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代楚霸王因爲自視清高,就將成爲歷史的失敗者。與劉邦的生死一戰,敗的十分的慘烈。最後因爲無顏面對天下人最後選擇了在烏江邊上一刀解決了自己。也許失敗的並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剛愎自用的性格。和受不了失敗打擊的性格。如果放在現在這就是非常嚴重的情緒病和心裏失衡。這樣的人註定只能是良將卻不適合爲帥才。

沒有容天下的氣量,哪能得到天下的極權。當年劉項二人還是搭檔之時,就看出了很大的差異。公元前二百零六年項羽與劉邦一起攻打秦國,項羽在外消滅主力軍,而劉邦直接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在自己手下的配合下,與秦國的羣衆定了三責:亂殺人的要判死刑,亂傷人的要抵罪,有偷盜的要判刑。

並且還對關口城門派軍隊輪班把守,以防外兵攻打進來。一系列的舉措無疑是開始的安邦之舉。也許劉邦只是想和項羽分工明確,裏應外合。但是對劉邦的所作所爲項羽非常氣憤,他的亞父告知項羽,劉邦跟以往的做法不一樣,既不貪財又不近女色,估計是要在關中稱王了。項羽聽後決定明天攻近城內。這話被項羽的叔父知道了,他就偷偷的告訴了劉邦。第二天,不等項羽出發,劉邦就帶着手下到鴻門準備迎接項羽,見到了項羽之後並不急於解釋。

而是向項羽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說自己不會稱王,只是有小人在我們中間挑唆,引起了一些小誤會。項羽聽後開心的大設宴席。在席中,亞父多次向項羽使眼色,但是都被項羽有意避開了。亞父看項羽根本無意要殺劉邦,只能讓一個叫項莊上去舞劍祝賀時,找機會殺死劉邦。霸王看到項莊拿劍在劉邦身邊轉,便提議一起舞劍,跟他貼身很近,爲劉邦做掩護,使得項莊無從下手。

一次大好的機會從他的手裏錯失了。他根本就不是因爲絕對的信任和義氣,纔有意保護劉邦,而是他的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壓根就沒有瞧得起這個人。他以爲劉邦說不稱王,只是害怕他的懦弱表現。並沒想到是時機未到的隱忍。所以他放走了敵人,卻將自己送上了絕路。劉邦的手下張良看到這種情況,悄悄的離開了自己的座位,去門口與樊噲商量對策。

樊噲得知裏面情況執意要進去,於是他左手拿着盾牌右手拿着劍準備衝進去,卻被侍衛攔下,但是樊公卻並不理會衝進了營帳中。項羽看到來人大驚,張良便解釋是劉邦的侍衛,於是好酒好肉的伺候着,並誇他酒量了得,讓他挨着張良坐下。

期間劉邦幾次想借機會想逃出去,都沒有得逞,這時張良設計幫他脫身,還命人獻上一對上好的玉璧送給項羽。項羽得知劉邦已走,也不好說什麼,只能收下玉璧。亞父看到玉璧把它放在地上用劍砍斷,並說,我實在跟您無法在一起共商大事,這天下以後定是那劉邦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