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玉座靈和殿,淚灑西風日又斜。——《賦得秋柳》

清朝作爲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着200多年的統治歷史。它鼎盛時期的輝煌讓我們爲之驕傲與自豪,但清朝末期的卑躬屈膝與不堪也讓我們爲之痛心與難過。清朝作爲封建時代與近現代的一個轉折點,無疑是一個極具爭議的王朝。清朝是由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雖然它有着很大程度的漢化,但是其文化傳統,風俗習慣以及服飾等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例如其阿哥,格格,阿瑪,額娘等一系列的稱呼都是帶有滿族特色的。清王朝有《四庫全書》、《康熙字典》,有納蘭容若的絕美詩詞,更有被拍成電視劇的《聊齋志異》。這一次要講的故事就是與清朝有關的。

清宮劇在我國的盛行要從於正的一部《宮》說起,八阿哥和晴川的愛情故事,康熙年間九子奪嫡,讓更多的人想要去了解和探索清朝的歷史,去了解清朝的人,服飾,工藝品等等。清朝的旗服和旗頭還有娘娘們腳下踩的花盆底兒,還有那個時代的禮儀制度,都引起了廣大觀衆的興趣。還有近幾年火爆的《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等一系列的宮鬥劇,不僅呈現了很多的歷史事件,還向我們呈現了更多我國人智慧與努力的結晶,精美的服化道,宮廷化的對白。一時間引起了不小的時尚浪潮,也讓我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與認識。

一般愛追劇的以女生居多,而且像服裝飾品這種東西,女生會更加關注和加以研究。很多的女性觀衆都會關注不同妃子的頭飾和旗服,清朝的妃子們會帶上極具滿族特色的旗頭,插上代表不同等級的頭飾,穿上一身好看的旗服。一位清朝妃子的全貌便很直觀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在服裝和頭飾的加持下妃子的氣質與美麗會更加的凸顯。不同等級的妃子也會更加容易辨認,雍容華貴的便是比較高級的妃子,穿着旗服色清淡,頭飾比較少,並且不是特別名貴的,便是級別較低的妃子。但是不管是什麼級別的妃子,相信很多的觀衆都注意到在她們的脖子上都會掛着一條白色的綢帶。清朝妃嬪脖子掛白圍巾有何作用?不僅是裝飾,更是爲了方便皇帝。

拍攝清宮劇的服裝組將白色綢帶讓扮演清朝妃嬪的演員佩戴上,不是因爲他們突發奇想。這是有史可以追溯的,這種白色的綢緞名叫白絹,是古代滿族的婦女日常佩戴的經典配飾。有史料記載,“以白絹爲之,寬爲數寸,長達數尺,使用時圍繫於頸項,挽節下垂。”再後來清朝統治中原後,滿族的風俗文化也絕大部分地傳到了中原地區。清朝的宮廷自然要有滿族特色的裝飾,不僅妃嬪的稱呼,還有妃嬪的服飾等都是極具滿族的文化特色。

這種白絹還有一個名字是龍華,清朝的妃子們都要佩戴這種首飾。龍華不僅是爲了突出民族特色,還有一個作用便是爲了美觀。由於旗服不像漢服一樣寬大,其上身需要一些裝飾品來裝飾掩蓋住旗服上身瘦小的不足。白絹上不同的刺繡也代表着不同等級,從白絹上的刺繡便可以辨認出妃子們的地位。像皇后和貴妃一類的白絹上都是金絲繡的,不僅顯示着雍容華貴,還有後宮之主的威嚴。像其他等級比較低的妃子,上的刺繡便相對較少,而且都是用相對便宜的絲線繡制。而侍女們則更是沒有任何刺繡,單單是一條純白的白絹。

除此之外,龍華的另外一個作用便是爲了方便皇帝。古代的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哪能保得準每一個妃子他都認識,不論是宮女還是妃嬪們,無法認出或是給出相應的答覆都是比較尷尬的。不過一條龍華便可以幫助皇帝辨認出妃子們的級別,判斷自己與眼前女子的關係。而且可以更加恰當的稱呼會面的女子,不僅是對自己,還是對妃子們的一種尊重。所以不要小瞧古代的服裝制度,一個小小的服裝或配飾都蘊含着很多的知識與內涵。

參考文獻:《四庫全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