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鶚的續書中,林黛玉是在賈母、王夫人等人“調包計”的迫害之下,在寶玉和寶釵成婚之時,悲慘地病死在了瀟湘館中,這樣的續寫,現在多認爲是歪曲曹雪芹原意的拙劣之作,是狗尾續貂。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大家都不認同高鶚的續寫,那麼林黛玉究竟是死於何時?因何而死?怎麼死的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想,首先要說明的是黛玉之死,並非高鶚續書中所寫的那樣;其次,纔是根據現存的資料來分析黛玉之死的情況。

一、黛玉之死並非高鶚續書中所寫?

林黛玉之死並非高鶚續書中寫得那樣,證據甚多。

首先,是關於黛玉的判曲《枉凝眉》,最後兩句說“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可見,黛玉之死是“淚盡夭亡”,但是這個淚盡,並不是因爲受“調包計”的迫害,因爲在賈府,黛玉和寶玉的愛情,早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了。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有一次,鳳姐當衆開黛玉的玩笑說:

“你既喫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她還指着寶玉對黛玉說:

你瞧!人物兒、門第配不上,還是根基配不上?模樣兒配不上,是傢俬配不上?那一點還玷辱了誰呢?

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而林黛玉則是紅了臉,不言語,以林黛玉聰慧又略顯刻薄的性格,此處不言語,其實就是默認了,不然她肯定會反駁鳳姐,她心裏其實明明白白的。後來連李紈都說:

“真真我們二嬸子的詼諧是好的。”

後來黛玉反應了過來,纔開懟鳳姐“不過是貧嘴賤舌討人厭惡罷了”。

對於這段描寫,讀過作者全稿、知道將來人物結局的脂硯齋曾說:

“二玉事在賈府上下諸人,即看書人、批書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書中常常每每道及。豈其不然!嘆嘆!”

其他版本,也有這種說法:

“二玉之配偶,在賈府上下諸人,即觀者、批者、作者皆爲無疑,故常常有此等點題語。”

足見,當時賈府上下,都知道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這裏說的“賈府上下諸人”全都相信寶玉、黛玉將來是“一段好夫妻”。那麼,賈母、王夫人、王熙鳳是不是賈府上下的諸人?自然是的。另外,以王熙鳳見風使舵、會討好的性格,幹嘛沒事開林黛玉這種玩笑?她不可能討好林黛玉,那討好的是誰?自然一目瞭然。

所以,所始料未及的事情,是說二玉不能成夫妻,在《終身誤》的曲子中,寫了寶玉不忘死去的黛玉;在《枉凝眉》寫黛玉的曲子中,只寫寶玉“空勞牽掛”,竟沒有提及寶釵。這其實沒有別的原因,而是因爲,寶釵的終身孤獨、寂寞和林黛玉關係甚大;而黛玉的苦難和悲愁,和寶釵無關。

所以,那些“反薛派”大肆攻擊寶釵,實在是冤案,寶釵真是比竇娥還冤。

既然如此,使用這個“調包計”不是太拙劣了些嗎?

其次,讀高鶚續書寫黛玉之死這一段,根本和《枉凝眉》的曲子不合,續書自以爲先讓寶玉、黛玉變成了傻子,兩個人“一個傻笑,一個也傻笑”,就可以替代“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實在有點弄巧成拙,讀過續本的都知道黛玉一死,寶玉的“瘋”便漸漸好了,而且去黛玉靈柩前痛哭了一場,這“還淚”難道把寶玉的眼淚也算在其中了?如果說寶玉婚後一直惦念黛玉,可以解釋“一個空勞牽掛”,那“一個枉自嗟呀”又該作何解釋?

看過原書的脂硯齋,曾經說批註,黛玉“淚盡”之事,是“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這意味着,黛玉之死和賈家之敗有很大的關係。

那麼,黛玉之死,死於何時?是怎麼回事呢?

二、黛玉之死的時間

俞平伯先生曾提出“黛玉先死,寶釵後嫁”的觀點。我是比較認可的,原因有二。

第一,是《紅樓夢》第一回《好了歌注》裏面曾經有“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之句,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暗示。我們知道《紅樓夢》中很多詩句,都不是隨便寫的,而是有着強烈的暗示性和指向性,但是我們翻遍現存的全書,也沒有發現能匹配這兩句的事件,那麼,很有可能,這兩句就是指的寶、黛、釵三人之間的事情,如此一來,那很明顯,是黛玉先死,寶玉不得已,才和寶釵成親的,所以纔會有《終身誤》的判曲:“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第二,是從人物感情和性格方面來分析。賈寶玉絕對不可能在林黛玉活着的時候,娶薛寶釵,只有林黛玉先死,賈寶玉纔會在無限的絕望中,任家人擺佈,和寶釵成親,否則,寶玉絕不會棄黛玉不顧。

但是,高鶚自以爲聰明的先將兩人弄瘋,然後再實施“調包計”,似乎“巧妙”地迴避了這個矛盾,但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是多麼拙劣的處理方式。

三、黛玉之死

林黛玉無疑是“淚盡夭亡”的,但是還有人提出了“投水自盡”的說法。這一說法,明顯是不成立的。

這從暗示林黛玉命運的《葬花吟》中便能看出,“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可見,林黛玉是厭惡水的。再如,二十三回,寶玉想將花瓣投入水中,黛玉也極力阻止,表示“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也可以表現,林黛玉是厭惡水,所以她絕不可能投水自盡。

其實,林黛玉的死,正像脂硯齋批註的那樣,有着更重大、深刻的原因,是發生了對全書起着關鍵作用的大變故之後,無奈之下才“淚盡夭亡”的,這就是賈家的獲罪、被抄沒,這突然的飛來橫禍落到了寶玉頭上,寶玉被迫承擔這些苦難,黛玉痛惜不已,但是自己卻無能爲力,她心疼寶玉的遭遇,心疼寶玉每天都在受苦,所以日夜哭泣,最終把自己那一腔熾熱的心,全部化成了悲鳴的淚水,來報答平生唯一的知己。

因此,林黛玉之死,無疑是因爲賈家的敗落、寶玉的獲罪受苦,最終抑鬱傷心,哭死的。

而高鶚的續書,只是簡單地用了一個拙劣的“調包計”,並沒有寫出“大過節、大關鍵”處,所以歷來被人詬病,這也就難怪被人稱爲狗尾續貂了。其實,以《紅樓夢》的恢宏和才氣,真的很難有人能夠寫出好的“續書”,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