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出紅色的肉,具體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驢肉、兔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紅肉的脂肪含量高,所以長期大量攝入紅肉易導致高血脂、高血壓、肥胖、便祕等。

而坊間還一直有種傳聞說紅肉會致癌,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近日,發表在《BMC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中,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紅肉和乳製品中存在的一種糖Neu5Gc,它與血液中抗體發展之間存在着直接的分子聯繫,而該抗體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N-羥乙酰神經氨酸(Neu5Gc)是哺乳動物中常見的唾液酸類型的糖。多數食肉動物自身會合成這種分子,但健康的人類卻不能,這也是爲什麼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體後會產生劇烈地排異反應的原因之一。

當人類攝入乳製品和肉製品中的Neu5Gc時,其可被人體組織吸收。然而不幸的是,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卻把它當成了敵人,身體會不斷產生抗Neu5Gc的抗體,當抗體與Neu5Gc打的水深火熱時,身體就遭了殃,出現炎症反應。所以,若我們每天都喫大量紅肉,我們的身體會不斷髮生炎症反應,這樣的慢性炎症可增加腫瘤風險。因而在人類某些癌症疾病中,Neu5Gc也是一種特異性標誌物。

除此之外,研究還評估了紅肉攝入量對不同國家的影響,結果表明,不論任何國籍,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與紅肉的攝入量呈正相關,且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女性。

既然紅肉會增加患癌風險 那我們還能不能喫?

要辯證看待,正視紅肉的利與弊!

1、紅肉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和鐵,兩者結合形成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成爲造血原料;

2、對愛美的女性來說,適當喫點紅肉,可以使面色更加紅潤有光澤;

3、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來說,適當喫紅肉,可以改善貧血。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對於肉類的推薦:每人每天攝入量畜禽肉40-75克,即約一兩到一兩半。也就是說,喫還是要喫,但是不能喫太多;且烹調方式建議以蒸煮爲主,因長時間水煮肉可更好解離Neu5Gc,減少煎炸、烤制等高溫烹調過程中會產生的有害物質;儘量少喫加工肉製品(如經醃製、發酵、風乾、煙燻等加工而成的肉類);可以紅肉和白肉(雞肉、魚肉)交替喫,不必只盯着一種肉喫。

總之,不管怎麼喫,營養的多方攝入纔是最健康的。所以除了控制紅肉的攝入外,還應調節飲食結構,多食用優質蛋白、健康蔬果和全穀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