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藝圈中,我們聽聞了太多太多不好的消息,不管是國慶假期之前臺灣藝人黃鴻升,日本女星蘆名星或是韓國女星吳仁惠,他們的離去都引起了熱議,也成爲了一個熱門的話題。

也許我們會感覺和自己無關,但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人世間了,或許有的人前一秒還在看他們的作品,但後一秒卻傳來了他離世的消息,這無疑是最能令人感慨的。

而在演藝圈中,又有一位著名的老藝術家譚元壽離世,享年92歲,這消息太突發了,令人難以置信。

譚元壽,將一生都奉獻在了京劇舞臺上,是實實在在的老藝術家,而且也是一種京劇文化的精神,因爲對京劇舞臺有着重大貢獻,還被評爲了國家一級演員。

他所在的流派,也是京劇裏面影響最大的"譚派",是譚元壽一家人,用幾代人開啓的一個傳奇,現如今也是到了七代傳承,譚門是梨園的傳奇,也是成爲家風立身的當代典範。

說起來,生前的譚元壽是京劇界輩分最高的藝術家之一,但是卻在這時候傳出噩耗,生命永久定格在了92歲,他留下了自己所創造的傳奇色彩,但之後譚門能如何精彩,就只能靠着後輩去續寫了。

對於譚元壽在京劇界的成功,是上天的眷顧,更是自身的堅守,他用自己的一生見證着京劇的興衰,從這一路走來,譚元壽不僅是一種京劇文化象徵,還被大衆和媒體,甚至還被封爲"國寶"。

對於這樣榮譽的稱讚,譚元壽卻表示:

"我不是國寶,京劇纔是國寶。"

譚家七代人除了在京劇藝術上的貢獻,更是一種家族的堅守,對於堅守在京劇藝術的舞臺,還保持着"唱戲要高調門、做人要低調門"的家風。

除了堅守自身的家風外,譚家還有一個立身之本:"要學會喫虧、讓人,對別人厚纔有自己的道,纔有後代子孫的道。"

其實,譚元壽在很多公開場合都直言不諱的說,自己的偶像是李少春,不管李少春演什麼,他都跟着學,跟着演。

尤其是《野豬林》,連續演了15場,在這期間,他還得到了周信芳大師的關注,特意前去看他演的戲,看完後,周信芳大師還專門提點了他如何能提高表演,在細節上要多加註意。

從譚元壽的身上,我們學到了堅守自己的京劇夢想,一直在追求的路上,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缺少的不就是這些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掘更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但是我們儼然失去了自我探索的能力,安穩和壓力讓我們變得迷茫起來,外界的紛紛誘惑更是讓人心亂不已。

只要我們保持一顆簡單的心,面對夢想一直堅守追逐,就離成功越來越近。

只希望譚元壽這個老藝術家能一路走好,在天堂繼續傳遞譚派京劇。

斯人已逝,逝者安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