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華夏,山河遼闊,文化之根,歲月沉香。9月9日,以“長城之巔 大國之釀”爲主題的青花汾酒30·復興版上市發佈會在北京居庸關長城舉行。據悉,在中國長城舉行新品發佈會在業內尚屬首次。

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汾酒專職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劉衛華,汾酒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楊建峯,汾酒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常建偉,汾酒黨委委員、總會計師高明,汾酒副總經理、汾酒銷售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俊,及生產、技術、營銷等各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此次活動。

本次發佈會由知名主持人趙普主持。著名長城專家、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孫寶國,鳳凰衛視COO、鳳凰網CEO劉爽,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副會長苑洪琪,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馬秀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邱含,書法篆刻家、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祕書長朱曉東,作家、《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顧問沈宏非、演播藝術家任志宏,金東投資集團、華致酒行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向東,復旦大學華商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復旦大學校友會副會長、經濟學院全球校友會執行會長趙定理,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羣消費品事業部酒類採銷部總經理陳松鋒,復旦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徐培華,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副祕書長、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田曉紅,北京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副主任王穎,上海市酒類流通行業協會會長董文琪,浙江省酒類流通協會會長朱躍明,甘肅省酒業協會會長張秉慶等業內外專家及領導共同見證了青花汾酒30·復興版盛大發布。

登長城之巔 品大國之釀

文明證華夏,綿延生不息。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既是是中華文明珍貴的歷史遺產,更是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從歷史上的軍事戰略防禦工事豪氣轉身爲雄姿英發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長城作爲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意義。二十四史盛譽獨擅,六千年源遠流長。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是汾酒生生不息的匠心傳承。

著名長城專家、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

在董耀會看來,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綿延至今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的祖先擁有對長城精神、民族精神深刻的文化認同。青花汾酒30·復興版選擇在中國長城盛大發布,對於汾酒和長城而言都有着重大意義,董耀會表示:“我願意在今後的路上攜手汾酒共同助力長城的保護和文化宣傳。”

鳳凰衛視COO、鳳凰網CEO劉爽

活動現場,盛況空前,鳳凰衛視COO、鳳凰網CEO劉爽表示,今晚我們歡聚於此見證了中國文化的日益自信和助力民族品牌的強勢復興,相信汾酒在新的歷史階段能不斷書寫新的傳奇!

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

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表示,汾酒的復興,從品牌層面看,是要實現汾酒作爲“第一歷史文化名酒”的奮鬥目標;從企業層面看,是要實現汾酒經濟效益顯著、管理水平先進、人才隊伍優秀、社會形象良好、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企業目標,併成爲引領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的主導力量;從汾酒人層面看,是要讓包括經銷商、消費者在內的每一位熱愛汾酒的人能夠以高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足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汾酒既是一個“鮮活載體”,又是一個“活態文化”。“汾酒是中國白酒產業的奠基者、傳承中國白酒文化的火炬手、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的教科書、見證中國白酒發展歷史的活化石”,是“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是“中國酒魂”。“中國酒魂”的“魂”就是鮮活載體和活態文化的重要體現。青花汾酒30·復興版,是“中國酒魂”的具象化形象體現。是汾酒深厚文化底蘊的又一次彰顯。

悠久歷史 青花汾酒發佈戰略新品

作爲中國唯一不間斷傳承6000年酒文化的名酒,汾酒文化與華夏文明同根同源。汾酒1500年的名酒歷史,更是不斷創新和升級的更迭。

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杏花村人改良釀酒技術,形成全國獨樹一幟的“清酒”工藝,完成了“濁酒”向“清酒”的跨時代蛻變。1300年前的唐代,杏花村酒工在汾清酒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工藝,提高質量,開始使用固態拌料、蒸餾取酒,並使用大麴地缸發酵,完成了黃酒到白酒質的飛躍,定型了中國白酒的基本工藝。300年前的康熙年間,清代吏部尚書宋犖組織舉辦了號稱“中國汾酒詩會”的宴集,詩人飲酒唱和,留下諸多名篇,全部被載入《四庫全書》。這是汾酒作爲中國白酒第一次以全國名酒的身份,登上大雅之堂且被載入《四庫全書》,汾酒由此開始了300年的品牌史。

悠悠歷史,歲月泱泱,數千年來汾酒登華堂、入皇室、顯詩詞,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明同行者”。如今,汾酒再推力作——青花汾酒30·復興版,是匠心釀造文化的延續,是開拓創新精神的傳承,更是中國白酒美學的開拓書寫者。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副會長苑洪琪

在故宮專家苑洪琪看來,汾酒從普通的酒種,登上皇家的殿堂,絕非一日之功。汾酒文化貫穿着歷史上的每一個輝煌。從新石器時代汾陽地區釀酒技術的初步形成,到乾隆初年皇帝四次專爲汾酒硃批奏摺,無不折射着汾酒的輝煌。

青花汾酒30·復興版

青花汾酒30·復興版瓶身吸取了中國畫的寫意意境,運用釉下青花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在瓶體繪製不同景別的汾酒老作坊博物館,彰顯靜默的中式美。棱角分明的鋁塑瓶蓋,現代劈絲擊凸及氧化工藝的雙色搭配,與和山水寫意的酒瓶有機結合,既含剛勁的風骨,又顯閒適的禪意。禮盒採用PET透明材質與青花汾酒專屬藍鉑金浮雕全息定位紙相結合,讓消費者更加直觀的感受新時代青花汾酒的魅力。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邱含

邱含表示,汾酒從造型,書法、留白,別具一格。瓶型簡約,青白相間,從中不僅能看到時代的烙印,也能感受到青花瓷的獨特美感。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馬秀銀

作爲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匠心釀造而出的汾酒收藏價值極高,馬秀銀指出,杏花村遺址證實了早在六千年前的時期穀物酒的存在,爲中國文化起源找到了實物證據,也揭開了中國名酒汾酒的面紗,從仰韶文化至今,山西仍然是名不虛傳的釀酒發達地區。

書法篆刻家

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祕書長朱曉東

朱曉東現場揮毫潑墨,更帶來了匠心而作的青花汾酒30·復興版定製印章,作爲禮品送給剛剛發佈新品的汾酒。汾酒副總經理、汾酒銷售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俊則送出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親筆簽名的青花汾酒30·復興版作爲感謝。

人間至味是清歡 志留清香滿乾坤

中國白酒之美在於白酒獨特的品鑑之道與品味之禮,在品證環節中,孫寶國、沈宏非、任志宏就青花汾酒的中國文化之蘊、釀造之美和中式美學以及收藏底蘊進行了分享與討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孫寶國

在孫寶國看來,汾酒之美在於健康與風味。他指出:汾酒在白酒發展中承載着非常重要的歷史使命,科學研究表明,白酒中含有豐富的數以千計的對風味和健康有益的微量成分,是其他蒸餾酒不可比擬的。

汾酒因其國際化的清香口感和“百搭”的清香風味,與各類美食相映成宜。在圓桌對話環節中,沈宏非、任志宏從美食、收藏等方面出發,深度解讀了汾酒的清香之美。

作家、《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總顧問沈宏非

沈宏非指出,汾酒已經變成了餐食的一部分,在美食美酒的語境裏就是可食用性。清香口感的青花汾酒,更適合在簡約大氣素雅的環境下品飲。每次品飲青花汾酒,都能感到典雅清香、沁人心脾。

演播藝術家任志宏

如今,不僅是名酒市場,青花汾酒在老酒市場中表現同樣優異,談及青花汾酒的收藏價值,任志宏直言,青花汾酒不單是簡單的飲品,從山西乃至全國的角度來講,青花汾酒已然成爲一個文化符號。

爲高品質生活代言 再塑民族品牌新名片

近年來,各種“國潮風”盡顯東方神韻,本質上是中國人對中式審美髮自內心的自信、尊崇和讚賞。中式美本就發源於中國,以青花瓷瓶爲代表的中國器物、中國美術之成熟高雅,一上來就獨步世界,但傳統的中式風格又過於繁瑣,於是青花汾酒兼具審美和實用,將傳統中式打破和重構,去繁求簡,呈現出一種新中式的中國白酒美學。

這是水源氣候的地理美學,是工藝釀造的匠心美學,是供養酒體的器物美學,是推杯換盞的社交美學,是一種人造與天生的聯姻美學。青花汾酒在塑造自己的同時也在影響着他的消費者,而這就是青花汾酒帶給消費者的高品質生活。

登長城之顛,品大國之釀,聚九州華彩,立中國精神,這是一場底蘊的對話,是一場傳統文化的融合,這更是汾酒從此之後走向復興的註腳。作爲山西國企改革的排頭兵,作爲中華傳統文化的推行者,汾酒正以全新姿態迎接可期的未來。“汾酒改革”、“汾酒速度”到“汾酒特色”、“汾酒模式”,汾酒正以昂揚之勢全面復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