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 月

近日,深圳麥當勞不再提供免費一次性餐具,消費者使用叉、勺、筷子等餐具需要額外支付0.5元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麥當勞方面表示,此舉是助力環保,響應政府號召收費提供一次性餐具。但這一舉措也遭到網友的吐槽。從一次性餐具免費變爲收費後就真能助力環保?餐具收費後餐品價格是不是也該做出調整?因環保被“退休”的免費一次性餐具不能僅讓收費“買單”。

商家取消免費一次性餐具變爲收費一次性餐具存在着薅消費者“羊毛”的嫌疑。筆者留意到,外賣平臺上的部分商家在必選項里加入了餐具菜單,同樣消費者如果選擇餐具就需要多付0.5元左右。要知道,不論是外出就餐還是點外賣,消費者對於免費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早已形成了固定理念。商家在餐品的成本計算中也包含了相應的各種費用。也就是說,在沒有對一次性餐具有要求的時間裏,消費者使用免費的一次性餐具時就已經在餐費中交費,一次性餐具看似免費提供,但在無形中已經收費。

此外,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與一次性餐具收費這兩者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在各地發佈的相關政策中,“不主動提供”更佔據主流。外賣平臺結算界面也有選擇是否需要餐具的選項,消費者選擇餐具也不需要額外加錢。

當考慮到環保問題後,一次性餐具究竟該以何種方式與消費者“碰面”?筆者認爲,單純收費並不可取,環保本就是需社會合力推進,讓消費者爲一次性餐具買單的前提是商家餐品價格未將餐具成本計入,但做到這一點就意味着餐飲企業需要調整餐品定價。對消費者而言,收費的餐具價格並不高,考慮到便攜性,依舊會有很多人付費購買,從免費到收費並沒有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增強公衆的環保意識才是解決一次性餐具問題的根本。更環保的餐具加上擁有環保理念的消費者,各界合力共治方能在如何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問題上得到解答。

在環保的“世界”裏,一次性餐具只是一個“中介”,消費者與餐飲企業都需自覺地以普遍聯繫的觀點來看待一次性餐具是否收費,要能全面認識這一行爲的最終目的。環保不能僅靠收費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