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家長的一個普遍問題,危害深遠,當家長焦慮於孩子的壞習慣,壞成績的時候,其實這種焦慮本身就在加劇自己所焦慮的問題。所以,只有深度的覺察自己的焦慮,深度的理解自己的焦慮是怎麼回事,纔能有行爲上深刻的改變。

01

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家長:"我的孩子不好好學習?怎麼辦?"、"我的孩子沉溺於手機遊戲,怎麼辦?","我的孩子特別內向,見到人也不愛說話,怎麼辦?"或者在文章後,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留言:"寫了一堆大道理,你倒是說說到底怎麼辦啊?","全都是廢話,給點具體的辦法不行嗎?"

每當我遇到類似的家長,我的心裏就會湧起一陣遺憾:可惜了,ta的孩子,大概率是不會太好了。

"不會太好了"的意思是,被這樣的父母養育的孩子,大多數心理上會有問題,而心理上一旦出現了問題,人格的發育就會有問題,自然,他們外在的表現也會出現問題,肉眼可見的,比如成績不會太好,人際關係出現障礙,對學校的學習生活適應不良,厭學、逆反、沉溺遊戲等等。

從長遠說,將來這個孩子的婚戀、職場發展等各個方面可能都會受到影響。不誇張的說,來自原生家庭的"傷"會伴隨ta的終身。最好的情況是,將來這個孩子會找到適合的渠道進行自我療愈,但是無論再怎麼療愈,都不可能恢復如新,像從來沒有受傷一樣。

家庭教育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家族的印記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的,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所以,我會覺得惋惜。這樣的父母,是他們父母教育的犧牲品,而他們的孩子,又成爲了他們自己的犧牲品。

爲什麼我會給這類的家長貼上這樣的標籤呢?他們的話語中又體現出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呢?答案是:這類家長,從人格的完整度上,一般是不夠的,這類人大多數會有焦慮型的人格特徵,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不夠。

焦慮必出強迫和控制,當他們帶着自己不完整的人格去養育孩子的時候,會將自己的焦慮(恐懼)投射到孩子身上,使用不恰當的撫養方式,結果是,他們的孩子會深受其害,成爲不恰當撫養方式的犧牲品。

心理學家林文采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爲什麼有些父母帶孩子會那麼累?如果養孩子養到披頭散髮,焦頭爛額,這大概就是你養孩子的方法不對了。養得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輕鬆的,而當你方法錯誤時,一個孩子就足以使你崩潰。"

她還舉了自己的例子:"我的4個孩子都是我一手帶大,我養4個孩子的同時,寫完了7本書,讀完了碩士、博士,做好了很多期電臺節目,還有各種大大小小一大堆活動。我的孩子們在整個成長過程都特別輕鬆,從來沒出現什麼問題。"

事實上,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所以,當家長到處"尋醫問藥",迫切的希望解決孩子的問題的時候,其實他們不知道,他們自己纔是真正的解藥。

今天這篇文章,我會談一下焦慮型父母的相關話題。歡迎各位父母對號入座。

02"焦慮型父母"關鍵詞:自戀

焦慮型的父母會很容易不耐煩,表現出一種焦躁的狀態,比如,看一篇文章,便急迫的想要得到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兩次沒有明顯變化,就開始焦慮錢是不是打了水漂;上了一堂課,知道了對孩子耐心的重要性,堅持了兩天就開始質疑這樣做的效果....

等等,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希望有個人,幾句話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消除她們的焦慮。最好,能將所有可能產生問題的源頭都掐斷。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源於他們內心中的深層自戀。

自戀,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和我們平時的理解不完全相同。它主要體現的是一種心理特徵,自戀型的人,一般都有嚴重的自我中心。他們潛意識裏希望一切事物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當一旦事物沒有按照他們的希望發展時,他們就會很容易產生焦躁、惱怒的情緒。

因爲自戀,所以這類家長的潛意識裏,會有很多"應該"性的思維。比如,孩子"應該"學習成績良好,孩子"應該"不沉溺於遊戲,當我看一篇文章的時候,它就"應該"告訴我問題的答案,當我找心理醫生的時候,就"應該"立刻解決我的問題....等等。

所謂"應該",本質上就是"一切按照我的軌道行進"。這是自戀型人格的典型特質。

可以想象,當一個家長總處於這種自戀的心理狀態的時候,會給和ta相處的孩子多少傷害性的體驗?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看到孩子"笨的要死",那麼簡單的題一錯再錯,很快他們的耐心就會遺失殆盡,進而表現出不耐煩,厭惡等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又反過來影響孩子的情緒,孩子會有委屈、恐懼、羞愧等一系列心理反應——

當孩子把注意力用於應付這些負面情緒時,怎麼還可能有更多的注意力用於功課本身?自然,ta就會錯的更多,然後家長更暴怒......進入惡性循環。

蒙梭利特曾經說:"孩子不是小號的成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常常會因爲自己的自戀,將孩子視爲"小號的成人",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必然不會尊重孩子自身成長和發展的規律,不會關注孩子在哪個年齡段有什麼樣的生理發育水平,心理特徵,關注的重點是什麼等等,而只會一廂情願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孩子,所以,必然對孩子缺乏應有的耐心和必要的同理心。

一個孩子,如果從家庭中汲取的心理營養很匱乏,ta就很難有健康的成長,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良好的成績。所以,焦慮型的家長需要認真的覺察"自己的焦慮有多少是源於自己的期待沒有被滿足衍生出來的",這一點非常關鍵。

只有分清楚什麼是自己的期待,什麼是孩子的成長,纔有可能耐下心尊重孩子的節奏。

03"焦慮型父母"關鍵詞:憂懼

如果說父母是植物的根,那麼孩子就是這條根上長出來的花。父母是什麼根,就會結出什麼樣的花。

焦慮型的父母背後,必然有深層次的"憂懼"。也可以說,他們對孩子的焦慮,很多都是來自自身憂懼的投射。

比如說,父母擔心孩子成績不好,這實際是父母認爲"學習不好,將來就會生活的很艱難",出於對這種"艱難的憂懼",他們就會對孩子的成績特別焦慮。

再比如,父母要孩子多穿點一份,怕孩子感冒,在本質上,這是源於父母對"感冒"的憂懼,感冒會難受,父母對這種難受投射了自己的恐懼,同時,孩子感冒,意味着自己會麻煩,這裏面也有"自己害怕麻煩"的恐懼。

也許很多家長很難理解這一點,因爲他們會認爲自己"都是在爲孩子好",但其實,他們是把自身的深層次恐懼投射在孩子身上,再用"爲孩子好"這樣一個合理化的理由來包裝自己的控制。

當人有憂懼時,就必然會生出控制心,這是因爲"掌控感"是化解憂懼的最有效的方法——當一切按照我的意願發展,我對事物的發展擁有十足的掌控感的時候,我就不會再憂懼了。

所以,出於這樣的潛意識,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會對孩子有很多控制的成分。

比如,他們很難做到"己所甚欲,也要勿施於人"。這是因爲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你是我的孩子,跟我是一體的,所以,對我來說最好的東西如果不強塞給你,就不能減輕我自己的很多擔心和恐懼。

父母的憂懼、焦慮多了,就會產生對孩子一系列的控制,比如包辦替代,強制管理,無原則溺愛、過高期待...而這樣的家庭教養環境,又怎麼不會產生"有問題"的孩子呢?

對父母來說,覺察自己的對孩子的焦慮和擔心背後,有多少是自己的恐懼——是一個非常艱難但同時也非常有意義的命題,只有在這一點上有深刻的覺察,才能在行爲上有根本的改變。只有當撫養環境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孩子的"問題"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決。

04"焦慮型父母"關鍵詞:完美

就像焦慮和控制不分家一樣,焦慮和追求完美也常常緊密相連。焦慮型的父母,很多是來自於對完美的追求,但是這裏面所說的"完美",其實是一種人格,它的主要內涵是"不接受現實(真實)"。

白巖松在高校巡迴演講裏曾經談到,他人生的重要成長來自於接納了不完美,當從內而外的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時,他感覺人生幸福多了。

這個不完美,既包括外界環境的,也包括自己的。

"接納不完美"這句話說出來非常簡單,道理也很容易理解,但是真正做到,很難。可以說,任何心理層面的問題,幾乎都與無法徹底的接納真實世界密切相關。

其實這句話可以反過來倒推,爲什麼父母對孩子的缺點那麼焦慮,特別想"改變"孩子的各種"壞"習慣,這恰恰是因爲這些"壞"習慣是他們不能接納的。

當把所有的事情都用簡單的"好壞"評價和定義時,就意味着,遠離了真實。因爲任何陰影的背後都必然有光,所以,任何所謂的"缺點","不足"背後也必然有焦慮型父母看不到的"光"。

比如沉溺手機遊戲,很多家長談手機色變。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爲,只想要明令禁止,但事實上,孩子之所以沉溺手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逃避現實的痛苦,再說的直白一點:一些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如果再不用手機來逃避現實,就只能進精神病院了。所以,心理學家曾奇峯才曾經說過"某種程度上說,手機是孩子逃避痛苦的最後防線"。

但是,焦慮的家長只會將關注的重點放在"怎麼不讓孩子玩手機"上,將力氣用在"對抗"手機上,而不會看到手機成癮背後的心理需要,從根源上解決孩子沉溺手機的問題。

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壞"越不能接納,自身的焦慮程度就會越高,離真實世界越遠。什麼時候父母能夠真心實意、從內而外的接納孩子的全部,孩子的"問題"也就不藥自醫了。

05改變"焦慮型父母":深度覺察

覺察即療愈。當一個人有了覺知的時候,就意味着ta開悟了。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每個人都被時代裹挾,但正因爲此,才更需要父母做好幫孩子抵禦外界壓力的一堵牆。父母的責任,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基本需要,更主要的是給到孩子心理上的滋養和支撐。

在中國現代教育的高壓之下,如果父母再持續的施加高壓,孩子怎麼會不出問題呢?

但是,父母該怎麼樣減少自己的焦慮,減少自己的焦慮帶給孩子的壓力和控制呢?想解決這個問題,第一要務就是需要父母有深刻的自我覺察能力。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就說過,很多人知道自己焦慮,但是就是無法改變。所以他們特別希望自己通過一篇文章尋找到一個方法照搬,就能改變自己的狀態。可是,這麼想本身就是一種妄念。

理論是粗的,但應用卻是細的,自身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應用時的具體操作。在生活中怎麼祛除自己的焦慮,並沒有整齊劃一的標準答案,如果非說有答案,那麼它首先來源於覺察和思考。

覺察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覺知,覺知到自己的問題,覺知問題產生的根源在哪,有什麼表現形式,明白它們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第二層意思是察,主要是觀察,觀察自己,觀察對方(孩子)。所以,所謂的深度覺察,就是帶着覺知來觀察自己的行爲,思考自己爲什麼會這樣做,這樣做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以及思考怎樣改變。

所以,覺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同時,覺察還是一個遞進的過程。

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人的習慣,認知,人格更不是一天行程的,從初級的覺察,到深刻的改變,中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所以,仍然回到"接納真實"這個話題,只有承認這個現實,從心理真正承認改變不是一天完成的,才能放下自己的焦躁,改變之路也才能真正開啓。

【寫在最後】

焦慮是家長的一個普遍問題,危害深遠,當家長焦慮於孩子的壞習慣,壞成績的時候,其實這種焦慮本身就在加劇自己所焦慮的問題。所以,只有深度的覺察自己的焦慮,深度的理解自己的焦慮是怎麼回事,纔能有行爲上深刻的改變。

正所謂"孩子有病,家長喫藥",實際上家長所能做的,只是通過自己的改變影響孩子的改變,如果孩子是一粒種子,那麼家長就是土壤,如果孩子是一朵鮮花,那麼家長就是下面的根莖,所以歸根到底,家長對孩子不需要管理和改變,僅需要通過自身的改變對孩子"施加影響"而已。

所以,與其把力氣用在如何"改造"孩子身上,不如把力氣用在如何"覺察"自己上面。

相關文章