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有點難過……又一個做自媒體的同行退出了。

原因是無法養活自己,所以找到了工作之後,就和自媒體斷個乾淨。

或許這成了他的傷心地吧。

沒法挽留,縱然我有很多經驗,去教你如何挽救要死不活的賬號,

但也要自己融會貫通,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向

聽道理是一碼事,去做並且做認真了,是另一碼事。

最難的一點,就是堅持

一些人遇到瓶頸,遇到平臺變動等等意外,收入突然降低,就焦躁彷徨,覺得自媒體的末日到了。

然後就開始想辦法在現實中找個“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

我承認自媒體作者的收入構成就像金字塔,站在頂端的就那麼點兒人,更多的,只能當成兼職賺零花錢。

最悲慘的是,全職做自媒體,投入了所有精力卻無法養活自己的作者。

其實很多人就像那無頭蒼蠅一樣,埋頭寫文,拼命碰壁,始終找不到出路

他們時常質疑自己:明明感覺自己文筆還行啊,爲什麼我就爆不了文?

方法不對

我曾經刷到一些寫長文的作者,閱讀量少得可憐,文筆沒問題,但我硬是看不下去,沒耐心看完。

其實我本來連點進標題的慾望都沒有。只是湊巧點進去了。

第一就是標題無法吸引讀者的點擊慾望,第二就是排版不美觀、大量字不分段、說教形式、邏輯差等等。

成功的長文,必定是一環扣一環,看了一段還想看第二段,看完了還意猶未盡,想留言說兩句自己的感想。

所以寫文也不是一蹴而蹴,你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文筆再優美,但是像記流水賬一樣,誰願意看。

讀者點開這篇文章,要麼是想得到一個答案,要麼是想吸收一點新奇玩意兒,要麼想娛樂一下自己,總之都是有目的的。

抓住讀者的心理和共鳴點,纔是爆文的關鍵呀。

所以作者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要多研究讀者的興趣點,多看平臺的爆款文章有什麼特徵……汲取經驗,充實自己的乾貨量、知識點,才能更快速地抓到機會。

很多人到了一定的瓶頸期,得不到收入預期就氣餒了。又或者在平臺未改變之前收穫了一波紅利,突然面對改變的規則,無法適應,就想要打退堂鼓。

越寫越沒信心,總覺得自己是不是被平臺打壓了。被打壓是存在的(與違規多次有關),但不是永久的,只要號沒有被扣到一分不剩,都能爬起來。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多做嘗試

我最瘋狂的時候註冊了三個號,每個號都寫不同風格的東西做嘗試。

我試過做視頻、做圖集、寫時尚穿搭、寫影評劇評、寫八卦、寫深度人物、寫港臺娛樂、寫國外明星……(這就是爲啥我現在只要是泛娛樂領域什麼都能寫的緣故,硬是練出來了)

還是那句話,得堅持。不因一時的失落而喪氣,不因短暫的失敗而放棄。

我也有過低谷期呀,將近一年的時間,寫啥都沒流量,最後不是挺過來了嗎……也感謝在最低谷的時候有兩家平臺簽約了我,其中就有百度知道,讓我不至於養不活自己。

你試過早晨起牀喫完早餐就開始寫,一整天除了喫飯上廁所,不停的寫到晚上11點嗎?

即便是喫飯上廁所,也拿着手機刷領域新聞,看熱點,看別人寫的爆款文章,尋找靈感。

從書中吸收營養

有很多作者會覺得時間久了,人越寫越疲,感覺有些地方還是無法表達得更精準。僅僅看媒體文章,並不足以得到足夠的營養。

感覺自己的詞彙量不夠用了,缺乏對一些人物的細節描述了,想嬉笑怒罵卻舌頭打結了……書到用時方恨少,腦子到用的時候,就恨自己沒有多讀一些有用的書。

所以我還會購買一些自帶有趣靈魂的書,來拓展邏輯思維。

如郭德綱的親筆作品:《過得剛好》。

郭德綱式幽默,也是郭德綱的人生態度。這本書妙語連珠,文字獨特,語言幽默風趣,讀之不禁令人捧腹。

看了這本書,感覺打開了新天地,我從來不知道罵人不帶髒字兒同時還能引經據典,這不正是我需要的嗎?

有些時候寫作,需要的就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本事,既輕鬆又不至於讓人覺得粗俗。

郭德綱的文筆極其灑脫流暢,讓人深深歎服他的邏輯思維和文化底蘊。這和臺上那個輕鬆詼諧講着相聲逗觀衆傻樂的郭德綱有些不一樣。

也難怪,他可是家裏藏着一個圖書館的能人。

話說回來,你若把自媒體當成投機取巧的賺錢方式,那就得不到好的回饋。不斷汲取知識,才能進步嘛~否則腦子慢慢被抽空,會寫到寫無可寫,每篇文章都雷同的地步。

當然了,任何從事腦力勞動的行業都是如此,充電是必須的。

興趣是堅持的基石

自媒體能養活自己,還能養一大家子,甚至買房買車。

很多人缺的,就是這兩個詞:“方法”、“堅持”。

能夠讓自己堅持下來的,除了真金白銀,不可缺少的就是——興趣。

如果對寫作、對你運營的領域沒有興趣,如何去堅持?

最近編劇於正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我那時候也不出名,去橫店的時候,基礎設施還不太好,分配給我睡覺的地方,連腳都伸不直。每天晚睡早起,累得不行

“但是做自己的喜歡的事情,再累我也是開心的,我特開心,真的”

如今於正終於當上了製片人,還監製出了不少熱播古裝劇。他同樣是基於興趣,才走到今天這一步。

後記

說了這麼多,也是因爲看到昔日同行心灰意冷,頗有感觸而已。

他不肯再堅持,也是基於做得疲累,對這個行業失去了興趣。

現在我們在百家號建立了機構“墨北文化”。本着當初跌跌撞撞找出路的經歷,我們想幫助到更多的有文字功底卻無法變現的娛樂領域作者早日理清運營方向。

如有興趣加入機構一同成長,找墨娛或者娛小北留言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