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併發症是帕金森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爲更好地規範和管理帕金森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小運動併發症對患者的影響,上海首箇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10月25日落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新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振國說:''對帕金森患者而言,哪怕是多爭取一天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種勝利。''

76歲的李女士受帕金森疾病折磨將近8年,不僅逼迫她退出了廣場舞的舞臺,近段時間更是難以控制自己的軀體,常常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這種強烈的軀體羞恥感常常令她情緒崩潰。直到今年7月,她前往新華醫院看了神經內科劉振國主任的專家門診,爲她制定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一定程度減少了她的異動症狀。

對於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在度過藥物治療效果的“蜜月期”後,發生運動併發症的幾率非常高。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出現的症狀複雜多樣,主要分爲“症狀波動”和“異動症”兩大類。

“症狀波動”的典型症狀一個是“劑末現象”,每次用藥的有效作用時間縮短,症狀隨血液藥物濃度發生規律性波動;另一個是“開關現象”,身體活動“開關”開着,患者就能動,可一旦“關閉”,患者明顯無法運動,最關鍵的是,誰也不知道這身體的“開關”何時開何時關,開多久又關多久。

“異動症”則表現爲運動過多,常見於面部肌肉、頸、背部、四肢簡單重複的不自主動作,或肢體像舞蹈樣擺動不受控制。這種不自主動作幅度可以很大,很容易造成受傷或殘疾。

劉振國說:“運動併發症的治療效果不佳,明智的選擇只有預防其發生。因此在這樣的情況,帕金森一站式診治的管理模式孕育而生,這令這一疾病的管理治療更加規範。”

今年7月,新華醫院牽頭出臺了《帕金森運動併發症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2020)》,專家共識指出,目前西醫對於運動併發症的治療優勢體現在臨牀分型及循證證據較爲充分明確,但缺乏對疾病整體治療的理念。而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理念正是對西醫治療不足的有效補充。中西醫結合治療帕金森運動併發症的啓動時機應貫穿疾病全程,既可加強西藥對運動症狀的改善作用,同時對運動併發症中的非運動症狀(如疼痛、感覺異常、抑鬱、焦慮、靜坐不能以及重複刻板動作等)改善更加顯著。

劉振國說,帕金森患者需要的是長期的管理體系。一方面需要長期的監測,不僅包括監測各項顱腦情況的指標,還有步態測試、色覺及嗅覺檢測等等,及時瞭解疾病的發展進度;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調整治療方案,中西醫結合,藥物與運動康復結合等等,讓患者可以更長時間的保持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質量。

據瞭解,新華醫院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設立:帕金森病量表評估室、肌電圖/震顫肌電圖室、神經電生理檢查室、睡眠監測室、專家會診室、心理諮詢室等,現有嗅覺檢測工具、色覺檢測工具、認知功能評估工具、步態評估系統、多導睡眠分析儀、震顫分析儀、經顱磁刺激儀等多個檢測儀器,能夠一次性完成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和中晚期評估,開展運動、非運動症狀及運動併發症一體化干預,針對不同患者進行個體化、精準化診療。

據悉,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已達250萬,隨着老齡化的加快,預計每年將新增病例10萬人。然而,接近15%的患者在患病2年以上纔去醫院就診,錯失了早期干預治療的最佳時機。帕金森病雖然尚無法完全治癒,但如果早期發現、系統治療,可控制病情並延緩進程。

科室介紹

上海新華醫院神經內科創建於1965年,1994年獨立建科,目前學科帶頭人由神經內科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劉振國教授擔任。科室擁有56張病牀,醫師22位,護士15位,醫技人員6位。所有醫師均爲碩士以上學位,目前是上海市神經內科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之一。科室每年收治各類神經內科疾病住院患者逾2200人次,門診就診患者逾13萬人次,目前科室常年開設神經內科普通門診、專病門診、專家門診和特需門診,吸引了周邊及外省市大量患者就診。科室還利用特色開展帕金森病、老年癡呆、癲癇及腦血管病的醫患交流會,並開設科室網站 (www.shxhsj.com);多次進行神經內科專項疾病義診活動;併成功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吸引了上海市和周邊江、浙地區各級醫院醫師前來參會;近年來科室還成立了楊浦區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聯合楊浦區周邊多家二級和三級醫院定期舉行神經系統慢性疾病聯合診治和病例討論會,既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又帶動了基層醫院的學習氛圍,同時真正惠及附近社區百姓,力爭解決就醫困難問題。科室下屬神經電生理室常設普通腦電圖、視頻腦電圖、24小時動態腦電圖、肌電圖、腦幹誘發電位以及腦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等,其中小兒及青少年24小時動態腦電圖檢查特色在上海市具有很大影響力。

醫生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