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爆發了大規模的兵變,史稱武昌起義。武昌起義點燃了辛亥革命的導火索,革命形勢席捲全國。不過雖然革命形勢如火如荼,革命黨鬧得非常厲害。但實際上,當時的革命形勢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嚴重,清政府仍然有能力撲滅起義。清政府之所以被推翻,主要原因是袁世凱的逼宮。袁世凱攜革命黨的威勢來逼迫清帝退位。當然,清帝並不願意退位,那些身居高位的滿清權貴、八旗將士也都不願意清帝退位。實際上,不僅旗人支持清政府,很多深受清政府恩惠的漢人以及和清政府同盟的蒙古人也同樣支持清政府,比如兩江總督張人駿、江南提督張勳等人。當時來講,清政府實際上還有一定的實力。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當時清政府仍有不少的資本,爲何清帝還要老老實實退位?其實,不是清帝想退位,是當時形勢所迫,不退位不行。

首先,雖然清政府仍然有很多支持者,但支持者的勢力相對較弱。清政府的支持者主要來自旗人,但身居高位、長期養尊處優的滿洲權貴根本沒有什麼能力,除了喫喝玩樂什麼都不會。而他們依仗的軍事支柱八旗將士早已失去了鬥志和血性,有的連馬都上不去了,指着他們打仗根本就是妄想。至於由綠營整編的巡防營,也不比八旗士兵強多少,雖然對清政府比較忠心,但根本沒什麼戰鬥力。除了張勳和張作霖等幾支巡防營還算拿得出手,其他的根本不堪重用。憑着這幾支巡防營是擋不住席捲全國的革命軍的。

起義軍多以新軍爲主,新軍戰鬥力極強,巡防營根本不是對手。所以在戰鬥中,各地駐防八旗和反抗的巡防營大部分都被新軍消滅了。那些清政府的支持者見勢不妙,全都紛紛改弦更張,拉起了革命的大旗,搖身一變,紛紛加入反清陣營。連忠心耿耿的辮帥張勳都妥協了,不要說其他人。清政府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袁世凱和他的北洋新軍。北洋新軍是清政府的武力支柱,也是清政府唯一能指望的救命稻草。清政府想要繼續維持統治必須依靠袁世凱。但袁世凱已經生出反心,憋着勁地想要把清帝趕下臺,所以清政府誰都指望不上了。

可以說,當時的清政府已經無路可走。其實,清政府早已名存實亡,即使辛亥革命不爆發,清政府的統治也維持不了多久。因爲清政府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權威。早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政府就逐漸失去了對地方和軍隊的掌控。到八國聯軍侵華時,清政府已經控制不住局面,壓制不了地方實力派。面對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等地方實力派大搞東南互保的叛逆行爲,清政府竟然無可奈何。慈禧太后都搞不定這些實力派,孤兒寡母的隆裕太后和宣統帝就更沒戲了。至於把持軍政的攝政王三兄弟,一個比一個廢物,根本掌控不了局勢,一出事,根本指望不上他們。實際上,當時的清政府已經完全被地方勢力和袁世凱等權臣架空了。地方勢力尾大不掉,根本不聽清政府號令,而朝堂和京畿又被袁世凱把控,清政府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如果袁世凱不高興,清帝都出不了北京城。

面對洶湧的革命形勢和袁世凱的逼宮,雖然隆裕太后和宣統皇帝不甘心,但清王朝大勢已去,清帝除了退位已經別無他法。如果清帝乖乖退位,大清皇室和旗人還能保命,如果非要和袁世凱及革命黨魚死網破,別說給予優待,估計連普通老百姓都當不成,搞不好大清皇室都得消失了。就是那些普通旗人也未必能剩多少。所以隆裕太后含着眼淚同意退位,以此保全了皇室宗親和上百萬旗人。不過即使如此,很多滿人仍然受到衝擊,尤其是各地的駐防八旗被消滅殆盡。很多旗人不得不隱姓埋名來保全自己。所以,不是清帝想退位,是迫不得已。當然被迫退位的溥儀和那些遺老遺少以及清政府的支持者不甘心,所以纔有了張勳復辟和溥儀跑到東北當僞滿洲國皇帝。當然,清政府的覆滅是歷史的必然,雖然溥儀和滿清遺老遺少折騰了半天,最終也沒能復興大清,大清帝國還是湮沒在歷史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