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2期:

在《走向共和》中,推動前半段劇情的發展,有兩個重要人物,是不得不提的,一個是李鴻章,一個就是翁同龢。

兩個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既同朝爲官,又屬不同的陣營,還是私人感情上的死對頭。

晚清知名對聯: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

說的就是上述兩個人,顯然,這幅對聯對他們兩個飽含諷刺。我們前面講過了多期李鴻章,也講完了翁同龢的輝煌時刻,下面就要講講翁同龢的黯然落幕了。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2期:“禍己、禍君、禍國”,晚清清流領袖翁同龢,究竟是不是奸臣?

一、

中國人講究蓋棺定論,就是人活着的時候,不好多說,但人死了後,就可以系統客觀地去評價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視劇,叫《神醫喜來樂》,俺們是老鄉,滄州人。其中有喜來樂給李鴻章看病的情節,喜來樂把臺灣比作燒餅,把滄州比作燒餅上的芝麻,這麼大一塊燒餅說丟就丟了,你的病我看不了。

李鴻章當時怒了,說了一句:

“議和是太后讓去的,條約是聖上批准的,所以滿朝文武都說條約簽得好。我也知道,等我百年之後,我一準不是個人啊。可我以爲總得等我死了纔會有人罵我,沒想到我活着的時候,你也敢說這番話。”

這就是李鴻章對於蓋棺定論地闡述,他也清楚自己簽了這麼多賣國條約,死後必然會被罵。但是他也委婉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議和是慈禧太后要求的,條約是光緒帝簽字批准的,結果這個鍋讓他背了。

同樣,喜來樂也有小市民的侷限性,他只知道簽約的是李鴻章,也只敢罵李鴻章。對於真正導致戰爭失敗的太后和光緒帝,卻不敢表達意見,這或許就叫反奸臣而不反皇帝吧!

同樣的道理,後面對於翁同龢的評價,也僅僅是把他放在了“奸臣”的位置上,而不是去追究他身後的勢力。

咦,有人就有疑問了,翁同龢什麼時候成了“奸臣”了,教科書中可不是這麼寫的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二、

還是回到那副對聯,那副對聯其實就表明了兩個意思:

一是李鴻章太貪心,二是翁同龢太無能,其實這樣解釋,並沒有做到一一對應。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開始逐漸理解了李鴻章和翁同龢,李鴻章也轉變成了實幹家,翁同龢卻成了空想家。

至於貪,其實倆人都貪的,一個是貪財,一個是貪名,當然,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歷史上沒有一個清流是被餓死的,也就是說清流並不清貧,真正清貧的活不下來。所謂的清流,不過是一個階級罷了,他們總是站在道德的最高點,抱團抨擊異見者罷了。

作爲高幹子弟,貨真價實的科舉考試狀元,且爲兩任皇帝的老師,還是清流領袖。翁同龢在史書上一直是以正面形象出場,其人品,還是毋庸置疑的,最起碼主觀上沒有做過惡事。

在我們小時候,或者是傳統觀念中,人就分兩種,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非黑即白:

比如壞人,就得有個壞人的樣,壞得流膿的那種,像從小就彈球打蛋、放屁呲窩、劁豬煽馬切驢蹄、漱梨核子拔菸袋、偷雞摸鴨子、爬瓜溜西瓜皮……

長大了後看見民女就想上啊,看到老人就想踢啊,看到小孩就想拐啊,等等等等。這類型的壞人,雖然“壞”字寫在臉上,但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至少他發壞的後果沒有那麼嚴重。

講這些例子,倒不是翁同龢有多壞,而是要表明,有時候不壞的正人君子,其對國家,對個人,所造成的危害,要遠遠大於前者!

三、

對於翁同龢,咱有一說一,其人並不壞,他比頑固派要開明的多,像維新派的康有爲就是他推薦的。他又比洋務派和維新派要保守,尊崇儒家的那一套,也有點排斥外來事物。

晚清認識翁同龢的人,評價他人是聰明的,但是格局方面,還是欠缺:

“自小即長於察言觀色,行事處世圓滑。”

費行簡在《近代名人小傳》中評價翁同龢:

“臨事喜納羣言,而不能別其是非,持論不免兩歧。”

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就是說,翁同龢這個傢伙,缺乏魄力,說話辦事總是站在道德最高點的。他不幹,也能說出自己不幹的道理,他幹,也能說出他乾的道理。這樣做也行,那樣做也可,在他嘴裏,總是能給自己圓場,這就是讀書太多的人,迂腐的表現。

他可以噴你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也可以誇自己是不到長城非好漢,他可以噴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他也可以誇自己是車到山前必有路。

這也導致在舉薦康有爲一事上,他犯了糊塗:

他知道光緒帝肯定喜歡康有爲,所以舉薦的時候,一直誇他的才幹勝自己十倍。康有爲是啥人,朝廷上下誰不知道,翁同龢此舉算是得罪了頑固派,可是他還不放心康有爲,又加了一句:

“人之心術,能否初終易轍,臣異未敢深知。”

得,這下子又把維新派都得罪了……

四、

翁同龢要不要爲甲午戰爭的失敗買單?

言歸正傳,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爲甲午戰爭的失敗,責任在翁同龢身上。在《走向共和》中,關於這個問題,也是闡述的相當準確,究其原因,無外乎這麼幾條:

如果說帶有個人情感的話,很多人會覺得翁同龢小肚雞腸,因爲自己大哥翁同書的事,跟李鴻章有了私仇。所以,在後來他當戶部尚書的時候,故意卡北洋水師的經費。還在後來成了主戰派,慫恿光緒帝宣戰,並最終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

如果從陰謀論或者是黨派鬥爭上談的話,則是因爲翁同龢是帝黨,李鴻章是後黨:

1886年的時候,慈禧太后良心發現,要還政給光緒帝,不再垂簾聽政了。翁同龢這個迂腐的文人就體現作用了,這一點他還寫到了自己的日記裏,在他的觀念裏,最高權力(皇位)的禪讓,是要三辭三讓的。

“三辭三讓”是源自於周泰伯讓位於季歷事,後人稱之爲盛德,後來就變味了,成了一種潛規則的禮制了。比如曹丕辭了幾次後,才勉強接過了漢獻帝的皇位,比如李世民,也是一再推辭,纔不得不接受李淵的皇位。

所以,翁同龢自作聰明的懇求慈禧太后,不要一下子歸政給光緒帝嘛,你還可以訓政啊,巴拉巴拉,想塑造一個母慈子孝的典範,此處可憐光緒帝一小會兒。

結果,人家慈禧太后倒不客氣,既然你這麼強烈的懇求我,我就勉爲其難,再訓政幾年吧!

五、

1886年到1888年,這段時間,其實是兩套班子在運作,光緒帝一套, 慈禧太后一套,但軍政大事還是慈禧太后掌控。

1888年,光緒帝大婚,這時候是要完全歸政給皇上了,慈禧太后也不戀權,時不時去還沒修好的頤和園小住,至少她得做個姿態。

在這種情況下,時任戶部尚書的翁同龢就開始耍小聰明瞭,也是從這時候起,北洋水師的經費斷了,他開始全心全意促成頤和園的迅速完工:

“南北洋購買,洋槍,炮彈,機器事,暫停兩年,所有銀子解部充餉。”

後來爆發的甲午戰爭,主戰的翁同龢其實還有他自己的小算盤:

這個算盤也是相當的齷齪,戰敗了,則可以一舉廢掉北洋水師,廢掉李鴻章的兵權,後面再建大清海軍,光緒帝掌握兵權。如果打勝了,更顯得光緒帝的威武和自己決策的正確,乘勢廢掉後黨的軍權,也不在話下。

只是,翁同龢沒有想到戰敗的代價如此之大,他又反過來埋怨李鴻章去籤那不平等條約了:

“寧增賠款,必不可割地。”

實際上,我覺得翁同龢的思想不一定會這麼齷齪,也不會那麼小家子氣而不顧大局。縱然他跟李鴻章有私仇,但是放在了軍國大事上,這種氣度還是得有的。

六、

翁同龢這麼表現的真正原因,其實就是迂腐,他這種文人從政,最大的弊端是不接地氣。他根本不認爲大清會敗給日本,完全是懷着一腔熱血,忠君報國的思想主戰的。

畢竟北洋水師喫了那麼多銀子,平時張口閉口就是老子亞洲第一,怎麼真到事兒上了,你李鴻章又說打不了呢?

北洋水師戰敗,不僅翁同龢震驚,整個清廷上下,包括西方列強們也震驚了,簡直不敢相信,當然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我們前面也分析過好多次了,就不細講了。

在《走向共和》中,恭親王臨終前跟光緒帝說話,提到了翁同龢,他氣不打一處來,評價翁同龢是: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者!”

意思就是說,把整個天下的鐵都哪來鑄,都沒有他翁同龢犯的錯大!

實際上,恭親王之所以不喜歡翁同龢,除了甲午戰爭失敗的痛心疾首外,還是因爲他是洋務派。搞了這麼多年的洋務運動,一場戰爭,打回了幾十年前,自己一生的心血全廢了,無處發泄,只能發到翁同龢身上了。

對於翁同龢來講,他的才華、學問、清廉都沒有問題,爲人也算正直。但喫虧就喫虧在他讀書太多,滿腹經綸,什麼事到他嘴裏總能講出自己的道理來,且好爲人師。

出發點不能說他錯,但終歸是得罪了太多人,再加上後來意志不夠堅定,變來變去的,最終被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所不容,隨便找了個藉口,弄回家養老了。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慈禧太后曾經動過殺翁同龢的念頭,但榮祿幫他躲過了殺機:

“本朝尚沒有殺過師傅!”

翁同龢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算是給自己的一生定了性:

“六十年中事,傷心到蓋棺。不將兩行淚,輕向汝曹彈。”

回到題目,奸臣的話,翁同龢還真算不上,但是確實誤了國,本來可以做到更好的!

我叫楊角風,我們講的並非《走向共和》,而是這段沉重的歷史,以及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第62期到此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就請關注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