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華人壽借殼天茂集團上市受挫後 劉益謙囊獲保險資管牌照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北京報道

意欲成爲第六家保險上市公司的計劃雖然被擱淺,但劉益謙的保險資管夢終於是圓了。

10月12日,天茂集團發佈公告表示,銀保監會同意國華人壽和新理益集團共同發起籌建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華興益資管”),註冊資本5億元,註冊地爲上海市。

國華人壽和新理益將成立籌備組,負責具體籌建事宜,在收到批准籌建文件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籌建期間不得從事任何經營活動。

上市計劃雖擱淺 保險資管牌照卻獲批

歷時近四年,劉益謙終於拿下了保險資管牌照。

早在2016年11月,天茂集團就曾公告稱,國華人壽、新理益集團擬分別出資8550萬元、1450萬元。去年12月,國華人壽及新理益集團將擬籌的保險資管公司註冊資本從1億元提高到5億元,其中國華人壽投資4億元,佔比80%;新理益集團投資1億元,佔比20%。

天眼查信息顯示,新理益成立於2000年1月25日,法定代表人爲劉益謙,註冊資本58億元,經營範圍涉及投資管理、經濟信息諮詢服務、房地產開發經營等。截至今年上半年,新理益總資產335.38億元。目前,新理益爲天茂集團控股股東,持股佔比爲37.83%。

“組建國華興益資管公司,符合國華人壽長遠戰略發展的需要”,國華人壽曾介紹稱,保險資管公司可藉助國華人壽和新理益集團雙方股東在投資方面的資源和人才儲備、投資經驗,加強資產管理能力建設,拓展第三方資管管理及財富管理市場。

有業內人士表示,保險資管牌照的優勢在於保險公司可將自有資金委託給資管公司進行投資,且無需委託投資、可節省管理費等,同時擁有更大的投資自主權,另外,保險資管公司還可以拓展第三方業務,從而增厚利潤爲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雖然,保險資管牌照已經被納入囊中,但天茂集團吸收合併國華人壽的計劃卻並不順利。

資料顯示,天茂集團持有國華人壽51%股權,爲其控股股東,兩者實際控制人均爲劉益謙。2019年8月,天茂集團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向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的其他6家少數股東——海南凱益、上海博永倫、寧波漢晟信、湖北宏泰、武漢地產、江岸資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結合其他多種支付方式,對國華人壽實施吸收合併,具體交易方案將進一步協商確定。若交易達成,天茂集團將持有國華人壽100%的股權。

根據當時公告,交易完成後,存續上市公司將承接和承繼國華人壽的全部資產、負債、人員、業務、合同、保險業務資質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未來存續上市公司將直接從事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

這也就意味着國華人壽將“借殼”登陸A股。從天茂集團2018年年報數據來看,當時該公司這一舉措並不令人意外,其作爲投資控股型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從事保險、醫藥、化工業務,但其中保險業務收入已經佔到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97%。

爲了推進吸收合併,天茂集團也做了充分準備。2019年7月,天茂集團將醫藥和化工業務子公司分別以7.59億元和5.7億元的價格轉出,與業務相關的高管也先後辭職,公司不再從事相關業務。

天茂集團當時在公告中指出,此舉是爲進一步完善和調整公司產業和投資結構,更好的發展公司的保險主業。此後,其所持有的安盛天平財險9.25%股權也被悉數出清。

劉益謙曾在天茂集團發佈對國華人壽合併吸收的公告之後,於微信朋友圈發出心聲:“入主天茂19年,付出心血煩惱,今改頭換面,努力成爲第六家保險上市公司。”

不幸的是,時隔十個月,國華人壽上市的計劃遭遇擱淺。今年5月,天茂集團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通過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以及支付現金的形式吸收合併國華人壽並募集配套資金。

對於終止原因,彼時天茂集團表示,因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擬對標的資產加期審計至2019年12月31日,重組的評估基準日變更爲2019年12月31日。

基於此,天茂集團指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歷時較長,在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期間,外部資本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部分交易對方對本次重組的股份發行價格、標的公司估值等核心條款提出了新的意見,交易對方無法在原定計劃時間內與公司就此達成一致”。

因此,經審慎討論,天茂集團表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在時間上存在不確定性,預計無法在原定計劃時間內完成。爲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雖然上市計劃遭遇擱淺,但劉益謙仍在爲國華人壽奔走。

償付能力承壓 天茂集團再“輸血”

目前,國華人壽已經實現連續第六年盈利。2019年該公司實現淨利潤22.16億元,同比增加7.83%。今年上半年,國華人壽實現淨利潤10.03億元。

不得不提的是,因險企自行培育代理人耗費人力、投入大、見效慢,銀保渠道一直是國華人壽業務發展最重要的渠道。

成立之初的國華人壽,正趕上了銀保渠道發展良機,2008年僅幾億元保費收入的國華人壽,藉助銀保渠道的擴張,保費收入在2009年飆至幾十億元。2010年,因銀保新規禁止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及2011年新的銀保監管指引使得銀保渠道收縮,該公司保費收入急轉直下。2011——2013年又因銀行系保險公司崛起,進一步壓縮非銀行系保險公司銀保渠道空間。

2014年、2015年,因爲趕上中短期理財產品在銀保渠道銷售火爆,國華人壽保費收入再度實現高速增長。

近幾年,國華人壽也在主動轉型,包括推動互聯網渠道業務和個人代理業務的發展,但其銀保渠道佔比仍然較高,2015年至2019年,國華人壽銀保渠道保費收入佔原保費收入的比重分別爲94.36%、92.24%、95.11%、94.53%、94.35%。

“公司堅定看好銀保渠道未來發展趨勢。銀行作爲金融行業的基礎,在滿足客戶多樣化資產配置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司已與十餘家主流銀行建立了全面深入的合作關係,爲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國華人壽相關負責人曾向本報記者說道。

但銀保渠道所賣產品多爲投資類產品,也面臨較大的退保壓力,償付能力自然也會承壓。國華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一直處於較低位,上半年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51.12%、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58.34%,而截至第二季度末,納入審議的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42.6%,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30.4%。

其實,國華人壽的償付壓力一直存在,天茂集團也一再爲其“輸血”。2016年7月,天茂集團擬以每股7.11元的價格發行6.81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爲48.45億,全部用於對國華人壽的增資。不過,天茂集團定增國華人壽的方案雖獲得證監會覈准,但始終未能獲得銀保監會的批准。

增資無果後,今年9月3日,國華人壽收到央行行政許可書,允許國華人壽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60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

彼時,國華人壽表示,“通過近幾年業務結構的持續調整,目前公司已走出了資本高消耗的階段。待本次資本補充債券成功發行後,將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更加夯實公司資本金基礎,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爲公司各項業務穩健發展提供資本保障。”

10月9日,天茂集團再度發佈公告稱,擬申購國華人壽資本補充債券不超6億。其目的是“爲支持國華人壽業務發展,進一步提高其償付能力”。不過,截至目前,天茂集團尚未與國華人壽簽署相關申購協議,具體情況後期會在相關網站公告。

如今,手握保險資管牌照,又獲“補血”的劉益謙何時再啓動國華人壽上市計劃,仍牽動着萬千投資者的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