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 採訪對象供圖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位列女性惡性腫瘤之首。十月正值世界乳腺癌防治宣傳月,“全程守護‘乳’此美麗——羅氏乳腺癌精準診療公益宣教媒體會”在上海舉辦。“近年來,隨着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創新藥物的研發應用,我國乳腺癌治療水平已取得長足進步,尤其是靶向治療技術的創新極大推動了乳腺癌個體化醫療的發展,使更多乳腺癌患者預後水平顯著提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指出,“但乳腺癌分型複雜,特別如三陰性乳腺癌這類缺乏明顯治療靶點的疑難病症,在臨牀治療過程中仍面臨挑戰。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明確分型,是爭取最及時、有效治療效果的關鍵。”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科楊文濤教授指出:“乳腺癌是一種需要多學科協同作戰的實體腫瘤,病理科更是臨牀非常重要的夥伴之一。精準的病理檢測結果對於乳腺癌患者的分型、指導治療方式的選擇,起着決定性作用。”

據統計,目前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80%,乳腺癌已是目前治癒率最高、生存時間最長的實體瘤之一。以HER2陽性乳腺癌爲例,與其他乳腺癌患者相比,該腫瘤惡性程度更高,進展更快,更容易復發和轉移,但隨着靶向治療藥物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恩美曲妥珠單抗的相繼問世,大大提高了HER2陽性乳腺癌治癒率,讓早期乳腺癌患者獲得更多治癒的機會,中晚期乳腺癌的診療也逐漸向慢病管理靠攏,更多患者不僅得以重回健康,更可以迴歸有質量的生活。

乳腺癌分型複雜,明確腫瘤良、惡性,以及惡性腫瘤的分型,纔可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2011年的《St.Gallen國際早期乳腺癌會議共識》確定了以腫瘤組織免疫組化檢查爲基礎的乳腺癌臨牀分型,根據檢測結果,可對乳腺癌進行與分子分型大致對應的臨牀病理替代分型,包括腔面A樣型、腔面B樣型、HER2過表達型及三陰性亞型,不同亞型的乳腺癌對應的治療方案各不相同。目前,免疫組化是檢測HER2、ER、PR、Ki-67的常規方法,羅氏診斷BenchMark系列全自動免疫組化檢測平臺可以提供包括VENTANA HER2(4B5)、ER(SP1)、PR(1E2)、Ki-67(30-9)等檢測,全自動操作可大大縮短檢測週期,減少患者等待時間。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