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花

秋冬季節,給孩子洗澡由原來每天一洗,變成2-3天洗一次了。

昨天下班有點晚,回來時孩子奶奶已在幫孩子洗澡了,但浴室裏傳來嗷嗷的叫喚聲讓我不淡定了:

“奶奶,你別給我搓澡了,我不舒服。”

“你看看這泥,不搓洗不乾淨啊,你再忍一忍。”

不過我真的忍不住了,立馬放下手裏的公文包,衝進了浴室,看着孩子紅紅的皮膚,跟婆婆委婉地說了一下,給孩子洗澡不用搓澡,一樣可以洗乾淨。

秋冬季節,給孩子隔兩三天洗一次澡,寶媽們發現孩子身上的灰也不少,稍微一搓就能搓出泥來,很多家長也有疑惑,覺得給孩子搓澡能洗得更乾淨,那麼,到底能不能給孩子搓澡呢?

不要給孩子搓澡

根據皮膚科醫生編寫的《中國皮膚清潔指南》建議:

●.洗澡時應用手或柔軟的棉質毛巾輕輕擦洗皮膚,避免用力搓揉、或用粗糙的毛巾、尼龍球過度搓背。

●.對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直接用手清洗比海綿或毛巾更好,注意清潔面頸部、褶皺部和尿布區。

其實,家長們給寶寶洗澡時搓下來的“泥”中,有很多的角質細胞、寶寶身體分泌出的油脂和一些灰塵等物質。

皮膚表面的角質層、脂質膜,共同構成了皮膚的屏障層,不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細菌、病毒的侵襲,而且可以防止體內水分流失。

1.搓掉的角質細胞

皮膚是人體天然的防護衣,角質細胞是人體表皮最外層的細胞,它們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能抵抗外部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成人搓澡時,也會搓掉一些角質細胞,但通常並沒有不適感,但是孩子的皮膚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皮膚稚嫩,本就比成人薄,稍微一用力搓,就可能會搓掉寶寶身體上許多角質形成細胞。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舒暢曾在個人微博發文表示:

寶寶身上長的“水瘊子”,是傳染性軟疣病毒感染皮膚引起的,軟疣病毒多通過輕微破損的皮膚直接接觸、摩擦搔抓,或軟疣自身接種而傳播。

經常使用搓澡巾搓澡,尤其是用力搓澡時,皮膚的角質層就會遭到破壞,降低對病毒的抵抗力,使皮膚病風險增加。搓澡巾、沐浴海綿或毛巾上的污染物,也可能是病毒傳播的途徑之一。

2.搓掉的油脂

寶寶的皮膚上會自然分泌油脂,摸起來也會有滑滑的感覺,但是這個油脂是能夠起到阻止水分散失,幫助皮膚保溼的功效。

如果家長給孩子搓澡,將這層油脂搓掉,覺得纔算是把寶寶洗乾淨了,那對皮膚屏障層是一種機械性損傷,很可能破壞這層保護膜,讓寶寶皮膚變得敏感脆弱,除了容易幹癢,還會增加患皮膚病的風險,比如溼疹等。

因此,如果要保護寶寶的皮膚,千萬不要用粗糙的搓澡巾用力給寶寶搓澡。

在秋冬季節,怎樣給寶寶洗澡才洗得乾淨

其實,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皮膚科醫生都是不建議用力搓澡的,警惕洗得過度。

但是有部分人搓澡搓慣了,不搓澡的話,他就覺得沒洗乾淨。

其實,我們在洗澡的過程中,可以將沐浴露塗抹身體,停留3~5分鐘後再用水沖掉,這時角質層已軟化,只要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洗就能把“泥”搓下來,還不會因用力搓澡損傷皮膚。

對於孩子也可以用這個辦法,先軟化,然後再衝洗掉就可以了。

冬天給寶寶洗澡,也要注意這些:

1.水溫與體溫接近爲宜

冬天天氣較冷,有家長覺得用熱點的水給寶寶洗澡,寶寶不容易冷。但人的皮膚是喜溫不喜歡燙熱的,水溫過高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程度,容易導致皮膚瘙癢。

所以水溫控制在36-38℃爲宜,家長可以把手背或手腕伸入水中,以不覺得燙爲宜。

2.洗澡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爲宜

冬天給寶寶洗澡,可以提前把浴霸開好,浴室溫度達到28℃左右。但不要洗得過長時間,一般一歲以內的寶寶10分鐘以內就好。

再大點兒,15分鐘以內完全就可以了。洗澡時間過長,一方面在浴室裏待久容易着涼,空氣也燜,另一方面對皮膚表面起保護作用的「皮脂膜」也會造成影響。

3.這些部位注意清洗乾淨

孩子的耳後、頸部,腋下,腳踝、大腿根部等皮膚褶皺處,平時不方便清洗,洗澡時注意多衝洗兩次,以便清洗乾淨。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4.洗完澡要給寶寶護膚

由於寶寶的皮膚薄,皮膚細胞間隔大,水分很容易流失。一旦缺水,皮脂膜就會出現損傷,皮膚的屏障功能自然也降低了。因此,洗完澡後要及時給寶寶塗上護膚品保溼,以維持皮脂膜的完整,確保皮膚能夠發揮正常的屏障功能。

總之,冬天給寶寶洗澡,不用搓澡,用對方法,不僅能讓寶寶洗得乾淨、洗得舒服,還能呵護皮膚不幹燥。

高級育兒師,一手養娃,一手寫作,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