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聖誕,希臘人的皇帝曼努埃爾二世遊說歐陸各國皇公而遍遊西歐各國,歐洲人爲這位博學多才的皇帝的高貴舉止所傾倒,可卻只得讓其敗興而歸——皇帝本人建議組建一支新十字軍,共同對抗已日趨嚴峻的異教徒威脅,但和者寥寥。

有人不禁感慨:如此高貴的基督教貴族卻被東方的薩拉森人逼迫走投無路,以至要遠赴西方乞援,古羅馬帝國的榮耀如今何在?

本書講述了:拜占庭帝國的千年都城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和基督教世界抵禦伊斯蘭世界的堡壘。但在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伊斯蘭世界的力量,力圖攻克這座城市。1453年4月,八萬名裝備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戰士開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區區八千名基督徒士兵。

在一連數週的炮火之後,城市轟然陷落,這一事件改變了世界,也標誌着拜占庭的滅亡和中世紀世界的終結。《1453》背後的研究無可挑剔,它是一個講述勇氣、殘忍、技術革新、忍耐和運氣的生動而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它同樣是當下的故事,是將中東的對抗與現代世界連接起來的一系列事件中的關鍵鏈條。

本書細緻展現了1453年土耳其人攻佔君士坦丁堡這一事件的全貌。作者的史學功力體現在對海量文獻的選擇和使用上,但書本身並沒有什麼史學研究。我個人就像閱讀《魔戒》“雙塔奇兵”的偉大攻防戰一樣感到驚心動魄,只可惜這次是守成方失敗了,儘管失敗,但以如此弱小的兵力,依靠城牆、信仰和先進的技術,居然支撐如許之久,令人感佩。

帝國皇帝君士坦丁第十一的命運也讓我對他本人肅然起敬。此外,交戰雙方均爲帝國,淋漓盡致體現了民族是想象的共同體的特徵。

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的悲劇總讓我想起大阪城的豐臣秀賴,同樣是“永不陷落的城池”,同樣經歷了黑暗降臨前,有如迴光返照般的誓死反擊,最後卻如宿命般,逃不過之前的爭執與背叛,戲劇反轉般地陷落。而我們總是迷戀敗者的歷史,但歷史總是在嘲笑我們的意氣用事。

奧斯曼帝國與德川幕府都開創了至少兩百年的開明盛世,而我們同情的基督教世界與豐臣家族,正是因爲之前的黑暗統治,才換取了當初的失敗。

克勞利秉着寫一本嚴肅歷史書的態度,用翔實史料加上自己嫺熟的寫作手法,讓人身臨其境參與到將近600年前那場慘烈戰役中。拜占庭徹底退出歷史、奧斯曼正式紮根歐洲,伊斯蘭教也取得了對基督教幾百年戰爭中的重大階段性勝利。

除了刻畫戰爭場面是一把好手,克勞利筆下的歷史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君士坦丁十一世拒絕投降、浴血奮戰到最後一刻的身影,在我腦海中逐漸清晰,彷彿和好萊塢電影中的斯巴達勇士重疊在一起。

歷史如長江大河,源頭的水滴,也在推動着入海口處的波瀾,我們永遠只是歷史的中間者,我們不知道這條大河將向何處去,它本然的邏輯是什麼,在後人眼中,我們永遠是盲目的,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對歷史應保持最起碼的審慎,因爲今天肯定的,明天就可能被否定,今天無比自豪的,明天可能就成爲天大的笑話。不同文明有自身的脈絡,而瞭解這些,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