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類的題目是公職面試中的高頻考點,很多同學在經過一定學習後,會覺得應變題目比較簡單,應對上也就相對有些模式化。但不知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簡單、好突破的題目,如果能有亮點呈現,那就很便利地可以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幫助我們拉開分差。今天中公教育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就是,在應變類題目中,我們如何突破思維侷限,拿到高分。中公教育專家爲大家準備了三個錦囊妙計,我們一一來看:

一、入情入境 練就火眼金睛

細心的同學,其實不難發現,應變類的題目,出題人往往給我們創造了一定的情境,而需要我們通過應變能力去解決的問題就或隱或現得鑲嵌在這個情境裏,所以要突破應變題目,首先需要我們能夠走入出題人給我們佈置的場景中去,去感受去發現;

比如,這道題目:

【例題】村委會接到電話稱,附近山區發生山體滑坡,有一輛旅遊大巴側翻被困。由於道路受阻,只能將被救出的人員安置在你們村莊,但人員情況不明,作爲村幹部,你該怎麼辦?

這道題目當中的顯性問題就是“1.救出人員安置在你們村莊2.人員情況不明”,但如果我們能入情入境去思考,就會發現一些隱性的問題,比如“1.電話那頭:人員受傷被困,情緒激動、心態不穩,相關人員正在組織營救;道路受阻了,被救出人員輸送不出去,需要你村負責安置、救治;2.電話這頭:被救出的人怎麼進村?進村後安置在哪裏?誰來救治,怎麼救治?情緒安撫,人員送離。”

這樣在情境感的指引下,我們的對策也會更加完善、妥帖:

1.廣播通知險情,讓村民避免出行;

2.號召黨員幹部、青壯年組織傷員輸送;

3.鼓勵村民報名收留安置傷員,並配合救治;

4.電話聯繫周邊村鎮,派出醫護人員參與救援;

5.協調同事帶領青壯年前往現場,引導幫助傷員輸送;

6.“我”留守村委,組織登記熱心村民,分配傷員;

7.村衛生室負責人,組織支援人員在村口對傷員進行等級劃分,入戶或集中救治;

8.熱心村民引導入戶,配合救治,心理安撫;

9.跟進道路搶修進度,配合送離。

二、角色互換 找準解決途徑

應變題目的解決中,有的同學會被一些非核心的問題牽着鼻子走,比如說,羣衆生氣說要投訴你,同學就被這個問題佔去了所有精力,或者說被這個問題嚇慌了神,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就不妨冷靜一下,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羣衆,你是來辦事的,還是來生氣的?那麼羣衆最需要我們做的是什麼呢?我們答題的重點應該圍繞什麼呢?答案就在角色互換、換位思考間呼之欲出了。

【例題】某貧困村要進行道路硬化,施工前已經徵得全村村民的同意,某日正要施工時,人稱“倔老頭”的特困戶老趙突然反悔,拿着鐵鍬砸打施工車,阻撓施工。假如你是施工方現場工作人員,你會怎麼做?

拿到題目後,我們不難發現,題目當中的緊急問題就是“‘倔老頭’特困戶老趙鐵鍬打雜施工車,阻撓施工”;而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該如何說服“倔老頭”特困戶老趙配合施工。那麼問題來了,當我們說服他的時候,如何才能作到“穩、準、狠”,精準溝通,有效溝通呢?

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換位思考,想一下“如果我是老趙,我爲什麼會反悔”?“倔老頭”讓我們感受到老趙應該是一個對自己認可的東西很難改變想法的人,那麼他反悔就很有可能是認爲道路硬化沒有多大的意義;而“特困戶”也表明老趙經濟拮据,而修路是需要各家出資的,那也有可能是老趙急需用錢,所以才以此來阻撓施工,想要要回之前的資金。

這些假設都是合理的,也是根據題幹信息,在角色轉換之下得出的假設。這樣的合理假設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所以,針對老趙的不同情況,我們可以:1、耐心解釋 徵得配合;2、募捐、申請補助 解決燃眉之急;3、設身處地 共鳴共情。

三、轉危爲機 打破困局窘境

在應變題目的考查中,有些地區的出題人是非常刁鑽的,創設的都是很尷尬很棘手的局面或問題,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按照常規思維,那就很有可能陷入死衚衕,或者感覺此題無解。然而這個時候,也往往是我們展現應變能力的最佳時機。如果能夠轉危爲機,利用看似無解的局面達到我們的終極目標,那絕對是加分項了。

【例題】在電視問政的直播環節,水質監測部門的負責人說本市護城河污染防治取得突破性進展時,現場有位羣衆忽然拿出一瓶水,說是護城河的水,還問道:“你說治理好了,那你把這瓶水喝下去。”如果你是該負責人,你會怎麼回應?

這個題目當中的緊急問題顯得有些棘手。在電視問政節目中,作爲被質疑的職能部門領導,羣衆如此做法。當真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但讓我們冷靜一下:

此時我們的危機是:電視問政節目中,要不要直播“喝護城河水”。而機會也同樣存在,利用鏡頭和此舉之下的關注度,是我們1、彙報成果的好機會;2、科普知識的好機會3、動員鼓勵的好機會。

所以,當下我們在現場回應中,可以按照以下邏輯:

1、感謝關注,緩解尷尬;

2、彙報成果,贏得信任;

3、專業解讀,告知區別;

4、做好承諾,動員羣衆。

中公教育希望這三個錦囊妙計,能夠幫助大家突破侷限,提升應變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