來先鋒潮流生活方式的精準把握,也爲上海科技產業的加速前進,踩下了又一腳油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