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售額上看,“雙11”早已取代起源於美國的“黑色星期五”,成爲全球第一大購物促銷日。這個轉換耐人尋味,一方面在西方百貨業日漸式微,同時消費日趨理性化,“黑色星期五”已經很難掀起波瀾,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另一方面在中國,十多年前電商以行業“攪局者”的身份崛起,雙11是他們撼動傳統零售業的號角。而現在,“雙11”已經成爲中外品牌商、零售商及消費者的狂歡日,成爲測量中國邁向消費型社會的一支溫度計。

中國正處於從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後期過渡、工業化向信息化過渡的雙重迭代期,需要依靠這種儀式感烘托出的熱烈情緒,來助推經濟轉型,尤其是在疫情對經濟的嚴重影響之下,“雙11”激發大量消費品生產者、銷售商投入到一種積極的備戰狀態。這就像是經濟肌體所分泌的多巴胺,有利於他們對於未來產生相對樂觀的預期,而這種預期是可以通過就業和收入,傳遞到終端消費者那裏的。

目前,中國正在轉向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循環實際上是世界各大工業國,尤其是後發工業國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必然結果。內循環爲主的經濟就是以消費作爲主要拉動力的經濟,消費就是這一階段經濟的頂樑柱,消費穩,內循環自然也就穩了。

作爲後發工業大國,美國在工業化過程中經歷過兩次明顯高速增長的消費大潮期,分別是1920年至1929年,以及1940年至1970年期間,在兩次消費大潮中,商業模式創新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在第一次消費大潮期間,信用卡獲得廣泛普及,信貸消費出現並漸成主流,極大促進了耐用消費品的普及。19世紀20年代中後期,超過60%的汽車消費通過一般信用支付或分期付款完成,洗衣機、留聲機、傢俱、珠寶、高檔服裝等耐用消費品,開始廣泛提供信貸消費服務。

在第二次消費大潮中,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店、連鎖餐飲等零售和生活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成爲消費增長的助推器。這一期間主流消費人口迅速擴大,整個社會經歷最後一次城市化浪潮,城市人口從60%左右過渡到80%以上,基本完成城市化。在美國,從麥當勞到肯德基、從沃爾瑪到好市客、從GAP到NIKE,都是在這一發展階段誕生的,這些品牌在美國一直屬於不折不扣的大衆日常消費品牌。

中國目前正處在類似於美國第二個消費高潮前的工業化階段,而此時疊加的移動互聯網普及所帶來的消費信息化,成爲商業模式創新最稱手的工具,各行各業都在應用這一工具迭代自己和別人的商業模式,而“雙11”就是工具使用的比武大賽。

據統計,2019年中國居民消費率僅爲38.8%,遠低於美國68%、德國52%以及韓國49%的消費率。高儲蓄、低消費既被看作是一種傳統美德,同時也是中國快速工業化的法寶之一,但這對以消費支撐的內循環來說無疑將產生負面影響。而要真正實現內循環,確實需要更大的消費購買力支撐。

在既往的“雙11”促銷日中,年輕人是購物的絕對主力,與美國“黑色星期五”曾經的全家出動盛況相比,“雙11”更像是“青年購物節”,中老年人大多身處這場狂歡之外,對商家及對消費增長來說,這讓“雙11”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掘。如何提高中老年人的消費慾望,把錢花在必要的地方而不是被非法金融或各種不正規銷售套路,這是一個難題,也是商家和機構應該開動腦筋解決的問題。

目前急需提升的是中老年人羣的消費意願,造成中老年人羣高儲蓄、低消費的原因,一是傳統文化觀念,二是醫療健康方面的後顧之憂,三是住房貸款形成的支付壓力。針對這些,政府在刺激消費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針對性。文化觀念方面不太好改變,但從國力上來看,醫療健康方面的公共支出,已經到了可以提高保障比例的時期,增加這方面的投入,在增加國民福祉的同時,也會刺激消費的增長;另外在消費券的使用和發放方面也可以更多向家居、裝修、旅遊、汽車等方面傾斜。

“雙11”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越其作爲一個購物促銷日的價值,既是一面舞動的旗幟,也成爲某種社會的隱喻和暗號。這一被賦予了複雜印記,在原本平常的日子裏被激發出的消費熱情,或被有些道德家掛上“物慾橫流”的標籤,或被有些文化學者戴上“消費主義”的小帽,但從發展經濟、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角度看,這一被商家人造的“虛假”節日,依然值得社會乃至官方給予多方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