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師範大學松江實驗中學出現了一批“學生校長”,他們巡邏教室、校園,還能旁聽行政會、觀摩班會課等。

這源於該校舉辦的一項學科闖關活動,而獎勵之一就是可以體驗做“一天校長”。活動中,有43名學生獲此獎勵。

有觀點認爲,把當“一天校長”作爲獎勵,是對傳統激勵機制的一次創新探索,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校園主人翁意識,也是“管理育人”。(11月4日環京津網)

主人翁,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一個單位或一個集體當家作主的人。管理學中,常用的是主人翁意識,意思是每個人都把自己當作集體的“當家人”,處處事事爲集體着想。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地方,是一個特殊的集體,說她特殊,是因爲他與其他一般單位、集體人員構成不一樣。

工廠、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都是成人,其工作目標是一致的。工作只有崗位上的差異,但無“分工”上的不同。因此,每個人都應把自己看作爲單位的主人,都是可以和“當家人”“換位思考”。

而學校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羣體——二者身份、年齡、心理狀態各不同,“工作”性質更是不同。教育者的目標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健康成長,而受教育者的目標是如何學好知識,練好技能。

因此,教師和學生心雖然要相通,但卻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換位思考。特別是站在學校制高點的校長,更是如此,他思考的是如何制訂學校教育方略,如何管理激勵教師抓好教育教學,如何使學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如何讓學生健康成長,這一點,對心智尚不成熟、知識和人生閱歷尚不豐富的學生來說,更是無法去“換位“思考的。

當然,學生是學校的主人這一“論斷”無可非議,但這個主人,當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愛學校,愛公物,愛集體、守紀律、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尊重老師、團結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創造溫馨和諧的文明校園等等。

如果說參與學校管理,那也是也以學生身份參與管理——班幹部、團隊幹部、學生會幹部等。當然,作爲學校的主人,他們有着提建議、意見的權利,有着幫助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及管理的義務和責任。

但無論如何,讓學生做校長,而且是“一日校長”,這樣的“創新”舉措並無多少教育意義,對學生的成長也並無益處。

其一,縱觀“一日校長”工作,無非是跟着校長去巡視校園環境、班級晨間情況、午間、晚間執勤、檢查各班路隊情況、巡視食堂用餐文明情況、參與列席學校行政會,觀摩行政會並發表個人的見解和思考……

所有這一切,其實都是很多學校、很多學生幹部的“日常工作”,並非什麼創新?

其二,據報道,“一日校長”是對學生“學科闖關”活動的獎勵。據該校校長說“單純的物質獎勵如筆記本、水筆等無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和對學校管理的參與感,我們希望孩子們可以藉助獎勵,獲得更有意義的校園生活體驗,在體驗校長、教導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等崗位的過程中,感受這些崗位的功能、意義和價值,激發他們發自內心對學校的認可和歸屬,引導他們真正地成爲’校園的主人’,並在角色體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管理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等。”

這話聽起來很振奮人心,但實質上不過是讓過把“官癮”,迎合學生當官的慾望。而且作爲替代筆記本等物質獎勵的“獎品”,更向學生傳達這樣的一個信息,學習好了就可以“當官”,這是對學生進行赤裸裸的“學而優則仕”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向“官”看齊。

用“官位”誤導學生,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像此前有過的全班62名學生62個班幹部,有學校就封過“五道槓”的少先隊總隊長(按規定,少先隊有小隊長1道槓、中隊長2道槓、和大隊長3道槓),也有學校組建過“少兒政府”,組織過“虛擬公考”等,這些打着“教育創新”旗號的舉措,其實都是一脈相承,都是教育者的“官思想”在作怪,把“當官”當成教育最大的成功……

實事求是地講,一個社會的確需要“官”,但決不可能人人都爲“官”。我們的教育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各種人才,這自然也包括“官”,但是,“官”只是教育的副產品而已。

我們的教育目的卻不是把孩子個個都要培養成“官”。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官”不是學校培養出來的,而社會培養出來的。

中小學生,正值長身體、學知識、增能力的時期,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讓他們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起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而非是助長他們的“官欲”、讓他們去做什麼“一日校長”、做什麼“官實踐”……

真誠希望,我們的教育者少一點功利之心,以求實務實的平和心態去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讓孩子順應自身的潛質、興趣、愛好、特長自然成長。

毫無疑問,我們的孩子之中,未來定有“當官者”,但在孩子的成長時期,卻絕不用對他們進行什麼“官訓練”,不論是以教育改革的名義,還是掛上核心素養的幌子,把“當官”作爲孩子激勵孩子努力奮進的手段,對他們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作者,李玉柱,本文爲 平湖一柱 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