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於自然,發之於心,融於筆墨——畫家黃永濱的藝術經歷和追求

黃永濱 | 藝術簡介

過山居士,南學子,字昕之

1990年生於福建漳浦鳳過山,

現居京東,雲昕閣主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福建美術家協會會員

浙江西林寺俗家弟子

北京國展創作班導師

作品多次參加中文聯、文化部、中美協舉辦的全國書畫大展並多次獲最高獎,作品被多家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

關注黃永濱還是從關注他的人物畫開始的。

黃永濱的人物畫表面上畫的是市井人物的形象,而且極具生活氣息,這一點從他參加的國展作品《那年月》、《遊湖》中人們就會體會到。但我總覺得他的人們畫中總帶有一種洗盡鉛華的脫俗感。

這與他的經歷有關。黃永濱出生在一個畫畫氛圍特別濃的農村。所以,他從小就開始學畫畫。長大以後,受生活所迫,他到附近的工廠上過班,也到上海進行過陶瓷製作,也到漳州雕過玉。他說,不管幹什麼工作,也不管活有多累,他都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後來,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去了一座寺廟。寺廟的生活讓他體會到了孤獨寂寞冷的同時,也讓他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自己未來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他暗暗地下了決心,等掙到錢以後,一定要去北京進修。

2010年,黃永濱帶着他的夢想和在寺廟法會上掙的錢來到了北京,但是諾大的北京,人海茫茫,就是找不到自己的落腳點。他去過琉璃廠,去過潘家園,由於他既不是這會員,又不是那院長,結果是沒人理他。不得已,他又回去打工謀生。2014年的時候,心有不甘的他又一次來到北京。這一次他決定破釜沉舟,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找了上百家畫廊,無一不是被拒之門外。性格倔強的即使刷信用卡也要堅持下來。終於有一次,有一位老闆看上了他的作品,於是他和別人一起合作簽了一份合同。這次他賺了三十萬。有了這三十萬的“基金”,他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於是,他把自己的目標定爲向更專業,更有影響力的方向發展。開始了向中美協進軍步伐。他先後跟隨張道興、何加林、張復興、程振國等名師大家學習,經過不斷地努力,慢慢地他改掉了以前自學時沾染上的習氣,逐漸向專業化轉變。

2016年,他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他有兩幅作品入展了中美協舉辦的展覽。初戰告捷之後,他在圈內也慢慢地小有名氣。除了賣畫之外,也有文化公司請他當文化顧問。他也開始帶成人輔導班。與此同時,他也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畫家組成團隊一起衝刺國展。2018年年底,他終於如願以償,這一年,他有四幅作品入展,兩幅獲獎,順利拿到了中美協的入場券。

黃永濱的人物畫固然很有特點,但我認爲最有特點的還是他的山水畫。如今的山水畫大致分爲兩類,一類是以線條取勝,另一類是以墨氣取勝,黃永濱的山水畫顯然是屬於後者。從黃永濱的創作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以一種融入自然而高於自然的方式去作畫,他把他的所感所悟都融入了筆墨當中。

因此,他的山水畫作品不同於傳統中的山水模式,洋溢着生命活力,充滿着生機勃勃的現實生活氣息,沒有古人用品中荒寒、寂寥的情境,有着一種樸實平談之美,在看似尋常景色中,置入了素樸自然卻又生機盎然的境界。用筆灑脫輕鬆,用色清麗淡雅,繪出了一幅幅生動、清新的山野圖卷,具有樸拙的然之美。受到了行家的好評。

有人曾這樣評論過黃永濱的畫作:“黃永濱作畫,往往並沒有囿於自然實景的侷限,他追求的是大清新、大風骨、大氣象、但他卻能做到忘我而自有我在。這就是宋人程暢神自然而悟得的周敦頤長於吟風弄月之本義。在這之中,永濱既能解決了技法語言與圖像所達之審美理想相融或因不能互達而沒能捨一的矛盾,也解決了形而上與形而下、個別與一般之間難以互爲相涉和難以貫通合一的矛盾。”這段話不但表達了黃永濱的藝術追求,而且對他的思想也是一個很好的詮譯。

近兩年,黃永濱在加強自我修煉的同時,常常組織一些志同道合的畫家去實地寫生。和大多數畫家寫生不同,黃永濱的寫生是集人物、山水、花鳥於一身的綜合性寫生。

從近期他創作的一些花鳥畫來看,黃永濱的花鳥畫信手拈來,看似隨意,實則有法。主要是以筆墨取勝。不落俗套,別具一格。在花鳥畫也是採用的黃賓虹的“點染寫花”方式。“以點染寫花卉,含剛健於婀娜。”以書入畫,能把花的秀麗和枝葉靈動表現得淋漓盡致,用筆的蒼勁老辣,在在隨意的勾線中流露出深厚的功底。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儘管黃永濱在繪畫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事業上也小有成就,但他深知,中國畫最終拼的是人文修養。所以,近年來他除了研習佛學經典外,也注重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呂梁遠)

呂梁遠,筆名之一,作家,書畫家 ,策劃推廣人。八歲開始習字,青年時曾遍訪名家,中年時受高人指點,在敦煌山中潛心研學多年。其書畫作品深受藏家的喜愛。其人文評論經常被各大網站推到首頁,甚至頭版頭條,即使是推廣文章,也很受商家和讀者的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