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糖尿病對照人羣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患血管性癡呆的幾率增加了3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良會增加癡呆的風險,尤其是血管性癡呆和非血管性癡呆。

相比於HbA1c<7%的人,HbA1c>10.1%的人血管性癡呆風險增加93%,非血管性癡呆風險增加67%,阿爾茲海默病相關癡呆風險增加34%。

發病表徵

血管性癡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記憶、認知和行爲等腦區低灌注的腦血管疾病所致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徵。

該病多發生於老年人羣,臨牀表現以認知功能進行性下降爲主,隨着腦血管病變的發展而呈現出階梯性的波動,且其認知功能下降、人格改變不如阿爾茨海默病明顯,同時伴有明顯的局竈性腦組織病變體徵,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極爲不利。

發病原因

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腦缺血缺氧等原因均可導致腦血管性癡呆。而高齡、吸菸、癡呆家族史、複發性卒中史和低血壓者等易患血管性癡呆。

而糖尿病友以老年人居多,且該類糖友是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等腦血管病變的高發人羣,加上其血糖水平較高,容易出現腦血管病變,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認知功能受損,故血管性癡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病率較高。

大量調查顯示,糖尿病友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概率約是非糖尿病友的1.5倍,糖尿病可加快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隨着糖尿病病程的進展,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智力水平下降。因此,臨牀上需針對糖尿病友併發血管性癡呆進行積極防治。

如何預防

血管性癡呆是目前唯一可預防的癡呆類型疾病,關鍵措施爲控制引起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及時控制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與飲酒、心臟疾病等,就能極大地預防。

預防血管性癡呆應從年輕時做起,從預防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腦動脈硬化入手,正所謂“未雨綢繆”。

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飲食結構:不嗜菸酒,適當多喫新鮮蔬菜、水果,限制進食動物性脂肪或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等,控制飲食,防止過度肥胖。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培養開朗的性格。

到了老年後,尤其要堅持不斷學習,加強記憶力,培養保持樂觀的情緒,使大腦保持活力,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以延緩大腦衰老。做到以上這些,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血管性癡呆的發生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